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城市套路深,很想回農村。可事實上,人生的套路無處不在,你恐怕只有到火星上,才能暫時避免套路的存在。
沈約自然不是那個初出茅廬的蕭別離,聽到完顏烈要和蕭別離結拜時,立即想到完顏烈的用意。
完顏烈有壯志雄心,甚至有帝王之志,這樣的一個人,見到蕭別離的身手如何會不選擇結納?
真正的梟雄和英雄都會明白一點——你要看守住自己那點兒可憐的擁有,養幾條看家狗還是有用的,但共襄壯舉是需要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才能完成的。
完顏烈選擇和蕭別離結義,是因為有眼界看出蕭別離終會是個非同凡響的英雄,而蕭別離選擇答應完顏烈,更多的是因為孤獨和對未來的向往。
選擇離開渡劫迷宮,就說明蕭別離終究還是喜歡紅塵中的真誠。
完顏烈認為身份不是限制,這時選擇欺騙了蕭別離,但欺騙終有回應,阻擋完顏烈一統的,正是蕭別離!
沈約刹那間雖然還不知道很多細節,但已經完成蕭別離、完顏烈兩人大脈絡的重演,輕歎道:“當以為欺騙能獲得一切的時候,就和認為埋下土豆,卻期盼能得到葡萄一樣。”
林逸飛默然片刻,“不錯,以妄取真,本是荒唐。”
二人都沒有說的是——但這世上太多人,不都在進行著這種荒謬的操作?做著欺騙別人的事情,卻恨這世上沒有真誠。
半晌,林逸飛終於又道:“我和完顏烈結義,不是因為他殺了金人,而是因為我覺得他說的很正確。”
看向沈約,林逸飛緩緩道:“有時候,很多人只是不可避免的立場不同。有些恥辱,本是自取。”
沈約笑笑,“靖康之恥就是某些人自找的。”
林逸飛默然片刻,“完顏烈……嗯,當初還是顏烈問我有何打算,我提及要投奔嶽將軍的時候,他卻言及,宋朝氣數已盡,當權者昏聵不思進取,終會自取滅亡。眼下的金軍的確不堪,可不能以一取全,如今金國氣運正昌,金元帥完顏宗弼雄才偉略、屢戰屢勝,論威名,遠在嶽飛之上。良禽擇木而棲,何不伺機選擇完顏宗弼一見,尋求更好的機會?”
沈約不能不說完顏烈很有口才。
林逸飛回憶道:“當初的我聞言勃然大怒,差點當場就和完顏烈割袍斷義。”
沈約心道,你們若當時鬧掰,估計可創下結交的最短記錄了。
“我怒斥顏烈本末倒置,金人害我族人難數,我們又怎能沒有骨氣、沒有氣節的選擇投奔金人?”
林逸飛緩緩道:“顏烈卻不惱怒,只是道,你覺得百姓在昏聵趙氏的統治下,很是快樂嗎?”
沈約默然不語。
因為民族情結,華夏兒女自然不認可外族的入侵,可有時候,在那些昏聵君主的統領下,百姓更是民不聊生。
“顏烈又道,世間新舊交替,就如日升日落般不可避免,腐朽的,難道不應該被取代嗎?”
林逸飛喃喃道:“說實話,我那時候覺得顏烈說的有道理又有問題,但讓那時的我找出問題,又是力不能及。”
沈約心道,因為你本來處於一個前提就有問題的環境中。
那時候趙氏宗族意識形態已有了很大的問題,而且拒不更改,嶽飛對趙構忠心耿耿,一腔豪情卻所托非人,自然終成悲劇。
林逸飛凝望著無依之門,緩緩道:“到了現代後,看了許多當年的歷史,眾說紛紜,有說嶽將軍恃功自傲終致殺身之禍,有說趙構昏聵無能的,更多的人是在罵秦檜陰險狡詐,毀棟梁致大廈終傾。可是……”
盯著沈約,林逸飛緩緩道:“你這般清醒,可否教我,問題究竟何在?”
沈約心中微凜,笑容略有勉強道:“有問題,你想去解決嗎?”
他驀地發現,由他至此引發林逸飛的回憶,已經產生了一些改變。
林逸飛輕歎一聲,“我是想改變,但我思前想後,終究想不出完美的方法。”
沈約目光微眯,緩緩道:“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你想不出完美的方法,或許只是因為這世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事情了。”
林逸飛沉默良久,這才點頭道:“你說的對。”
沈約暗自籲了一口氣。
他方才見林逸飛情緒已有激動,知道回憶往事再讓這兩世為人的林逸飛不能自己、有了衝動。
他沈約雖知道嶽飛不該死,但一切對他而言,終究不過是過往。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心尚如此,何況事乎?
數千年的人類歷史有著無盡如嶽飛般的慘案,若是參與進去,就如卷入無盡的泥潭。
人類自然是始終沒有解決這些問題,因此這些問題不停的重演。
解決一時之事,對沈約來說,終究於大局無補,但對林逸飛來說卻是不同,這是他親身經歷的事情,他又怎麽會不想著改變——改變那些他至親至愛的人、悲慘的結局。
他沈約面對的最危險事情,反是如此!
如果林逸飛真的改了歷史, 那君憶就會出了問題,那是不是也會影響他沈約正在進行的事情?
沈約越想越是頭痛,好在林逸飛已經松開了握緊的拳頭,繼續回憶道:“我和完顏烈道不同,但我決定去投奔嶽將軍,他亦沒有阻止我,甚至送我盤纏。”
沈約暗想,這個完顏烈倒也是了不起的人物,若遇到格局小的人物,不為所用、必為所殺,說不定已經想辦法鏟除蕭別離。
“對了……”
林逸飛突然道:“我忘說了一事,當初我和完顏烈一見如故,又因彼此身手都是不錯,是以在武學上做了討論,我方才對十三無極功的評價,其實也說給完顏烈聽了。”
沈約微有凜然。
林逸飛緩緩道:“但他終究不懂,有時候,不是你聽到就能領悟的。想老子早就說過,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
看著沈約,林逸飛凝聲道:“二元之見在老子時代、甚至更早的時候,早就植入世人的血脈,讓人因此紛爭辯論,想要打破這種認知,絕非容易的事情。”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