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第一章、第十六章寫了前因後果。
瀟湘子和尹克西從少林寺藏經閣中盜得《九陽真經》,給覺遠大師直追到華山之巔,眼看無法脫身,剛好身邊有隻蒼猿,兩人情急智生,便捉住了蒼猿,割開蒼猿腹皮,將經書藏入其中。後來覺遠、張三豐、楊過等搜索瀟湘子、尹克西二人身畔,不見經書,便放他們帶同蒼猿下山(請參閱《神雕俠侶》。後來瀟湘子和尹克西帶同蒼猿,遠赴西域,兩人心中各有所忌,生怕對方先習成經中武功,害死自己,互相牽製,遲遲不敢取出蒼猿腹皮中的經書,最後來到昆侖山的驚神峰上,尹瀟二人互施暗算,鬥了個兩敗俱傷。這部修習內功的無上心法,從此留在蒼猿腹皮之中。直到後來為張無忌得到。
瀟湘子的武功本比尹克西稍勝一籌,但因他在華山絕頂打了覺遠大師一拳,拳力反震,身受重傷,後來與尹克西相鬥時反而先斃命。尹克西臨死時遇見“昆侖三聖”何足道,良心不安,請他赴少林寺告知覺遠大師,那部經書是在一頭猿猴的腹中。他說話時神智迷糊,口齒不清,他說“經在猴中”,何足道卻聽做了“經在油中”。何足道信守然諾,果然遠赴中原,將這句“經在油中”的話跟覺遠大師說了。覺遠沒法領會其中之意,反惹起一場絕大風波,張君寶(張三豐)、郭襄分別得到部分《九陽真經》,而後各自離開,自創門派,武林中從此多了武當、峨嵋兩派。
原文:
何足道說道:“這件事說起來有個緣故。去年春天,我在昆侖山驚神峰絕頂彈琴,忽聽得茅屋外有毆擊之聲,出去看時,見兩個人扭作一團,已各受致命重
傷,卻兀自竭力拚鬥。我喝他們住手,兩人誰也不肯罷休,於是我將他們拆解開來。其中一人白眼一翻,登時死了,另一個卻還沒斷氣。我將他救回屋中,給他服了
一粒少陽丹,救治了半天,終於他受傷太重,靈丹無法續命。他臨死之時,說他名叫尹克西……”
郭襄“啊”的一聲,道:“那個跟他毆鬥的莫非是瀟湘子?那人身形瘦長,臉容便似僵屍一般,是麽?”何足道奇道:“是啊,怎地你什麽都知道?”郭襄道:“我也見過他們的,想不到這對活寶,最後終於互鬥而死。”
何足道道:“那尹克西說,他一生作惡多端,臨死之時,懊悔卻也已遲了。他說他和瀟湘子從少林寺中盜了一部經書出來,兩人互相防范,誰也
不放心讓對方先看,深怕對方學強了武功,便下手將自己除去,獨霸這部經書。兩人同桌而食,同床而睡,當真是寸步不離,但吃飯時生怕對方下毒,睡覺時擔心對
方暗算,提心吊膽,魂夢不安;又怕少林寺的和尚追索,於是遠遠逃來西域。到了驚神峰上,兩人已筋疲力盡,都知這般下去,終究會活生生地累死,終於出手打了
起來。尹克西說,那瀟湘子武功本來在他之上,哪知雖是瀟湘子先動手打了他一掌,結果反而是他略佔上風。後來他才想起,瀟湘子曾在華山受了重傷,元氣始終不複。否則的話,若不是兩人各有所忌,也挨不到昆侖山上了。”
郭襄聽了這番話,想象那二人一路上心驚肉跳,死挨苦纏的情景,不由得惻然生憫,歎道:“為了一部經書,也不值得如此啊!”
何足道道:“尹克西說了這番話,已上氣不接下氣,他最後求我來少林寺走一遭,要我跟寺中一位覺遠和尚說,說什麽經書是在油中。我聽得奇
怪,什麽經書在油中?欲待再問詳細,他已支持不住,暈了過去。我準擬待他好好睡上一覺,醒過來再問端詳,哪知道他這一睡就沒再醒。我想莫非那部經書包在油
布之中?但細搜二人身邊,卻影蹤全無。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平生足跡未履中土,正好乘此遊歷一番,於是便到少林寺來啦。”
——《倚天屠龍記》一
天涯思君不可忘
想到此處,登時記起了太師父帶自己上少林寺去之時所說的故事:太師父的師父覺遠大師學得《九陽真經》,圓寂之前背誦經文,太師父、郭襄女俠、少林派無色大師三人各自記得一部分,因而武當、峨嵋、少林三派武功大進,數十年來分庭抗禮,名震武林。“難道這便是那部給人偷去了的《九陽真經》?不錯,太師父說,那《九陽真經》是寫在《楞伽經》的夾縫之中,這些彎彎曲曲的文字,想必是梵文的《楞伽經》了。可是為什麽在猿腹之中呢?”
——《倚天屠龍記》十六
剝極而複參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