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唐派兵馳援新羅,抵禦百濟、高句麗聯軍已近一月,遼東戰事吃緊,前線將士奮勇殺敵,新羅王的打算因李寬的建議而土崩瓦解,致使新羅將士傷亡慘重。
百濟更是死傷無數,高句麗從旁協助,蓋蘇文把持高句麗朝政大事,故而見勢不妙情況下並未投入全部戰力,使得百濟獨木難支,已有敗退之勢。張士貴等將帥乘勢而起,一舉驅逐新羅范圍內的百濟士兵及高句麗聯軍。
遼東戰事吃緊,軍需糧草等物陸陸續續送往前線支援,臨近的數十個州縣征調士兵奔赴前線,而糧草等物資所耗甚大,加上九月又是豐收季節,仍然難以持續大量供應。
“陛下,遼東戰事吃緊,如今更是驅逐百濟、高句麗聯軍,在我軍將軍的統帥下接連取得大捷!”兵部尚書李勣喜出望外的奏稟捷報,李世民等人聞言喜笑顏開,“雖說嚴格控制兵力,可新羅國在此役中損失慘重,並無過多的糧草備用,以致於遼東各州縣緊急調運糧草,奈何仍舊杯水車薪,臣奏請陛下從江南等糧食充裕之地調運。”
此時並非早朝,而是午朝,僅有寥寥數人參與其中,身為尚書令的李寬也在場。
“我軍兵力不到五萬,怎麽消耗如此大?”李世民高興的同時,心裡又有些震驚。
李勣:“回陛下,根據張士誠、張亮等人奏報上來捷報中提及的戰事頻發,我軍派遣兵力不足五萬根本抵擋不了聯軍進攻,加之新羅兵已經全無士氣,幾乎都是我軍衝鋒陷陣。”
“正因如此,張士貴不得不在遼東等州縣征集士兵,如今這兵力努力控制在五萬人。但是,死傷的也不在少數,所以具體兵力估計也有六七萬左右,甚至更多。”
“征集士兵為何我不知道?”李世民勃然大怒,李寬站出來接話道:“此事乃是我提前同意的。前方戰事瞬息萬變,以蓋蘇文的性格絕對不是善茬,不得不以讓他們行使特權。既然兩軍開戰,就不能因兵力不足而退縮,這也不是我朝風格。”
李世民陰沉著臉,不發一言,心中惱怒不已,身為當今皇上居然連征集士兵都不知道,這讓李世民怒火中燒;反觀李寬,仍然面色如常,絲毫不懼,宛如什麽事都沒發生一樣,十分平靜。
正因如此,李世民再次對李寬擅作主張而心生嫌隙,更多的是忌憚。
李勣、李道宗等人心裡苦澀,他們曾經勸說過李寬此事要與當今皇上商量再議。奈何李寬一意孤行,言辭鑿鑿的厲聲道:“前方將士用性命守衛大唐,我等豈能在此掉鏈子?立即回復他們就說一切由他們自行決斷,必須拿下百濟,震懾高句麗。若是皇上怪罪下來,由我一力承擔!”
李勣、李道宗等人本欲告知李世民,奈何事情較多,而且大事幾乎都是李寬去奏報的,有沒有說他們也不好直接問皇上。如今看到李世民臉色不悅,他們才知道這事李寬根本沒有上報。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全力配合,絕不能貽誤戰機!”
這是李寬一直貫徹的準則,他沒有上報李世民乃是因為眾人商議不一定有結論,甚至耽擱好不容易的戰機,正是李寬的當機立斷為張亮、張士貴爭取大勝的機會。
接下來,遼東戰事將會進入最後的階段,擊潰百濟佔領其城;如今軍需糧草供不應求,這也是巨大的戰機,耽誤不得。但是,從江南等糧草充裕之地調集就必須得到陛下同意,要不然李寬必會再次先斬後奏。
“楊尚書糧草調運之事你怎麽看?”李世民板著臉,慍怒的望著楊師道。
楊師道:“臣以為糧草調運乃是大事,其中人力物力所耗甚大,怕是沒有兩三個月無法抵達遼東。”
李世民聞言臉色漸緩,幸好楊師道沒有擅作主張,要不然他絕對龍顏大怒,主要是李寬現在完全不把他這個皇上放在眼裡,這讓李世民心裡有氣,不等他開口,李寬再次搶先道:“兩三個月時間才能送達?楊尚書莫不是要貽誤戰機不成?如今我軍好不容易取得階段性大捷,正是士氣正盛,因糧草供應不上,我軍將士焉有再戰之力?”
“你以為該如何?”李世民眉宇間有些寒芒,目光冰冷,嘴角噙著笑容。
李寬不假思索的回道:“一月內必須全部送達,此事關乎國之大計,不得有任何耽擱。”
李世民臉色愈發陰沉,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楊師道目光陰冷,心裡冷笑連連,他們都已經注意到皇上神情變化,李寬仍舊不顧皇上顏面再次發言,已經觸及底線,紛紛坐等李寬被責罵的結果。
思慮再三,李世民還是以大局為重,要是遼東戰局受到影響,那麽他們付出的那麽多努力也就白費了, 這對於李世民來說不可能接受。沉默片刻後,李世民還是同意李寬的建議,敕命楊師道及李勣兩人協同處理前方將士糧草征調事宜,必須在一個月內做到。
根據張士貴傳來的奏報,余下的糧草還能堅持一個半月以上;問題主要是在張亮那邊,最多只能堅持一個月。因為張亮直接率領大軍前往平壤,馳援新羅國,與張士貴率領的大軍雙面夾擊之下,迫使聯軍退去。
現在的兵力早已超過當時出兵的兵力,要不是李寬提前預料到這個結果,並要求他們嚴格控制兵力數量,怕是軍需後援完全跟不上。恰好現在正是豐收時節,各地陸陸續續接到詔令,抓緊人手征調糧草運往遼東,有水路的走水路,大部分走的是陸路。
午朝很快結束了,眾人全都散去,望著李寬離去的背影,李世民面色凝重,目光複雜,喃喃自語道:“養虎為患嗎?……”
此時此刻,李世民的心情是苦澀的,他第一次品嘗到當年自己父親的心理歷程。那個時候他同樣先斬後奏,如今同樣的事情發在自己身上,李世民無法平靜的看待分析李寬的行為,這讓他隱隱有些後悔將李寬提拔至如此高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