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遼東鎮的大多數高層武官都是聰明人,當然明白制定規則所帶來的各種好處。
若是尋常情況下,他們一定不會任由趙俊臣得逞,讓趙俊臣隨意為遼東鎮制定規則——哪怕只是解決爭議之際的相關規則。
但最終,趙俊臣還是成功說服了遼東鎮眾人。
趙俊臣剛才所講的那一番長篇大論,其實是大有講究的。
首先,趙俊臣提到吳應熊與關寧鐵騎很快就會抵達,又敦促遼東鎮眾人盡快拿出解決方案。
這般說法表面上是想要催促遼東鎮眾人抓緊時間解決爭議,而實際上是想要讓遼東鎮眾人直面一個現實,那就是——這般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他們絕無可能趕在吳應熊正式登場之前解決爭議、商量出一個讓所有人皆是願意接受的結果。
隨後,趙俊臣還刻意提到了遼東鎮前段時間曾是軟禁自己的不愉快經歷,又說自己考慮到朝廷大局,依然是願意協助遼東鎮阻擋山海關吳家的吞並。
這般表態明面上是為了展現自己的一片公心,但實際上則是想要趁機示弱,讓遼東鎮眾人回想起他們當初軟禁趙俊臣之際,趙俊臣毫無反抗之力、只能憤怒抗議的情況。
再次想起這件事情之後,遼東鎮眾人自然就會下意識的輕視趙俊臣、進而是降低戒心,認為趙俊臣就算是擁有了制定規則的權力,也無法操縱遼東鎮的局勢。
最後,趙俊臣則是再次渲染山海關吳家的強大威脅,先是表示山海關吳家一定會趁機吞並遼東鎮,然後又說自己並無能力阻止山海關吳家的野心企圖。
這般表訴,既是想要進一步增強遼東鎮眾人心中的危機感與恐懼感,也是想要趁機向遼東鎮眾人強調——相較於毫無兵權的趙俊臣,山海關吳家才是他們的首要敵人、最大外患。
這樣一來,趙俊臣就在悄然無息之間,逐漸影響了遼東鎮眾人的態度與想法。
最終,又因為遼東鎮眾人一時間也想不到打破僵局的更佳辦法,經過一陣思索與議論之後,就皆是轉頭看向趙俊臣,等待趙俊臣繼續說下去,沒有任何一人提出異議,皆是默認了趙俊臣的這般提議。
*
見到遼東鎮眾人的默認態度之後,趙俊臣離開了自己的座位,一邊在帳內漫步,一邊緩聲說道:“經過認真考慮之後,本閣總結出了五項基本準則,應該會有助於遼東鎮盡快解決爭議……
首先,是第一項基本準則,本閣稱之為‘互不相犯’!簡而言之,就是大家誰也別佔便宜、誰也別吃虧,要保證所有人的原有利益不受影響!”
說到這裡,趙俊臣停下腳步、環目四顧,見到所有人皆是專注聽著自己的講話,便繼續說道:“就以兵權為例……據本閣所知,何匪、何仁勝、劉雄所控制的上萬軍隊之中,除了那三千名遼東鐵騎原本就歸於他們三人統帥之外,還有七千余名被他們強行收編的各路援軍!
而這七千名各路援軍,原本皆是中路、東路、南路三處防區的守軍,接下來就根據他們的曾經防區,依然是歸於李澤荷、甘成、徐郃三位參將的麾下,誰也別想著渾水摸魚、趁機爭奪更多兵權!
至於那三千名遼東鐵騎,則是等到遼東鎮推舉出新一任總兵之後,盡數歸於這位新總兵的麾下,大家是否同意?”
隨著趙俊臣的話聲落下,遼東鎮眾人稍稍思索片刻之後,就皆是舉手表示讚同。
但隨後,李澤荷忍不住追問道:“請問趙閣臣,在遼東鎮推舉出新一任總兵之前,何匪、何仁勝、劉雄三人麾下的那三千名遼東鐵騎,又該是如何安排?歸於何人轄製?”
這也是眾人剛才一直爭論的問題之一。
李世傑與史城二人仗著他們乃是現任的遼東鐵騎實權千戶,就想要把這三千名遼東鐵騎趁機收於麾下,而李澤荷、徐郃、甘成三人則是堅持想要平分這些遼東鐵騎。
趙俊臣不耐煩的揮手道:“剛才已經說過了,本閣提出這幾項基本準則,只是想要打破目前僵局、幫助你們盡快解決爭議,但本閣並不會插手干涉遼東鎮的具體事情!求同存異之後,余下的那些爭議內容,依然是需要你們自行商議解決!
更何況,遼東鎮若是無法趕來吳應熊抵達之前推舉出一位新總兵,這三千名遼東鐵騎遲早都會被吳應熊收編吞並;反之,若是遼東鎮可以趕在吳應熊抵達之前推舉出一位總兵,這三千名遼東鐵騎也遲早會再次歸於下一任遼東鎮總兵的麾下……
簡而言之,在座各位就算是暫時控制了這一部分遼東鐵騎,但只要無法成為新一任的遼東鎮總兵,相關兵權也遲早都要交還出去……本閣真不知道你們到底是在爭個什麽勁!”
說到這裡,趙俊臣連連搖頭。
遼東鎮眾人微微一愣之後,不由皆是認為趙俊臣所言有理,也皆是降低了瓜分兵權的興趣。
*
稍稍一頓之後,趙俊臣繼續說道:“至於第二項基本準則,本閣稱之為‘利益均沾’!
既然遼東鎮現在是要從各路參將之中推舉一人接任總兵之位,等到這位參將晉升成為總兵之後,遼東鎮內部就會出現一個實權參將的空缺!與此同時,因為何總兵從前一直是大權獨攬,他為了最大程度的鞏固權位,遼東鎮副總兵的位置也是長期空缺……
所以,各位接下來推舉新總兵之際,不妨是同時討論一下這兩個空缺的補位人選!這樣一來,就有了更多利益可以分配,商議之際也就有了更大的轉圜余地,自然是更容易商量出具體結果!”
隨著趙俊臣的話聲落下,遼東鎮的眾位高層武官皆是身體輕輕一震、目光閃爍不定。
一個實權參將的空缺,以及一個虛職副總兵的官位,無疑是兩個巨大變數。
隨著這兩個變數的出現,遼東鎮眾人接下來所需要考慮的利益因素,也就變得更為複雜了。
但最終,遼東鎮的高層武官們依然是紛紛舉手表示讚同,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畢竟,趙俊臣的這項提議,對於遼東鎮的絕大多數高層武官而言皆是好處多多,不僅是代表著更多的晉升渠道,也意味著更多的抓權機會。
尤其是李澤荷、甘成、徐郃三人,他們皆是想要競爭上位,這個時候更是不敢提出任何異議,否則就相當於斷送了別人的晉升渠道與抓權機會,必然會引發眾人不滿、進而是逼著所有的潛在支持者轉投他人,也就會徹底斷送自己的上位希望。
見到遼東鎮眾人的這般反應,趙俊臣的目光深處閃過了一絲得計之色。
趙俊臣的這項提議,看似是關系重大,但實際上只是為了試探與鋪墊罷了。
探明了遼東鎮眾人的想法與態度之後,趙俊臣很快就圖窮匕見,也終於是開始夾雜私貨了。
只見趙俊臣再次稍稍一頓之後,又說道:“至於本閣所提議的第三項基本準則,則是稱之為‘有舍有得’!關於這項提議,本閣當初就曾向何總兵提過一次,你們也應該清楚具體內容,其實就是遼餉改革之事!
歷年以來,遼東鎮向朝廷中樞索要遼餉之際,總是由遼東鎮總兵負責統算具體數字,然後再與朝廷中樞討價還價一番,等到國庫撥發遼餉之後,則是通過陸運方式、途徑山海關、盡數送到錦州大營,交由遼東鎮總兵進一步分配給各路防區!
但本閣則是認為,今後完全可以讓遼東鎮的各路參將自行向朝廷申報各路防區所需的錢糧物資,而朝廷也可以通過陸運、海運、河運等等不同方式,把這些錢糧物資直接撥發到各路防區!
這樣一來,不論是運送遼餉之際的糧耗支出,還是囤積周轉之際的倉儲支出,就皆是可以省去相當一大筆數目!”
說到這裡,趙俊臣也不管遼東鎮眾人的表情大變,就要自顧自的繼續說下去。
然而,不等趙俊臣繼續開口,史城就已是霍然起身,大聲質問道:“趙閣臣,你一直說自己不會出手干涉遼東鎮的事情,但你如今所提的這般建議,卻不僅是直接干涉了遼東鎮的後勤大計,也必然會徹底改變遼東鎮的未來局勢,這就是你所保證的不會出手干涉?
還有,卑職完全看不出,這項提議與遼東鎮的目前局勢有何關系!又如何能有助於遼東鎮解決各項爭議?卑職隻覺得,閣臣你的這項提議,完全是居心叵測、想要趁機分化遼東鎮!”
*
史城的想法沒錯。
趙俊臣所提議的遼餉改革計劃,從一開始就是不安好心,乃是想要借助分配後勤軍餉的手段,直接繞開遼東鎮總兵、也趁機奪走遼東鎮總兵的大部分財權,讓朝廷中樞的影響力直接擴散到各路防區,然後就可以大幅強化朝廷中樞對於遼東鎮的控制力。
一旦是讓趙俊臣的這項計劃得逞,遼東鎮總兵就無法直接控制各路參將,各路參將的效忠目標就會變成朝廷中樞,而遼東鎮總兵若是想要繼續指揮各路防區,就只能依賴朝廷中樞的信任與支持,再也無法像是此前的何宇一般大權獨攬、說一不二!
這樣一來,遼東鎮的總兵與參將們就會愈發依賴朝廷中樞的權威,自然是再也無法像從前一般保持“獨立”。
史城這個人的最大缺點就是愚忠,哪怕是何宇已經遇害身亡,他依然是固執認為自己應該繼承何宇的遺志,無法容忍趙俊臣趁機破壞遼東鎮的現狀,畢竟遼東鎮的現狀就是由何宇一手營造而成的,乃是何宇的最大遺產。
所以,看出了趙俊臣的居心叵測之後,史城當即是表態質疑。
當眾質疑了趙俊臣之後,史城就轉頭想要尋找支持者、與自己一同表態反對,但當他環目四顧之後,卻震驚發現——除了自己之外,遼東鎮的各位參將與李世傑等人皆是沉默不語,竟然沒有任何一人願意站出來直接表明反對意見。
史城是一個聰明人,稍稍思索之後,當即就猜到了這些人的真實想法。
*
對於李澤荷、甘成、徐郃三人而言,他們現在還不是真正的遼東鎮總兵,而只是競爭者之一罷了,所以就必須要不惜代價的爭取更多支持者、讓自己“眾望所歸”!
何為“眾望所歸”?
說根到底,就是一定要給大多數人帶來好處與盼頭!絕不能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與野心!
而趙俊臣所提議的遼餉改革計劃,雖然是奪走了未來遼東鎮總兵的大部分財權,也嚴重影響了遼東鎮的團結與獨立,但同時也增強了各路參將、乃至於各地鎮守官的權力,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都有好處。
於是,就像是趙俊臣的上一項提議一般,他們這個時候若是出言反對,就一定會引發絕大多數人的心中不滿、讓自己的所有潛在支持者皆是毅然決然的背棄自己、轉頭去支持別人,進而就會徹底斷送自己的上位希望。
哪怕是財權受損的遼東鎮總兵,也依然是遼東鎮總兵,權力與收益也依然要遠遠大於各路參將,為了自己可以順利上位,他們這個時候自然是不敢計較太多。
退一步講,若是他們最終並沒有被眾人推舉成為遼東鎮總兵,依然只是各路防區參將之一,讓趙俊臣的這般計劃得逞之後,他們的權力與收益也依然是遠大於從前。
所以,不論是從任何角度考慮,他們皆是沒有任何理由反對趙俊臣的遼餉改革計劃。
經過了上一項提議的心理鋪墊,李澤荷、甘成、徐郃三人很容易就可以想明白這個道理,也很容易就會再次妥協與退讓。
與此同時,李世傑的真實想法就更不難猜了。
一旦是讓趙俊臣的遼餉改革計劃得以落實,讓遼東鎮總兵與各路參將的權力就會更為均衡,李家將門所掌握的人脈、資源、影響力也就擁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自然是好處無數。
所以,不論是各路參將,還是李世傑,雖然皆是看出了趙俊臣的真實企圖,但他們出於各自算計與私利,這個時候皆是沉默不語。
而史城的質疑表態,就顯得孤立無援了。
*
想明白了眾人的心中算計之後,史城先是呆愣片刻,表情間滿是孤寂、又哀又憤,忍不住就想要再說些什麽。
但這一次,則是趙俊臣率先出聲,搶先說道:“史千戶,千萬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閣的這項提議,完全是為了遼東鎮的未來考慮,也正是為了解決遼東鎮的目前困境!
若是遼東鎮同意本閣的遼餉改革計劃,至少會有三點好處!
其一,本閣的這項提議,可以讓新一任遼東鎮總兵更容易爭取到遼東鎮內部各方勢力的支持,進而是更容易團結所有人、共同抵抗山海關吳家的趁機吞並!而且只要是往後的歷任遼東鎮總兵依然是對朝廷忠心耿耿、受到朝廷的支持與信任,他的權力與威望也不會有任何損失!
其二,本閣的遼餉改革一旦是得以落實,往後的歷年遼餉就不必再像是從前一般,一定要途徑山海關、讓吳家尋到雁過拔毛的機會!這樣一來,山海關吳家必然是收入大減,若是還想要保持實力,就只能向遼東鎮妥協、向朝廷中樞退讓,遼東鎮也就擁有更大機會抵抗山海關吳家的吞並!
其三,朝廷中樞見到遼東鎮主動削減了遼餉支出,就必然會投桃報李,全力支持遼東鎮的下一任總兵,不僅是有助於遼東鎮抵擋山海關吳家的吞並,也有助於遼東鎮可以盡快穩定局勢!
在此之前,遼東鎮的歷任總兵大多是由內部推舉而出,然後再把具體人選稟報於朝廷中樞、由朝廷中樞追加任命,但隨著何總兵的遇害身亡,不僅是山海關吳家想要趁機落井下石,你們以為朝廷中樞收到消息之後就會無動於衷嗎?若是朝廷中樞趁機施加壓力,不願意承認遼東鎮所推舉的總兵人選,你們遼東鎮又豈能穩定局勢?”
明明是想要趁機加強朝廷中樞對遼東鎮的控制力,但趙俊臣依然是可以言之鑿鑿的尋到各種理由,表明自己一切都是為了遼東鎮著想。
帳內眾人皆是明白,這些理由並不可信。
但絕大多數時候,“理由”是否可信並不重要,只要可以羅列出來、糊弄過去就好。
這就是“理由”二字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所以,聽到趙俊臣趙俊臣的這般說法之後,李世傑當即是點頭道:“趙閣臣的教誨當真是令卑職等人茅塞頓開,卑職也認為,遼餉改革之事對於遼東鎮、對於朝廷中樞皆是有利無弊!”
李世傑的這般表態,很大程度上是代表著李家將門的態度,而隨著何宇的遇害身亡,李家將門的態度也就變得愈發重要了。
李澤荷、甘成、徐郃三人皆是希望自己可以爭取到李家將門的支持,原本對於趙俊臣的遼餉改革之事還是心存疑慮,但聽到李世傑的表態之後,卻紛紛是下定決心,皆是附和表態讚同。
“正是如此!卑職也看不出遼餉改革之事有任何壞處!就如趙閣臣所言一般,只要往後的歷任遼東鎮總兵依然對朝廷忠心耿耿、受到朝廷中樞的信任與支持,就依然可以從容控制各處防區與十余萬邊軍……卑職對於朝廷一向是忠心不二,自然是沒有任何理由拒絕!”
“趙閣臣您當初首次提議此事之際,卑職心中就是極為讚同的,只是礙於何總兵的態度,一直都不敢直接表態支持,現在已是再無顧忌,當然是不會再次反對!”
“趙閣臣全心全意的為了遼東鎮著想,遼東鎮自然是不能不識好歹……”
見到帳內眾人的這般態度,史城再次深刻感受到大廈將傾、回天乏術的無力感。
他想要大聲駁斥、他想要訓斥眾人,他想要厲聲質問。
但最終,史城只是無力頹坐於原位,再次是沉默不語。
顧全大局是一個好品質,但它往往意味著犧牲與妥協,也意味著私利受損。
人性之下, 只要還不是退無可退的局面,絕大多數人皆是不願意犧牲、妥協、私利受損,對於所謂“大局”也就會視而不見。
也正因為如此,後世才有這樣一句話——“少數服從多數,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
所以,當趙俊臣提議“少數服從多數”之後,許多事情就已經注定了。
而趙俊臣聽到眾人表態之後,則是再接再厲,當場就拿出了一本早已經寫好的奏疏,內容是遼東鎮願意“主動”改革遼餉現狀、以及遼餉改革之際的各項細節,然後就讓李澤荷、徐郃、甘成三人一同簽署了姓名。
等到這份奏疏呈送出去之後,遼餉改革之事就算是徹底確定了。
而趙俊臣針對遼東鎮的一系列計劃,至此就算是已經實現了大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