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諸天影帝》第206章 嬴政之怒
巍峨鹹陽宮,矗立於此。

  古樸大氣,帶著粗獷的線條,不似六國宮殿之奢華精細,但帶著別樣的原始之風。秦人不是崇尚節儉,而是在秦人眼裡,這些都是無用之物。

  山東六國有著別樣的文化習俗,燕歌、趙舞,各種玩樂的事物,造就了他們的繁榮,卻也是其墮落的根源。

  但在秦國,這些均無用。

  所以,大秦的排外之舉,也被六國視為粗鄙,蠻夷之風。

  也正是因此,在大秦,沒有諸子百家生存的土壤。他們的活動范圍一直都是其余六國,憑借百家身份,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官職,金錢。

  在秦國,卻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這裡,重實乾之風。無論王公貴族,還是貧民百姓,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出頭。商君的法最重要的地方,就在於給了貧民百姓一條晉升之道。這條路,就是參軍。

  然而,兩百多年的時光。

  商君之後,秦國再次迎來了一位法家大才,韓非。

  幽暗深邃的殿宇之中,布滿了凝重壓抑的氣氛,正值盛年的秦王政端坐在自己的寶座之上,與這深邃肅穆的大殿融匯在一起,其身上的威勢日益厚重,令人心頭一滯。

  殿中群臣,幾乎無人敢在朝堂之上與這位秦國之中至高無上的秦王對視。

  “韓非,你終於來了。”看著殿上的韓非,嬴政嘴角勾起一抹輕笑,無不快意的說道。

  “大王為了在下,不惜出動大軍,我想,天下沒有人能夠拒絕吧?”韓非直視上首的嬴政,只可惜,通天冠上的冕旒讓他看不清對方的面容,他隻感覺到,對方很高興。

  不過區區幾年的時間,昔日那個尚公子卻再度成為了秦國的王,以王之名,行王之事。踏上了權利的巔峰,真正的成為了天下最尊貴的人。

  而他,卻從韓國公子,淪為了階下之囚。

  人生之際遇,真是變幻莫測。

  “那麽你應該知道,孤這樣做的目的。”

  大殿兩側的群臣都不住的打量著這位被秦王推崇至極的年輕人,穿者一身紫色華服服飾,腰間佩戴白玉,三千烏黑長發以發簪豎起,容貌俊秀,一雙眼眸比之繁星更加璀璨耀眼,充斥著無窮智慧,閃爍著與其年齡不符的風霜與智慧。

  他渾身上下就像籠罩在迷霧之中,讓人捉摸不透。

  李斯跪坐在文官一側,目不斜視,但他不斷跳動的眼皮和鼻尖滲出的汗珠則顯示出他不平靜的內心。

  對於韓非,他是既感激又嫉妒。如果沒有韓非的幫助,他不會有現在的學識,在荀師座下,與韓非同門,他收益頗多。

  但同時,他的才華天資也讓李斯嫉妒。

  但朝堂之爭,波雲詭譎,稍有不慎,便是身首異處。自己這位師兄,已經被盯上了。

  “韓非,你應該知道,孤請你來的目的。”冕旒下是看不真切的表情,唯有一雙銳利的眸子直刺韓非心頭,讓他心神為之一震。

  他知道,自己如果說了半個不字,不止是他,就連韓國也將承受秦王的雷霆之怒。

  畢竟,現在的他,不是尚公子,而是秦王。

  此一時,彼一時。

  “大王之令,韓非豈敢不從。”

  “能得先生之助,大秦一統之日不遠矣。”

  然殿下群臣卻是神色莫名,心思各異。

  ······

  “你先下去吧。”溫潤的聲音,帶著柔和,讓人如沐春風。

  宮女俏臉一紅,微微施了一禮,便轉身離去。

  “韓非,終究還是來了。”空蕩的宮殿一聲悠悠歎息,似是期待,似是感慨。

  十年蟄伏,現在終於等到時機。

  韓非不能死,至少現在不能死。

  秦國現在正處於一個關鍵時期,一統六國,雖有波瀾,但結局早已注定。

  韓非可以做秦法的奠基人,商君之法已經漸漸不合時宜,大秦若想長治久安,必須變法。

  然而,當世能為秦國制定法律秩序的人,寥寥無幾。

  “這就是你給我的答案?”平淡的話語下,是掩飾不住的疑惑和憤怒。

  “大秦想要一統天下,首先要擊敗的,不是韓國,也不是魏國,而是昔日的宿敵,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使得趙國兵鋒之盛冠絕六國。昔日長平之戰,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近年來,趙國已經恢復了長平之戰的創傷,是秦國一統天下的最大對手。”

  “大王,韓非顯然存有私心,此人上存韓滅趙之策,分明是想拖延時間,為韓國贏的生存之機。”文官中,昌文君一襲黑色朝服,面上帶著憤懣之意。

  “韓非之言,微臣不敢苟同。韓國地處險要,毗鄰魏國,趙國,秦國。是大秦東出六國的咽喉之道,若依照韓非之言,大秦與趙相爭,倘若其他五國合兵,借道韓國,到時候,一旦局勢生變,滅趙之戰恐生變數。”

  平和的聲音,但對於韓非,那是再熟悉不過。桑海之地,朝夕相處的師弟,他又怎會不記得?

  師出同門,但此時,兩人卻是意見相悖。

  “韓國彈丸之地,怎敢違背大秦之意。借道其余諸國,這是取死之道,韓國絕對不會這樣做。”韓非當即回道。

  朝堂之上亦是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伐趙,一派則是主張先滅韓國,再取趙地。

  但朝堂中的昌平君,尉繚,蒙武等人卻是一言不發,顯然他們也在衡量其中得失。

  一旦滅掉趙國這個最大的威脅,除了南方楚國之外,滅掉其余五國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可以說是,一戰而竟全功。

  攻韓,取了咽喉之道,則可以北伐趙國,南攻魏國,再無後顧之憂。

  兩者,到底該如何取舍?

  “啟稟大王,臣以為,應將此人立即斬首,以示大秦法度。”蒼老的聲音,卻讓朝臣心中為之一震。

  因為,說話的不是普通官員,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秦相國,昌平君。

  “卿何出此言?”

  “韓非此言,乃禍國之道,韓人奸詐,從昔日的長平之戰,到疲秦之計,無不算計頗深。韓非此舉,不過是想再現昔日長平之戰,好讓韓國坐享其成,使山東六國贏得喘息之機。”

  短短一語,群臣皆驚。

  如果真的像昌平君所言,那韓非此人,當誅。連李斯也不得不心驚,不愧是相國大人,一出手,就將韓非陷入危險境地。

  而且,他還無法辯駁。秦趙之間,若無變故,必將是一場硬仗。

  “韓非,你有什麽想說的嗎?”王座上,是壓抑的怒火。

  他以國士待之,沒想到等來的,卻是無異於背叛的舉動,這怎能不讓其憤怒?

  “來人,將韓非押進大牢,嚴加看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