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是二年已過。
西域,百族一統,魔宮號令,莫敢不從。
在張百刀、張太來的苦心經營之下,已有百萬魔兵。
燕明又從孫破空、王強的遺留秘籍之中,找出了訓練身軀之法,在一眾魔兵之中推廣普及。
雖然這訓練身軀之法,在其它的世界,甚至可以滴血重生。但終究還不是大羅級數的功法,此法在大術世界之中,卻不能滴血重生。
燕明以自己之思路,將其簡化,便於在此世界之中修練,卻也可行。不僅如此,此法大成,身軀凝練結實,猶如不壞之金剛,其效用,還要勝過大秦世界之中的寶筏境修士。
另外,張百刀、張太來等人傳下枯榮功道統,已有不少人修出了枯榮真力。
這幾年間,靠近西域的數十小國,亦風起雲湧,城頭變幻大王旗。
從大武世界前來的一百余枯榮修士,此時已完全佔據或竊取了這數十國之權柄。
後,燕明、張百刀等人親臨,合這數十小國為一國,統一文字、度量衡、貨幣、車轍等等。
所用之國號,依舊沿用大武世界之國號,大秦。
......
大烈王朝和大新王朝的爭鬥,已是如火如荼。
經過這兩年苦戰,大烈王朝原本富饒的山河,如今烽煙四起,漸漸破碎。雖然,經大烈王朝宣揚,所有的貴族、商人、地主等等皆聯合了起來,但是無數年的統治,腐朽早已浸入王朝的骨髓之中。在戰爭之中,大烈王朝雖有勝有敗,但諸軍將士,已漸漸有些疲乏。
與大烈王朝的日薄西山不同,大新王朝新建不久,正是將士用命之時,其所鑄造的新式火器,威力愈發驚人。
兩相比較之下,只要稍微有些眼光的人,便可看出大烈王朝的衰敗已不可阻擋。
大烈王朝的帝君自是知曉其中關節所在,倘若不能速勝,接下來便是慢刀子割肉,一點一點被放血,國滅不過是或早或晚的事情。
不過,在爭鬥之中,大烈王朝有春風化雨樓之助,倒也避免了不少挫敗。
只不過,燕明的心中卻知,這只不過是那春風化雨樓麻痹大烈王朝之舉,給一些好處,然後在最重要的戰場之中,再給大烈王朝錯誤的信息,一舉擊潰,畢其功於一役。
就此,燕明已命人前往提醒過大烈帝君,可惜,那帝君卻始終不信,畢竟,春風化雨樓屹立無數年,一直與大烈王朝親善。
一年之後,大烈帝君心知再拖延下去,大烈必亡,便親自領兵五百萬,前往天九城一帶,欲尋大新王朝的主力一戰。
大新王朝知大烈王朝的用意,五百萬兵馬的吃穿用度絕非易事,一旦後勤補給滯後,便會兵敗如山倒。是以,大新王朝分散兵力,避免決戰。同時,又派出十余股分散的精兵,不斷襲擾大烈王朝的糧道。
在大烈帝君快要絕望之際,西域一方,忽然魔兵百萬壓境。另外,原本由數十小國合一的大秦王朝,亦出兵百萬......
這二百萬兵馬,戰鬥力極高,突入大新王朝。
那百萬魔兵,人人身軀如鐵,兼之個個懷有魔功。那百萬大秦兵士,以枯榮功修士為先鋒,人人不畏死。
大新王朝的主力,卻在與大烈王朝周旋。
一時之間,大新王朝兩線作戰,
西線戰場,節節敗退。不論是魔兵,又或是大秦王朝,每佔據一地,皆是承認各方利益,所行之策,與大新王朝相同,但是卻少了許多束縛。
是以,所據之地,冥頑不靈反抗者,少之又少。
不出數月,西域之魔兵以及大秦王朝之兵,一路攻城掠地,進展神速,已突入千裡。
不過,接下來,便進展緩慢了。一是佔據之地越多,補給線也就愈漸拉長,然西域之地,本來就是貧瘠,所產糧食不多。是以,惟有采取以戰養戰之法,多取大新王朝官家之產,以作兵用。
二來,魔兵和大秦雖進展神速,可這千裡之地,本就是平原,正適合西域的騎兵肆虐。
大新王朝雖有火器,但絕大部分的火器, 皆在北方,用於和大烈王朝相抗。
西域魔兵和大秦王朝會師後,在燕明的主持之下,漸漸合流。
合流後,國號依舊為“秦”,以張百刀為帝,實行分封製,封魔道二使為親王,九派之主為郡王,接著又封了不少公侯。
……
魔道原本所轄之地,便是西域,此地本來貧瘠,手工業者又少,冶煉之術也不盡如人意,是以,即便有火器鑄造之法,幾乎也造不出來。
鄰近西域的數十小國,原來倒是有些基礎,待合流為大秦後,以集權之力量,舉原本的數十小國之力,依照燕明所提供的圖紙和構想,倒是造了一些出來。
不過,想要大批量產出,還需不少的時日。
佔據大新王朝千裡之地後,倒是收繳了不少火器,另有數座火器廠。
張太來費去一番時間,親自主持整合,造成了
畢竟在戰爭之中,火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有了大秦王朝的牽扯和掣肘,大新王朝不敢放手進攻大烈,大烈也逐漸退兵。
畢竟,數百萬人置於前線,又尋不著對方主力,如果放手前攻,又怕深陷泥沼。
反不如退後,逐城嚴防,再配以數十萬機動兵力,來回遊弋。
其後,燕明又將大秦王朝之內的春風化雨樓,一一剪除。
如此,大烈、大新和大秦漸漸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燕明懸著的心,也終於歇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