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諸天影帝》第369章 武功破綻
天地一片朦朧,茫茫雲海輕舒曼卷,如詩如畫。

  漸漸地,東方天際的魚肚白越來越亮,慢慢變紅,雲朵兒染成了溫暖的玫瑰色。下一刻,一抹兒明亮的弧光浮出,柔和而純粹的紫紅霞光瞬間鋪滿天地。

  沐浴在朝陽第一抹兒光輝之中,李玄常全身似有清風拂過,衣袍鼓蕩,溫玉般的面龐上隱隱間透著淡淡的金色毫芒。

  平和如鏡的心神之中,隻覺一股浩蕩無垠而又精純柔和至極的天地精氣隨著朝陽的光輝而彌漫天地……

  先天罡氣自然而然的全力運轉,伴隨著他胸膛起伏,呼吸吐納,天地精氣如同飛蛾般蜂擁而來,順著周身三百六十五個大穴滲入體內,大部分隨著自身先天真氣運轉周天而煉化為精純的先天紫氣,少部分緩緩滋潤著筋骨血肉,化為自身元精。

  因各個大穴的氣機不同,所能吸收的天地精氣也有多有少。其中以頭頂百會為最,無數天地精氣的粒子匯成一個無形的漏鬥,洶湧澎湃的向著他體內灌去;其次便是口鼻耳目這七竅及胸口膻中、丹田氣海、足底湧泉等處……

  不一會兒,朝陽完全升起,金輝遍灑,天地間陽氣升騰,將那濃鬱而活躍的天地精氣衝淡一空……

  古人稱日出那一瞬為紫氣東來,而那精純氣機則為太初紫氣,或是純陽紫氣。

  但在李玄常看來,這種種美妙稱呼不過是故弄玄虛,並沒有什麽實際意義。

  說到底,日出那一瞬的精純紫氣只是天地間陰陽交匯而衍生的造化氣機,固然比之尋常的天地精氣、日月精華稍勝一籌,但卻極為短暫,倏忽間便難以為繼。於修煉者而言,也只能是日積月累,持之以恆,方可有天道酬勤的一天。

  之前他早已恢復了自身的實力,達到了煉精化氣的巔峰,但對於如何達到煉氣化神? 他始終摸不到門檻。

  有時候? 明明感覺只差一線,但就是不能破門而入。

  按照先天罡氣的記載? 更進一步? 就要陰陽共濟,得先天之造化。

  上一世? 他將先天罡氣練到第二重陰陽共濟圓滿狀態,自身真氣也是剛柔並濟? 卻總是沒法做到陰陽相合? 踏入煉氣化神的境界。

  但這一世,他並未著急修煉先天罡氣的第二層法門,因為他覺得,那一重有問題。也許是他自己對這套內功的理解不夠深。當初? 他借助九龍石之功? 不死神功一夜圓滿,沒費多大力就臻至先天罡氣第二重。

  後來,他以此為根基,練就一劍隔世,與燕藏鋒等人爭鋒。

  第三世更是吸納上百人的內功? 將金剛不壞神功練到大成狀態,穩坐天下第一的寶座數十年。

  後來? 他的境界就一直停滯不前,當初在大明? 他就察覺天地就、元氣不足,不足以讓他晉升。

  強行衝關? 會造成他形神枯竭? 內外相衝。後果就是直接去見道祖? 羽化升仙。

  到了這一世,他卻發現,自己雖然恢復了功力,但境界卻一直停在原地,十年前就一直是如此。

  到後來,他進入陰陽家,修煉陰陽家的武功,行以五行術法。再加上這裡最原始的道家武學,他終於明白了。

  自己的先天罡氣第一重因為九龍石,直接跨過了陽極生陰,直接到達陰陽共濟。陽極生陰,才是煉氣化神的核心步驟。

  煉氣化神,相對而言,先天一氣為實,元神為虛,故而視先天一氣為陽,元神為陰,此一神一氣即為一陰一陽,二者煉化和合成一太極,即為陰神。

  由此可知,金丹大法所謂之陽神,從來不是指元神中屬陽的一面亦或至陽至熱的元神,而是說陽神是元氣與元神的混合物,陰陽俱全,也就是可以具象化的元神,具有高能量的元神!

  且因精氣為命之蒂,練之可得長生;元神為性命之根,練之可悟大道,萬劫不滅……是故金丹大法亦謂之性命雙修。

  煉精化氣以心主宰乎其化,煉氣化神亦心證成其化,此有心之運化轉移,固不外於心,及煉神還虛,得虛靈獨耀,非執著幻妄為虛空者,實無心之妙用也。

  也就是說,命功、性功均離不開心功——命功有心,性功無心,即有為無為,有意無意,所以金丹大法本質即為煉心之法。

  他結合後世道家的丹道功法,與此世的道家功法相互印證,才發現了自己的破綻。

  男子本為陽,無論真氣屬性如何,陰陽從來都不會平衡。唯有以純陽之陽,陽極生陰,才能得性命雙修之果。

  像官禦天就是因為強行修煉先天罡氣,沒有將真氣打磨,達到陽極生陰,所以他的先天罡氣才會生出破綻。

  而如果不走陽極生陰,也有其他的可走。那就是效仿東方不敗,以大毅力斬掉極陽之根,悟得天人化生, 萬物滋長的道理。這樣一身陽剛真氣就如同無根浮萍,沒有了依存。

  當然,李玄常是絕對不會走這一步的。

  而極陽中隱藏的極陰就可以慢慢被煉化,達到真正的陰陽相合。

  李玄常廢掉自己先天罡氣第二重,重修第一重,純陽內力經過數十年的的打磨,已經臻至巔峰。

  性功已無破綻,而他的命功沒有經過淬煉,始終不足。

  練功都逃不開“精”、“氣”、“神”這三者的范疇,絕大多數人修行習武都是先行蓄養氣血,強壯身體,溫養精元,再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返虛、練虛合道。

  如此循序漸進,一步步使得自身精氣神強大,就能成為武學高手,再一步步使精氣神臻至人體極限,融合為一,順逆如意,聚散由心,達到返樸歸真,最後則化實歸虛,化有為無,追求成仙得道!

  而他,之前是氣不足,陰陽二氣始終達不到平衡。再後來,是神不足,心境沒有得到沉澱。

  所以,他才編篡七國史書,集諸子百家的精神智慧,將自己一步步沉澱。這幾年,他也一直都是如此。

  他仿佛就像一個看客,在歷史中徜徉,無論是上古三皇五帝,還是夏商周,春秋戰國,大秦一統。華夏文明,薪火傳承。

  諸子百家,各有所長。這些,都極大的增強了他的底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