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諸天影帝》第349章 任官回避制度
儒家想要恢復周禮,使用分封製,就是因為一旦使用分封製,他們就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諸侯時代,是諸子百家的樂土,也是儒家的樂土。現今的儒家,與孔子那個時代已經不同。

 現在的儒家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龐然大物。儒家與墨家並稱為當世兩大顯學,弟子門人無數,勢力遍及山東六國。

 而且,儒家不同於其他諸子百家,特別是政治態度之上,與法家依附皇權、道家疏離皇權的政治態度截然不同,儒家追求與皇權的一種合作態度。

 他們要平等!他們也要尊重!

 儒家往往既會執著地向君主權力集團靠攏,希望取得君王的信任,以進入到權力體系中去,參與國家治理的政治活動。

 與此同時,儒家亦會堅持自己的政治原則和價值理想,並不會因此放棄自己的政治主張,一味地取悅於君主,像法家那樣完全成為皇權的依附者。

 只不過,這樣的訴求,在李玄常看來,這根本就像是又想當婊子又想立貞節牌坊,簡直異想天開。

 儒家追求的政治目標是天下有道,仁政,所以,他們的政治思想往往是理想主義的,他們自己設計了一整套理想化的政治價值,並且想用這一套理想化價值規范政治、約束君主。

 就像是宋朝的趙禎和明朝的一些皇帝一樣,聖天子垂拱而治,權力由他們掌控,越是懶政,反而名聲越好,越是勤政反而罵名不斷。

 功勞他們得,黑鍋皇帝背。

 這便是後世的儒家。

 法家依附皇權,大秦帝國才會是絕對皇權。

 儒家流派眾多,但若想真正發展,便會像君王靠攏,等到他們積蓄了足夠的實力,結果就是,盛行於天下的王與士大夫共天下的相對皇權。他們想要君主只是一個模范,而治國理政有他們在。

 事實上,即使到後世,儒家還是輸了。

 所謂的禮逐漸散去,唯有法,才能治理天下。

 禮可以作為法的補充,畢竟法理不外乎人情。反過來,禮又是無形的法。兩者,是可以相互補充的。

 所以,分封製絕對不會實行,這是在開歷史倒車。

 看似是分封製和郡縣製的爭論,其實是代表著新舊秩序的交替。

 “諸位愛卿還有何建議?”嬴政掃視殿下群臣,淡淡說道。

 皇帝讓李斯解釋了這麽多,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郡縣製,勢不可擋。

 王綰以及一些大臣,眼中不由得閃過幾分黯然之色。

 “啟稟父皇,兒臣有奏。”就在此時,李玄常站了出來。

 “扶蘇,但說無妨。”嬴政有些意外,難道他又有什麽新的想法?

 看到扶蘇站出來,王綰等一眾大臣眼中又煥發了神采,難道大公子也想恢復分封製?是了,當初給公子啟蒙的,便是儒家之人。

 “啟稟父王,兒臣認為,在實行郡縣製的同時,應一並實行籍貫回避、親屬回避、職務回避制度。”

 聽到他的話,諸位大臣心中大震。他們基本上都是出自世家大族之人,這種制度,聽字面意思就知道,這是在限制地方割據勢力,限制世家大族的發展。

 “這是何意?”嬴政眼中閃爍不斷,問道。

 “所謂親屬回避,就像位極人臣的三公九卿,他們的子孫不得在京畿地區任要職。有大功以上的親屬關系的,如祖父和孫子,不能在同一部門任職。”

 “職務回避則是指朝廷官吏的親屬,不得擔任監察官和諫官。”

 “至於籍貫回避便是指,縣令,郡守等官吏不得在出生地,家族所在郡縣為官,同時但凡大秦官吏皆在一郡縣任職五年,便不得繼續在當地連任,必須要平遷其他郡縣任職。”李玄常解釋道。

 此話一出,群臣訝然。

 本來皇帝陛下的提議已經夠讓人驚訝的了,沒想到大公子的建議更是讓人心驚。

 一旦此種制度實行,可以在極大程度上避免地方豪強的發展,大大增強朝堂對地方的掌控。

 “陛下,萬萬不可啊。”就在此時,一個老氏族的大臣站出來高呼道。

 “為何不可?”

 “為官者,替朝廷牧守一方,實行此種制度,官員遠赴他鄉,異地為官,對於任職地的風俗很難事先了解,也可能會出現語言不通的現象,官吏治理必然存在困難,這對朝廷來講,會造成極大的禍患。還請陛下三思。”說完,那個大臣跪倒在地,一副滿是為朝廷著想的樣子。

 “請陛下三思。”隨著他說完,又是一大幫臣子高呼道。

 然而,三公九卿,禦史台之類的重臣,沒有一人發話。

 聰慧如他們不可能看不出裡面的意思,他們關心的是,這是扶蘇公子本人的意思,還是陛下的意思。

 “李斯,你有何看法?”正當李斯心中思慮之時,嬴政卻把目光投向了他。

 “微臣認為,當務之急是盡快實行郡縣製,任官回避製可以容後再議。”然而,李斯並不當面回答,反而避開了這個話題。

 “就依你所說,此事容後再議。”嬴政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聽到嬴政的話,一些大臣紛紛松了口氣。

 而李玄常則是嘴角噙著笑意,仿佛意見被駁回來不是他一樣。

 事實上,李玄常知道, 這不過是暫時的而已。當郡縣製實行的時候,也就是任官回避制度開始的時候。

 想要在嬴政面前渾水摸魚,趁機將地盤瓜分,那是不可能的事。

 要知道,縣級以上的官員,想要任職,必須經過嬴政批閱。

 夜色已深,但鹹陽宮內依舊是燈火通明。

 天下新定,政務堆積如山,每次,嬴政都要忙到深夜。

 “扶蘇,對於今天朝堂上發生的事,你有什麽想說的嗎?”

 “兒臣認為,是時候該著手對付諸子百家了。”李玄常站在殿上,沉聲道。

 “諸子百家,各路各派,人心複雜,勢力更是隱藏極深。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可以說是龍蛇混雜。帝國可以分化拉攏,拉攏能夠為我所用的,與其合作。打擊與大秦為敵的。”

 “不錯,諸子百家是該好好敲打一番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