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容聞言看向宋湘,隨後起身:“湘姐兒人拙性訥,竟得夫人如此厚愛,難得夫人不嫌棄她,我豈還有不舍之理?”
“那就好!”胡夫人笑著起身,自腕上取下個玉鐲套在宋湘手上,然後握住鄭容的手道:“早聽說宋夫人你是個爽快人,今日一見,果然如是!
“這便算是我的定禮,等我回去挑個吉日,再來接你們上胡家完了這個儀式!”
“但憑夫人安排。”鄭容施禮道,“我們丫頭,日後就懇請您與胡大人多加照拂了。”
“那是自然!”
胡夫人滿意地籲著氣,說道:“那就這麽說定了,我先回去辦事。明日一早,我來接濂哥兒入學!”
……
蘇慕給宋湘烤好了肉串,送到藥所門口,一看胡夫人與宋湘母女相談甚歡,便把肉串給了宋濂,然後到夜裡收攤後,洗了個澡,來到延昭宮把胡夫人去找了宋湘的事給稟了。
陸瞻點頭:“我不能常常去,藥所裡你得多留點心。”
蘇慕稱是,然後又納悶道:“世子為何不能常去?宋姑娘今兒還問起您呢。”
陸瞻翻案卷的手停下來:“問我?”
“是啊,宋姑娘問世子這些日子在忙什麽?”
陸瞻原本沉凝冷肅沉浸在案情中的一雙眼睛,驀然注入了一道光。“她當真有問我?”
“那還有假?只不過屬下還沒來得及回答,姑娘就回去招待胡夫人了。”
陸瞻唇角揚起,對著窗外看片刻,道:“知道了。她若再問,你如實回答便是。”
“好嘞!”
……
胡夫人來了這一趟,宋濂讀書的事情就已經板上釘釘了。
鄭容回到後院便拿錢上街去采辦束脩不提。宋湘帶著宋濂回家,也翻出他的書箱來看,只見已經破損了,這樣背去沈家自然是不合適,沒得掉了胡瀟夫婦的面子。便又出去買了個新的,竹簟製的小書箱,背著輕巧。
睡前宋湘捉著宋濂,告訴他沈家學堂大致會有的人,而後又告訴了他沈家主要的人員,放他睡了之後,又仔細回想著有什麽可叮囑的,都拿筆寫下來,寫好後就折好放在他衣服裡。
沈家畢竟不同外面人,宋濂獨自在那裡,終是不能掉以輕心。
便覺翌日還是自己送過去更安心,便和鄭容商量好,翌日早早用過飯坐在庭院裡,聽見叩門響就開門出來了。
胡夫人坐在馬車裡衝他們招手,宋湘牽著宋濂行禮,問她:“一會兒可要先去沈家主宅拜訪?我備了些薄禮,可需一道帶去?”
胡夫人表示不必:“我去了便成,過些日子我再帶上你去拜訪。”
宋湘自然依她所言行事。
一路上寒暄著家常,胡夫人說了下結義親的安排,然後就說了下沈家的情況,不多時就到了學堂門外。
學堂設在沈府西南角門進內的一座臨街偏院,這邊原是府裡下人的通道,如今學堂搬來之後,原先的通道就往北再移了兩丈,而在學堂往南兩丈又開了個小角門,專供學堂師生出入,並與西南那邊的通道分隔了開來,這便是大戶人家的講究。
胡夫人讓春娘伴著他們進去,宋湘帶著宋濂下車,而後與春娘一道領著宋濂進了門。
門下已經有衣著體面的家丁在等待,看到他們便拱手道:“敢問來的可是宋家小公子?”
春娘上前:“我是胡夫人身邊的扈從,來的正是宋家姑娘與小公子。”
這家丁便客客氣氣地引路,並道:“我們家四爺聽說小公子是胡大人推薦來的,已經在學堂等待。”
宋湘回想這個“四爺”,很快記起來應該是沈宜均三弟沈宜坤的長子沈楠。
沈楠跟隨四叔沈宜境打理著沈家大宅的庶務,他在此地接待,倒是合情合理。
過門往左走上三四丈遊廊,穿過道月洞門,到了座裡外兩進的三間小院,門窗都是新漆,庭中松柏蒼勁,設有石桌石椅,並刻有棋盤。
又聽得屋內傳來琅琅讀書聲,還有三兩個總角小兒由小廝伴著,正在繞著廊柱正在嬉戲。
他們的頭頂上,懸著一塊鑲著金漆描邊的黑底金字大匾額,上書“則英書院”四字,這才是沈家學堂。
而小兒嬉戲之處,又還站著個藍衣青年,正與身旁小廝說著什麽。
家丁引著他們進來的功夫,這人也看到了,目光在他們這邊定了一下,隨後便走了過來。
“四爺,胡夫人遣人伴著宋家姑娘與小公子到了。”
這便是沈楠。
春娘先上前行禮,說明了來意,然後引見宋湘姐弟。
沈楠先拱手,宋湘施禮道:“有勞沈四爺在此久等。”又讓宋濂上前見過。
沈楠十分謙和:“先生已在屋內,幾位請隨我來便是。”
宋湘牽著宋濂跟上,穿過庭院進了屋,果見先生已在。
這邊便將束脩呈上,而後又喚宋濂參見恩師。
一套禮儀下來, 滿屋子的小毛頭們已經都圍上來了,一個個嘰嘰喳喳地討論宋濂的來歷。
當中有幾個許是沈家正宅這邊的,早從祖父處得了消息,顯擺地昂頭說出了宋濂的名字。
另有幾個小姑娘則悄聲地議論著宋濂的樣貌,大眼睛濕漉漉地轉動,宛如林間的小鹿。
亦有幾個好奇地看著宋湘,卻是年歲大些的姑娘們。
宋湘低頭衝宋濂笑了下:“去坐吧。”
看著他坐到了自己位子上,先生也發了話,這才與春娘退出門來。
沈楠送她們到門下:“學堂裡午前就散學了,午時二刻姑娘可安排車馬來接人。”
宋湘再次跟他施禮:“有勞貴府了。”
“哪裡話!以胡大人與鄙府的交情,這些不在話下!”
沈楠眉目爽朗,一點沒有尋常書香子弟慣有的拘束。
但他把這話一點,宋湘也心領神會,知道他這是怕她不懂事撇開了胡家,又或者怕她不知天高地厚,覺得是她自己在沈家面前有了面子,來日生出麻煩。
便笑了下道:“沈四爺說的很是。此事多虧了我義父義母牽線搭橋,靠舍弟自己,自是沒有這個福分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