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第168章 都給朕好好聽話,朕可以選擇的人不
  第168章 都給朕好好聽話,朕可以選擇的人不止你們兩個!

  李世民皺眉沉思著,兵變這條路,他雖然一直在準備,但不到那最後一步,他是真的不想去做,成功率是一個大問題,而且大義他也不沾邊,尤其是如今李元吉在嶺南,有聲有色。

  李世民很清楚,長安這裡一旦有什麽異動,李元吉知道消息後,若是也有這個心思,只要站出來為李建成報仇雪恨,李建成的余黨必須會全部倒向李元吉,到時這天下,就真的難救了。

  尤其是如今突厥虎視眈眈之下,到時將兵力投入到對李元吉的大戰中,必然會讓突厥有機可乘,若是防范突厥,李元吉這裡聲勢如虹的大軍,又該怎麽處理?

  如今李元吉在嶺南的勢力不小,再加上李建成在外的勢力,到時整個大唐,烽煙四起了。

  但如今他若是不走這條路,就像杜如晦所說的,他沒路可走了,即便他放棄爭奪,秦王府的所有人也都不會同意,因為一旦李建成上位,他以及秦王府的所有人,必然遭到清算,沒有一個人想要面對這種結局。

  如今他必須要爭,這條兵變的路,李世民盡管心中不願,但他很清楚,恐怕他真的要走了,即便他不走,秦王府的一眾人也會裹挾著他走,根本沒得選。

  就在李世民痛苦沉思一會後,尉遲恭走了進來。

  “大王,宮裡來人,聖人讓大王盡快入宮,太子也被傳喚入宮。”

  李世民片刻之間,就明白了李淵這是要做什麽了,肯定也是因為這件事,長孫無忌當初做的那事,如今被捅穿了。

  李世民此刻都有些後悔,早知道那封信不能讓李元吉有絲毫忌憚,不能讓李元吉起疑心,他說什麽都不會讓長孫無忌去,如今即便李元吉放下了那件事,即便緩和關系,卻是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了。

  李世民隨即看向房玄齡與杜如晦。

  “你們先在這裡等我回來,這次聖人叫我與太子入宮,必然是為這件事情,待我回來,再做決定!”

  這次李淵的態度,將直接決定他的想法,若是李淵真的追究,那他也只能兵行險招了。

  李淵正在太極宮內閉目沉思,下方沒有一人服侍,即便是太監與宮女,包括侍衛,全都被李淵叫到了靠外的地方。

  李淵此刻心中萬分平靜,李元吉的事情,他從岑文本的信中就已經能夠知曉了,他有過失望,也有過一絲憤怒,但那又如何?
  如今這件事已經過去了,現在李建成與李世民的爭鬥也越發難以控制,他也不想再去火上澆油了,至於長孫無忌,損失一個長孫無忌換取局勢的平衡,在李淵看來,這很好。

  至於李元吉那裡,他已經付出了不少,給人給錢給糧給物資,雖然是因為其他目的給的,但就說給沒給吧,既然給了,李元吉也收到好處了,這件事也就這樣了。

  過了許久,李建成與李世民先後到來。

  “兒臣參見父皇。”

  李淵看向兩人,片刻後才緩緩開口。

  “起來吧,你們應該也知道齊王在嶺南做的事情了吧?
  三郎有本事啊,發展嶺南,又發明出不少神物,能夠從低處取水,並且完全不需要人力的水車,還有更利於耕地的曲轅犁,還有稻鬥,還有很多,包括白糖、鹽等等。

  這次三郎將曲轅犁、水車的製作圖紙送了過來,有了這些,大唐的民生,必然得以改善,並且越來越好,三郎的功績,必須要載入史冊,且今後三郎還會定期送來鹽、白糖、以及新釀製的好酒醉仙釀。

  想來你們還不知道,稍後給伱們一些,接下來太子、秦王你們一同給朕擬招,將這些通傳天下,三郎之名,必須要讓天下人知曉!
  當初三郎言去嶺南為大唐做出貢獻,如今貢獻已然極大,必須大力宣傳。

  太子,秦王,你們以為如何?”

  李建成與李世民心中都滿是驚訝,不是說那件事嗎?怎麽說起了這些?全都是表揚李元吉的就算了,還讓他們兩個來擬招,這是要做什麽?
  但不過片刻,兩人的感觸頓時不一樣了,李建成滿心沉重,李世民心頭一松,如今李淵說這些,這個信號無疑說明,李淵已經不準備再繼續說那件事了,那件事就徹底過去了。

  兩人調整好思緒,當即開口。

  “元吉在嶺南為大唐做出如此貢獻,兒臣以為,應當通傳天下,表彰元吉為大唐做出的功績。”

  李世民率先開口,李建成當即也是跟上。

  “稟父皇,應當如此。”

  兩人都沒有提封賞的事情,除了如今沒什麽可以封的,那就是他們都不希望李元吉的權勢過大,就如今通傳天下,都足夠李元吉狠狠的漲一波聲望了,再給實權,他們兩個該怎麽自處?

  尤其是李建成,現在一個李世民他就已經夠頭疼了,再來一個如今不知道是什麽想法的李元吉,他這個太子就真的太憋屈了。

  李淵見兩人應下來,隨即再次開口。

  “好,那這事待會你們下去辦好,除此之外,三郎如今在嶺南開辦學院,你們也都知道,三郎帶去的人不多,可以說人手不足,然而嶺南也沒有什麽人才,就準備自己培養一些。

  朕已經下詔,讓孔穎達等人五人前往,幫助三郎教導人才,你們兩人從府上分出一部分藏書,明日由孔穎達他們一同帶過去,也算是你們兩個做哥哥的心意。

  這點事對你們而言,不難吧?”

  李建成與李世民心中一驚,想不到李元吉在嶺南竟然開辦了學院,這個學院,在他們眼中就是朝廷如今的國子學,國子學是給朝廷培養人才,而李元吉那個學院,是給自己培養人才。

  兩人對李元吉的戒備更深了,他們都已經能夠想象得到,一旦李元吉那個學院成型,對於李元吉有多大的助力。

  如今李淵這樣問起,他們還能怎麽辦,只能同意了,畢竟他們兩個,可都是李元吉的‘好哥哥’呢。

  “兒臣同意,下去之後必然準備好藏書送至孔穎達處。”

  李淵臉上逐漸浮現出笑意,緊接著說的話,都輕松了許多。

  “嗯,至於送哪些藏書過去,相信你們兩個自然能夠做好,別到時候拿過去丟人就行了。”
    李淵這番話,也是在點兩人,不要拿一些沒太多用處的雜書過去,兩人也隻得應下,李淵的聲音又再次傳來。

  “如今大唐天下滿目瘡痍,三郎在嶺南發展得有聲有色,此次三郎來信言,大唐災民太多,朝廷如今負擔太重,為此三郎請命,朝廷如今無法負擔起天下的恢復,可以將一部分難民轉移進入到嶺南。

  靠近嶺南周邊的難民、流民可以直接遷入,遠一些的,可以走水路,三郎言他已經準備好了船隻,將大唐的難民接到嶺南。

  三郎有心啊,知道如今朝廷艱難,關中又遭大旱,民生凋零,流民眾多,朝廷一時間難以安置,糧價也是在不斷提升,朝廷的糧食已經是嚴重不足,這麽一個時刻,三郎不怕嶺南的危難,如此幫助朝廷,你們兩人,真應該多與三郎學學。

  此事交給太子你來做,將難民集中運送至嶺南,三郎既然要苦自己幫大唐,這番苦心不能辜負,此事務必要盡快進行。

  太子,此事可否做好?”

  李建成與李世民心頭更加沉重了,李元吉是什麽樣,在李元吉出長安之前他們是徹底清楚得很,如今李元吉提這個事,肯定是能夠解決難民的糧食問題。

  嶺南最大的限制,就是人少,很是稀少,如今將這麽些人填充進去,他們都不敢想嶺南會發展成什麽樣子。

  但兩人也是一陣無奈,主要是現在他們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李建成還好,身邊的世家可以幫他處理不少,但那些世家也不是無條件付出的,他李建成也只能解決少部分。

  現在李淵這樣說,他們又沒有辦法反駁,也只能給李元吉送人口過去了,這個時候他們兩個也看出來了,李淵雖然不提那事了,但是在用李元吉來敲打他們兩個呢。

  李建成心中暗恨,卻也只能咬牙站出來應下,哪怕會把李元吉在嶺南養成一個巨無霸,他也認了,唯一讓他好受點的,就是嶺南偏遠,他上位之後,可以再去慢慢削弱。

  “父皇,兒臣知曉,下去之後就立即著手此事,盡快將難民轉移到嶺南。”

  李建成與李世民是真沒有想到,他們在這裡鬥得這麽狠,最終受益的,卻是遠在嶺南的李元吉,雖然那裡偏遠,無法影響到長安,但看著李元吉逐漸得勢,心裡也不是滋味。

  李淵聽後,笑容更加明顯,隨後又將笑容收起,說起了重要的事情。

  “還有最後一事,三郎如今要對撩人用兵,西南那些撩人數次侵擾嶺南,三郎下定決心要滅了這些撩人,特上書到朕這裡,希望韋雲起能夠率軍出擊,與三郎的兵馬夾擊撩人。

  朕對那些犯上作亂的撩人也很是反感,三郎有此意,朕本意是支持的,你們覺得如何?”

  李淵話音落下,李世民沒有開口,因為這事在他看來,他也是既得利益者,韋雲起是李建成的人,他沒法插嘴,不然意圖太明顯,只要韋雲起率軍出去,那竇軌就能獨掌大權,而竇軌,正是他的人呢。

  李建成也是壓力倍增,李淵擺明是要看他的態度,本來李淵可以直接下詔,偏偏要來問他,這意思已經足夠明顯了,李建成也只能打碎牙齒往肚裡咽了。

  “父皇,撩人作亂,理應平叛,可讓韋雲起率軍協助齊王。”

  李建成的態度表現出來,李淵才由衷的笑了。

  “好,既然你們同意,那就這樣決定了,朕過後就會下詔。

  如今三郎在嶺南做出這麽些功績,你們兩人也應該反思了,看看三郎,如今多麽的在為朕著想,多麽的在為大唐而努力,做出的貢獻,已經不比你們兩人差了。

  朕希望你們兩人記住,都給朕好好聽話,朕可以選擇的人,不止你們兩個,如今的三郎,你們也都能知曉,同樣能夠肩負起重擔。

  行了,便就這般,秦王你留下,太子你回去吧。”

  兩人聽著李淵的話語,心中更是一沉,李淵這一口一個三郎,偏愛好不明顯,最後更是挑明了在敲打他們兩人,偏偏這兩人都必須得聽,勢大的李元吉,哪怕是嶺南,還都不能忽略。

  這一刻,兩人心中都非常緊張了,那個位置,又多了一個競爭者出來了啊。

  但還好的是,那個競爭者在嶺南。

  李建成獨自退下,李淵一張臉隨即沉了下來,陰沉的看向李世民。

  “二郎,你讓朕很失望,很心痛啊,當初三郎去嶺南,你就這麽容忍不下三郎嗎?前面還在朕面前撒謊,現在你給朕解釋解釋,長孫無忌究竟是怎麽回事?”

  李淵雙眼銳利的盯著李世民,而李世民卻是沒有絲毫波瀾。

  “父皇,兒臣實在不知父皇是何意,兒臣沒有做那些事!”

  李世民同樣緊緊盯著李淵,他知道李淵說的是什麽,但他就是不認,這事他也沒法認,最為重要的是,李淵也沒有證據,知道歸知道,沒有證據就沒法懲處。

  李淵看著李世民的樣子,突然卻是笑了。

  “哈哈,好,好得很啊!不愧是大唐的秦王,朕的天策上將軍啊,待長孫無忌回來,朕自會處理,既然不是你做的,朕就放心了,下去吧。”

  李世民瞳孔一縮,李淵這番話擺明了是在告訴他,要對長孫無忌動手了,既然他沒有參與,李淵也不會管他,但是長孫無忌的事,他也不能插手。

  李世民緩緩退出太極宮,心中仍舊滿是沉重,今天的事情,李淵沒有追究他,對他而言是好事,但是其他事情,對他而言都不是什麽好消息。

  想了一會,李世民驟然發現,李淵想要對付長孫無忌,都只能從其他方面著手,李元吉這件事已經過去,且又沒有證據,李淵若是強行去做,沒有人會信服。

  想通之後,李世民快步回去,長孫無忌的事情只能等長孫無忌回來再說了,如今這裡出現的變化,他要回秦王府重新思考對策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