長安城外的一座小山上。
張如蓮立馬於山頭,眺望著與大軍向北出發的李在古身影。
她神色堅毅,目光中卻帶著不舍。
但她知道,夫君此次出征,是為了守土複開疆!
她支持李在古,她甚至想隨夫出征,奈何有孕在身。
昨夜,她告訴李在古,讓他安心討伐頡利,家裡的一切有她。
像張如蓮一樣的將士家眷,都讓自己的夫君或孩兒安心出征,她們是將士的好後勤,日出為夫君或孩兒備三餐,黃昏為夫君或孩兒撂鋪蓋!
成功的男兒郎背後都有一個支持他,不拖他後腿的女人!
這個女人,可以是妻子,也可以是母親!
張如蓮的脖子伸得長長的,希望盡量能夠多望李在古幾眼。
“東風柳線長,送郎上河梁。
未盡樽前酒,妾淚已千行。
不愁書難寄,但恐鬢將霜。
空懷白首約,江上早歸航。”
張如蓮不由得喃喃吟詠著一首南朝時代留下的《送別詩》。
此時此地,沒有柳條,也沒有在灞橋邊上,更沒有酒,有的只是張如蓮的難舍難離的依戀之情。
“夫君,為妻無以相送,唯有飲歌一首,以送夫君出征,待他日凱旋歸來,為妻定十裡相迎!”張如蓮忽然高聲呼喊。
她的聲音,李在古自然聽不到。
但!
不知道是不是心有感應,騎著白龍駒的李在古不自己地轉頭望向張如蓮所在的山頭。
他隱隱約約的望見那座山頭上有個人影,至於是何人,他看不清。不管是何人,他感覺到是送別他們出征的有心之人。
就在此時,李在古身後的將士們突然激昂高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李在古聽到這首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先秦戰歌,不由自主地一同合唱。
上萬將士同聲高唱戰歌,聲音響徹雲霄,直衝蒼穹!
戰歌中洋溢著不可遏止的憤怒與憤慨,仿佛在人們復仇的心靈上點上一把火!
聽者無不動容,所有人不禁為戰歌中火一般燃燒的激情所感染,那種慷慨激昂的英雄主義氣概令人心馳神往!
哪怕是血染戰袍,哪怕是馬革裹屍,沒有人退怯!
血染戰袍,是大唐男兒最美的華服!
馬革裹屍,是大唐英雄壯烈的歸宿!
明犯我漢唐者,雖遠必誅!
李在古和李靖等將領聽得出將士們的鬥志激昂,戰意已被燃燒起來。
有此良將勇士,何愁突厥不破?
與此同時,其他各路大軍已按照之前相約定,朝著目的地開拔。
……
馬邑,位於雁門附近,離陰山也不遠。
李靖帶領大軍來到馬邑,稍作休整。
行軍總管大帳中,李靖端坐正中,幾名主要將領、謀士分坐兩旁。
李靖正與將領、謀士商議軍情,帳外忽然傳來侍衛的報告聲:“報告總管,馬邑守將求見!”
“快宣!”李靖朗聲道。
一名高大威猛的中年武將挺胸闊步走了進來。
“末將高玄參見總管!”高玄對著李靖拱手道。
“高將軍免禮!”李靖露出些許笑容,“本總管正有事要找高將軍商議。”
“總管有事盡管吩咐!”高玄表情嚴肅道。
“本總管問你,定襄城有何異動?”李靖問道。
“回總管,據斥候回報,定襄城最近沒有大動靜,不過,惡陽嶺上最近調兵遣將,估計頡利已知道大軍壓境。”高玄不緊不慢道。
“知道大軍壓境屬正常。”李靖若有所思道,“看來我軍若想順利穿過定襄城屏障惡陽嶺,恐怕要有一場惡戰。”
“惡陽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確實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高玄道。
“再難啃的骨頭也要啃下來。”一旁的尉遲敬德沉聲道。
“總管,末將願帶領兩千騎兵突襲惡陽嶺,打通定襄城屏障!”蘇定方出列道。
“二位將軍稍安勿躁。”
李靖瞥了一眼尉遲敬德和蘇定方。
“要定好一個萬全之策,再出擊。我軍須速戰速決,不出擊則已,一出擊便要一舉拿下惡陽嶺,直取定襄城!”
“既然要速戰速決,總管便要早做定奪,免得頡利有所準備。”尉遲敬德淡淡道。
“請問尉遲將軍有何計策?不妨說出來,讓我等參詳參詳。”李靖不以為然道。
尉遲敬德乾咳一聲道:“讓本將軍做先鋒,親自帶領大軍,直取定襄城!一個小小的惡陽嶺能抵擋住我大唐一萬精銳?”
“萬萬不可。”李靖連忙搖頭道,“尉遲將軍身為大唐棟梁,怎能做先鋒,若聖上知道,定會怪罪李靖。”
“當年本將軍跟隨聖上平定各路叛軍,無一不身先士卒,如今做先鋒又有何妨!”尉遲敬德吹了一下胡子,雙眼一瞪。
“李靖當然知道尉遲將軍勇猛, 有萬夫不當之勇!”李靖似笑非笑道,“可尉遲將軍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有何要事?”尉遲敬德頓時露出疑問的目光。
“尉遲將軍需要留守馬邑。”李靖不緊不慢道。
“為何?”尉遲敬德雙眼微微的眯了眯,顯得有些不滿。
“尉遲將軍威名遠播,有尉遲將軍鎮守馬邑,敵軍便不敢趁機攻取馬邑。”李靖解釋道。
“馬邑有高將軍留守便行,本將軍要親自率軍擒下頡利!”尉遲敬德不以為然道。
“尉遲將軍,讓你留守馬邑,是為了大局著想。”李靖板起臉來。
“是為大局著想,還是怕本將軍搶你功勞?”尉遲敬德臉色一沉。
“尉遲將軍稍安勿躁!尉遲將軍勇冠三軍,威震天下,不止大唐所有人都知道將軍威名,連突厥軍民聽到將軍威名,也不禁膽寒!”
就在此時,李在古臉帶笑容地出聲打圓場。
“眾所周知,總管治軍嚴明,不徇私枉法。總管之所以要求尉遲將軍留守馬邑,自然有其原因,絕不會是為了與尉遲將軍爭搶功勞。尉遲將軍何不聽完總管所言之後,再做決定?
何況,尉遲將軍心胸廣闊,戰功赫赫,根本不在乎是何人帶兵攻取定襄城。尉遲將軍之純粹是希望親手擒住頡利,以雪大唐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