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諸天影帝》第195章 以王天下
然而,當他說完之後,殿內的啜泣聲登時停止,留下的,便是死一般的寂靜。

因為,趙姬聽到嫪毐的死訊後,頓時抬頭,用一種非常陌生的眼神看著他。但嬴政看懂了,那是看向生死仇人的目光,決然,狠辣。

他不明白,只是一個區區的嫪毐,竟能讓她對自己的兒子下手。羅網一直都在大秦王室的掌控下,先王死後,將羅網的掌控權交給了趙姬,黑冰台交給了呂不韋。

嬴政親政之後,無論是羅網還是黑冰台都重新回到他的手上,有了情報網,就像有了耳目一樣,對外面的事了解的一清二楚。

當然,趙姬之前做的事也一應俱全的擺在他的案頭。

人,怎麽就變成了這樣?

此刻,嬴政的心,一片冰冷。

在九歲之前,他在趙國做質子。那時,趙國跟秦國之間的關系並不好。他們兩人多次面臨生死危機。

他們的日子過得很苦,朝不保夕,兩人相依為命,他還記得趙姬對他的關心愛護。

但現在,趙姬看向他的目光中除了仇恨就是仇恨,看不到一點慈愛和溫暖。

此刻,他的心被深深的刺痛,被至親之人背叛和仇視的感覺並不好。嬴政年幼時,父親就逃回了秦國,在趙國當了六年質子。這六年,如果不是趙姬,他早已死去。

莊襄先王在他記憶裡存在的並不多,他的童年生活只有趙姬。

他緩緩的閉上雙眼,不再看她。

“你以後就住在雍城,永世不出。孤與你,再無瓜葛。”說完,嬴政驀然睜開雙眼,冕旒後,是一雙森寒的眸子,無情而又冷厲,帶著無匹的霸道。

他的童年,已被他埋葬。以後,他就是秦王政。

而趙姬聽完此話,臉上仍舊帶著痛恨,仿佛嬴政是她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樣。

“來人,將她帶下去好好看管。雍城之內的宮殿,守衛,侍臣一律換成女子,不許任何男子進入其內。”

隨著腳步聲不斷遠去,大殿內再無一人。

這便是稱王之路嗎?稱孤道寡,權力的終點便是孤獨?嬴政內心不斷叩問。

但轉眼,這些思緒都被他從腦海裡斬去。

一統天下,終結戰國,這是他的夢想。在他的雄心壯志之前,一切瑣事皆須讓路。想到此,嬴政再度做下一個決定。

“來人,擬詔。”

“從此以後,孤與趙姬斷絕關系,永不再見!朝臣敢有為趙姬進諫者,斬!”

一道詔令,在鹹陽掀起了驚天巨浪。

平亂俘獲嫪毐及其余黨六千多人,依法據事定罪處刑,嫪毐亂宮謀逆,車裂處死,滅其宗。麾下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冷齊等而二十七人附逆作亂,梟首處死。

內侍、侍女兩千多人,從逆作亂,斬首處死!

門客、遊俠劍客、關東百家弟子多達五千人,從逆亂者,直接斬殺!

有爵者,從逆六千多人,本人另刑外,其家奪爵,流放隴西、北地、巴蜀等郡!

最後的處決出來了,好在這次秦王隻誅亂黨,並未牽連。否則,拔出蘿卜帶出泥,死的,就不止這些人了。

鹹陽宮內,嬴政坐於案前,一臉怒色。

“這是第幾個了?”他眉眼一挑,帶著冷厲的殺機。

一旁,是身穿紅色宮袍的趙高。他的眼睛狹小細長,時不時閃過冷光,臉上時時帶著笑意。看上去祥和,但卻讓人不寒而栗。給人的感覺,就宛如一條毒蛇一樣。

此時,他正恭敬的回道:“啟稟大王,這是第二十八個了。”

聞言,嬴政微微一愣,心中殺機頓時消散。

短短三天,

勸他收回囚禁趙姬的朝臣已經有二十八個了。明明他已經下令,敢為趙姬進諫的人,斬!可現在,已經死了第二十七個人了,為何這些人還是奮不顧死?

嬴政雖然霸道,但他還是聽得進勸告的。沉吟半晌後,他下令道:“把他帶進來,孤有事問他。”

一進來,那人就高聲道:“臣齊客茅焦,願上諫大王!”

嬴政冷眉一挑,“難道你沒看到孤所發的詔令嗎?在你之前,已經死了二十七個人了,你,難道就不怕嗎?”

茅焦沉聲道:“子而囚母,天地反覆矣。大王素有雄心壯志,可現在,外面有流言說大王暴虐無道,生囚其母,堪比夏桀,商紂。

昔舜事嚚母盡道,升庸為帝;桀殺龍逢,紂戮比乾,天下叛之。臣自知必死,第恐臣死之後,更無有繼二十八人之後,而複以言進者。怨謗日騰,忠謀結舌,中外離心,諸侯將叛,惜哉,秦之帝業垂成,而敗之自大王也。臣言已畢!”

說完,他立刻跪下身,額頭觸地。

這事,嬴政才恍然驚醒,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殺了這麽多人?在天下諸國,名聲極其重要。孝之名,更是重中之重。

這件事現在還未發酵,時間一長,此事定會廣為流傳。到時候,天下人將如何看待他?看待秦國?

想到這裡,他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再看那人,他心中已無殺意,只有感激。趙姬不過是一個小角色,自從知道她對他下殺手之後,嬴政就對她再無感情。

倘若這件事影響到他一統天下,那就是因小失大了。

他連忙走下殿,扶起茅焦,“孤赦你無罪,先生請起。”

對於嬴政的禮遇,茅焦反而接著勸阻道:“以前來勸諫大王的,都是大秦的忠臣,希望大王厚葬他們,以示大王之意。大秦正走在一統天下的路上,大王更不能有遷徙母后的惡名。”

嬴政聞言,向其行了一禮。隨後就讓人將他帶下去,又賞賜他不少東西。

於是,秦王采納了茅焦的建議,厚葬被殺死的人,又親自率領車隊,前往雍地把太后接回鹹陽。

雖然趙姬在鹹陽仍是幽禁,但比起之前流言漫天,中傷不斷,這已經好很多了。

······

然而,自從數月之前,雍城內,秦王政正式在秦國朝臣的見證下,真正掌權之後,一切都開始變了,文信候呂不韋開始不再上早朝。

甚至連進入鹹陽宮的次數都不多,連帶章台宮、興樂宮論事,都罕見其身影,此般情景令群臣詫異無比,新王親政,何以至此?

很多人都猜到了原因,但卻沒有人敢說出來。

因為自從嬴政十三歲繼位,文信候呂不韋一直攝政專權,長達幾年。遍觀歷朝,此為君王大忌,而今秦王掌權,削其權,倒也說得過去。

而且昌平君也被封為右相,他的崛起也在群臣的意料之中。昌平君本就是先王留下的顧命大臣,之前剿滅繆毐,他所獲功勞不小。現在,更是隱隱有取代呂不韋的勢頭。

但比起呂不韋巔峰時期,他還差得遠呢。

不比昭襄王時,嬴秦一族還有個白起。因為自從莊襄王以來,整個秦廷之內,贏秦宗族衰微。朝堂之上,能夠勢均力敵的只有楚國外戚一族和文信候一脈。

而昌平君熊啟無疑是楚國外戚最為傑出的存在,他的上位沒有人覺得不對。

隨著昌平君的上位,嬴政免去了呂不韋的相位,但並未做其他行動。

文信候呂不韋仍舊待在府邸中,閉門謝客,自始至終,他都沒為自己爭辯過。

他知道,自己能活著,已是萬幸。嫪毐之亂,沒有人比他更清楚。自己曾經與太后私通,又送上嫪毐,終於,釀成了禍患。嬴政如此對他,已經是極為仁慈了。換一個大王,恐怕他已經身首異處了。

隨後,呂不韋回到了自己的封地,朝中無人敢言此事。

而在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卻讓這平靜的大秦朝堂,再生波瀾。

同年,嬴政親政的消息傳遍六國。六國紛紛來使,朝見秦王。

要是這樣也就罷了,可惜,他們卻同時又去參見了呂不韋。

一個被罷免的相國,卻讓六國使臣拜見。這件事,傳到嬴政耳裡,但他沒有絲毫動作。

就當群臣以為此事即將過去之時,嬴政突發一道詔令,命令呂不韋全家遷往蜀中。

相國府內,昔日的車水馬龍,門客滿堂已然不再。

呂不韋曾經立志要超越孟嘗君,門下三千客,實際上,他做到了。他編篡《呂氏春秋》,聞達六國。

現在,人走茶涼,不外如是。接到嬴政詔令,呂不韋一言不發,只是怔怔的看著鹹陽宮方向,當即拜倒在地,良久。

等他起身時,其身上陡然升起一股龐然的氣勢,如深淵一般厚重。他呂不韋是雜家宗主,合儒墨,兼名法的雜家。

身為雜家宗主,怎可能不通武藝?其一身氣勢籠罩鹹陽,天空頓起無數驚雷,黑雲籠罩其上,整個鹹陽,恍若末日降臨一般。

華陽宮內,李玄常正在打坐吐息。突然間,一股強大的氣息將他從入定中驚醒。他推開房門,只見天空竟是形成一道氣旋,無數雷電流轉其上。

這是?李玄常尤為不解,在其內他感覺到一股熟悉的氣息,這是人力為之。

但是,這真的是人類所能做到的嘛?

不知過了多久,風暴漸漸停息。常人只會覺得這不過是一場天氣異變。

但在天下所有的高手眼中,這卻是一場化道之行。天象雖變,但那種特殊的感覺卻是持續到了晚上。

夜空,繁星映照。突然,一顆璀璨的流星,帶著長長的尾巴,一閃而逝。

第二天一早,呂不韋的死訊傳遍整個鹹陽。

而呂不韋的門客聽聞噩耗,以為是嬴政毒殺,紛紛進諫,想要為呂不韋獲得封號。這是他們唯一能做的了。

如果是嬴政出手,他們敢說什麽?之前,可是死了二十七個人。

但此舉,卻再度觸怒嬴政。身為君主,他不喜歡被人相逼。呂不韋根深蒂固,為他請願的,竟然達到了朝堂大員半數之多。

這不是威逼,是什麽?

當即,他下達了詔令,逐出大秦之內其余國家之人,只要在朝為官,一律不得在秦國逗留。

一時間,大秦人心惶惶,呂不韋的事也沒人再提起。

鹹陽宮內,嬴政立於殿前,手上一柄古樸長劍,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

這便是七星龍淵劍,它在伍子胥手裡消失,沒想到,現在卻出現在鹹陽宮。

只見嬴政一襲白衣,手上長劍揮灑,勁風四溢,道道洶湧的劍氣流轉其上。嬴政,亦是有一身不凡的武功。

“誰?出來!”驀然間,他身形一震,收劍而立,對殿前的某處厲聲喝道。

卻見,一根龍紋大柱後面,走出來一個幼小的身影。

“兒臣拜見父王。”李玄常悠然從柱子後走出來,沒有因為被發現了,而表現的慌亂。

見到是扶蘇,嬴政臉色好轉,當即收劍入鞘。

“你來,所為何事?”

“啟稟父王,兒臣想要父王收回成命。”

“哦?為何?”嬴政沒有發怒,反而眼中帶著一抹笑意。

戰國亂世,諸子百家,各行其道,儒家、墨家、兵家、法家、名家、道家、醫家……列國遊走,學說而立,只可惜,歷經數百年的歲月,百家之中強弱頓顯。

諸子百家,各門各派的人來自不同的國家,地域。但各家的主張和思想將他們緊緊聯系在一起。

然而,遍觀諸子思想,能入嬴政法眼的,唯有法。

儒家主張克己複禮,其內又分為各種學派。自家的口水仗都沒打清楚,看看齊國現在的樣子,自從齊國滅掉魯國之後。齊國就成了儒家的大本營,雖然是天下少有的太平之國。

但也失去了活力,沒有了稱霸諸侯的能力。無他,國家的思想根本變了。儒家的禮教束縛了君臣,也束縛了思想。

倉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

沒有一個安穩的秦國,儒家的那一套均是空談,

道家雖是無為,但太過隨波逐流,順其自然。且執政之道不可朝令夕改,隨意,無為而為,根本就不足以成為國家的基石。

道家分為了天人兩宗,天宗不問世事,人宗入世,也是雜亂無章。

墨家,兼愛非攻。墨子能提出這個思想就代表他的境界高遠。但理想終究是理想,墨家還有職位高低呢,兼愛,本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兵家,是戰場殺伐之道,可以用來立國,卻不能用來治國。

綜合來講,想要大秦一統天下,立下萬世之基,只有法才是唯一的道路。

無法不立,亂世須用重典。

秦國本就歷經變法,歷時百余年,這裡,是法家的樂土。也唯有法,才能讓國家富強。

他所為,不過是為了掃清朝堂罷了。這些年,關東六國在大秦摻的沙子夠多了。當然,有能力,忠心的臣子當然會留下。

“父王,三代以來,春秋並起,戰國亂世,無論是哪一個國家的強大,都是人才而強,穆公稱霸而統西戎,在用由余、百裡奚、蹇叔、丕豹、公孫支五人。”

“孝公強秦,在用商鞅。惠王拔三川並巴蜀破合縱,在用張儀、司馬錯。昭襄王強公室杜私門大戰六國,在先用穰侯,再用范雎。”

“孝文、莊襄兩王,安度危機穩定大局,使秦國於守勢之時不衰頹,在於任用呂不韋蔡澤也。秦自孝公以來,歷經六世蒸蒸日上,何也?用客之功也,用才之功也!”

“關東之才源源入秦,食秦之祿,忠秦之事,建秦之功,從這一點來說,這些關東之人無負於秦!若秦國驅逐之,無異於自斷臂膀!”

面對自家孩子稚嫩的話語,嬴政收起臉上的笑意,變得嚴肅起來。他雖然目的不在此,但沒想到關東六國之人對大秦如此重要。

現在一想,商君、文信候出衛國。大秦朝堂內,昌平君等人是楚人,鄭國是韓人。之前拚死勸諫他的茅焦,是齊人。

關東列國有才之士最喜歡大秦的一點就是,那就是秦廷之內,外來之臣可以憑借能力執掌高位,無論是一開始的商君,還是後來的張儀、甘茂、孟嘗君、司馬錯、華陽君、陽泉君、范雎、魏冉、蔡澤、呂不韋……

都是憑借自身才能走上高位的,沒有能力,你是無法在大秦朝堂立足的。

此等權勢尊位,是關東列國任何一國都不可能做到的,關東列國恪守宗法體系,非王公貴族難以臻至尊位,就算臻至尊位,也很快便是下去。

孝公寫就的求賢令一直在鹹陽城的求賢館中高懸,一個久居西部邊陲數百年的半農半牧部族,一旦崛起,竟有如此襟懷氣魄,不能不說是天下異數。

縱觀秦國百年朝政,朝野上下從來沒有覺得有甚反常,更沒有掀起太大的動亂。因為,大秦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機制,在七國中,是絕無僅有的。

這便是秦國,一個令天下俊傑才子無法割舍的施展抱負之地。

而現在,嬴政所為,卻是差點將其摧毀。

說個不幸的消息,我科三掛了。

本章節蜘蛛未爬行,請右下角報錯。報錯越多蜘蛛越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