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的盛世大唐》第121章 涿郡的爭執
  魏征早就知道李葭,還以為她和李卓有特殊關系,才能經常跟著李卓。

  哪知道,李葭居然負責什麽審計署,還被稱為大人!

  魏征又被驚到了,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

  “這……”

  李葭想要做事,李卓樂見其成。不說後世,就是這個時代的女性,也棱角分明,各有精彩。

  歷史上的平陽公主、過幾年才出名的霍總管,都是女中豪傑。但李卓還沒想好怎麽處理合適,張萬勝等人就默契的稱呼李葭“大人”。

  李卓事後,也只能當做不知。

  反正知道李葭身份的人,都是五冠莊的核心人物,不會有泄密的風險。

  “看來,是我冒昧了……”魏征尷尬的說道。

  大隋也有女官,但數量極少,她們隻給皇室服務,卻不是皇帝的嬪妾,而是有品級,有俸祿的大隋官員。

  “李卓只是渤海郡丞,手下居然也有女官……”

  一時之間,魏征也不知道李卓是膽大妄為,還是懵懂無知。

  但有一點能確定,楊廣如果知道這件事,絕對不會高興。輕則貶斥李卓,重則以謀反罪論處。

  李葭在五冠莊的地位,比不上總管性質的柳武海和張萬勝。他們稱李葭為“大人”,也只是客氣。

  “不過是一個帳房罷了,張總管客氣了……”李葭謙虛的說道。

  魏征卻打蛇隨棍上,問李葭:

  “李大人,可以回答我剛才的問題麽,你看我這面黃肌瘦的樣子,就等著侯爺給賞賜呢……”

  魏征孤家寡人,這麽說也不會被人認為貪財,只會覺得他體貼下人。

  李葭抿嘴笑了笑,看了李卓一眼。李卓沒有什麽反應,讓她自己應對。

  “魏先生這是為難我麽,按照五冠莊的章程,還要等各處五冠莊的帳目送來。”

  李葭解釋道:

  “確定這一年的收入支出,判斷明年的支出,才能知道有多少盈余。我們才能提出方案,請示侯爺……”

  李卓前世不是財務人員,預算也只是讓五冠莊有這個概念。沒有按照前世的制度照搬,而是“因地製宜”。

  “我們能提出方案?我們都是誰?”魏征更吃驚了。

  “正常主管級別都可以,柳武海大叔,張萬勝總管……只要理由正當,花錢有計劃有效果,都可以申請……

  李葭說的是項目特批經費,魏征不明白。李卓說道:

  “過去一年,五冠莊上下經歷幾次戰鬥,成長很大。我也成為高唐侯、渤海郡丞,肯定會有安排,魏先生稍安勿躁……”

  ……

  大業十二年春。

  涿郡,楊廣的行宮。

  楊廣正在開小朝會,和各部尚書討論國家大事。

  大隋設有尚書令,軍政大權一手抓,堪比秦漢時期的丞相。但至今為止,只有楊素當過尚書令,而且是不管事的那種。

  隨著楊廣慢慢收權,不但沒有尚書令,就連左右仆射都沒了。所有權力收歸皇帝,六部尚書直接給皇帝匯報。

  偌大的宮殿裡,秘書郎正在念地方上的奏折:

  “平原郡郡守楊祖春上奏:臣楊祖春啟奏陛下,臣自幼愚鈍,得蒙陛下天恩,就任平原郡守,無日不惶恐……”

  “平原郡劉霸道,家族巨富,世代豪強,假仁假義。每日聚集其家吃白食者,不下三五百人,邀買民心,圖謀不軌。”

  “臣今日得到明確消息,劉霸道準備起兵造反,已經擬好檄文、氣質……”

  “劉霸道家族久居平原,郡兵多有其子侄朋黨,臣不敢輕信……鬥膽請渤海郡丞、高唐縣侯李卓,率兵剿滅劉霸道,若有不周之處…………”

  “等等……”

  楊廣臉色陰沉的打斷,問宇文化及:

  “你知道劉霸道這個人麽?”

  宇文化及是楊廣的情報頭子,手下也有一些能人,編制了一本地方圖冊。收集地方豪強大族的信息,防范他們造反。

  “回陛下,確有其人。劉霸道是平原郡豪強,出身官宦之家,家資巨萬。劉霸道本人有勇力,喜歡結識四方豪傑,經常收留別人在他家食宿……”

  這種大事,宇文化及也不敢打馬虎眼,一五一十的說道。

  隋朝制度,地方郡守、郡丞並立,彼此監督製衡。若是劉霸道造反,郡丞應該也有奏折。

  “再找找看,有沒有平原郡丞的奏折。”楊廣吩咐秘書郎。

  “陛下,不用勞煩尋找了,平原郡丞王昱均有塘抄送到。”兵部尚書段文振說道,同時高高舉起一封塘抄。

  地方有大事發生,主要官員會有奏折呈報皇帝,也會有塘抄遞送告知各部尚書。

  平原郡有人要起兵造反,王昱均自然要給段文振塘抄,解釋前因後果。

  “念……”楊廣面無表情的說。

  “臣平原郡丞王昱均……”

  整個塘抄,意思和楊祖春的奏折相同:

  發現劉霸道準備起兵造反,但郡兵被劉霸道拉攏滲透,不敢信任。事態緊急,兩人商量請渤海郡李卓評判……

  還真有敢造反的?

  都怪王薄開了一個壞頭,讓人以為誰都能造反。

  楊廣臉色陰沉,問道:

  “李卓和張須陀圍剿王薄,還沒有結果麽?”

  一眾大臣面面相覷,不知道皇帝在想什麽,思維怎麽這麽跳脫。

  段文振老態龍鍾,身體很弱。但他是兵部尚書,必須要他來回答,說道:

  “回陛下,山東剿匪一事,已經有結果了。臣收到他們的塘抄,肯定也有奏折給陛下……”

  “高唐縣侯、渤海郡丞李卓,接旨就領五百郡兵,搶佔王薄的長白山老巢。”

  “張須陀率領齊郡郡兵三千人,收復鄒平縣城,一路追殺王薄直到魯郡。王薄只剩數騎逃脫,消失在山林裡,想來再無能力危害大隋。 ”

  楊廣聽著段文振的匯報,嘴角慢慢有了一絲笑容,說道:

  “好樣的,他們都是好樣的,朕重重有賞。封李卓為渤海郡守……”

  “陛下,萬萬不可……”

  吏部尚書蘇威,連忙勸阻:

  “李卓去年以十五歲之齡,成為高唐縣侯、渤海郡丞,就有些超拔了。現在又升他為渤海郡丞,可能會讓他成為眾矢之的。”

  “李卓封侯,不算真正意義的軍功。他現在剿滅王薄,也沒有派人查證……”

  “呵呵……”

  楊廣冷笑不已。

  蘇威是關隴貴族、軍頭世家的代表人物,說話自然偏向他們。

  楊廣受夠了軍功世家的跋扈,一直不遺余力的啟用山東世家、江南士族。

  “你們不是喜歡造神麽,硬生生把楊素神化,讓人以為他多厲害。”

  “楊素死後,你們又聚集在楊玄感身邊,抱團抗拒皇權……”

  “你們會造神,難道朕就不會?李卓和張須陀,就是朕的選擇……”

  “朕讓李卓和張須陀剿匪,成就他們的赫赫功名,把楊素楊玄感父子比下去……”

  楊廣心中,已經把他的計劃複盤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陰沉著臉問道:

  “李卓雖然年輕,但能力出眾。他能剿滅王薄,難道就不能剿滅劉霸道?”

  皇帝陰陽怪氣,蘇威不敢多說什麽,段文振急忙說道:

  “陛下,李卓忠心為國,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他接到請求就帶著渤海郡兵出發,已經平定劉霸道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