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唐朝當軍閥》第73章 奇襲(上)
  第二天黃昏時分,距離豐義還有五十裡之時,前方斥候帶回消息,駐守豐義的三千黨項兵,已於兩個時辰之前撤走,如今的豐義是一座空城。

  李威指著斥候下令道:“立即前往定平探查拓跋思恭的動向,一有情報即刻回報。”

  斥候領命離開。

  得知豐義守軍已經退走,劉珍與趙章前來問詢李威決斷。

  李威對兩人說道:“黨項人善戰,如今突然退走,我等不可不防。”

  趙章問道:“以將軍之意,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李威沉思片刻,然後說道:“暫且退回二十裡,多派斥候打探四周情況,如若平安無事,我等再行進城也不遲。”

  後方二十裡,地勢有利於防守,李威這一做法,也算是較為穩妥。

  黨項人善於騎射,且好戰強悍,如果真的是埋伏於野外,李威這一千騎兵衝過去,很難是他們的對手。

  劉珍點了點頭,覺得李威這一決定是理智與正確的,而且大家已經趕了一天一夜的路,皆是人困馬乏,急需休整。

  對於李威的決定,劉珍與趙章表示讚同。

  就在李威準備帶著軍隊往回退的時候,數名斥候從遠處疾馳而來。

  “將軍,東南二十裡,一隊五百騎兵正朝我們這邊而來。”

  到了近前,斥候翻身下馬,大聲稟報。

  聽到這個消息,眾人頓時緊張起來,李威正要說話,斥候卻是接著說道:“不過對方打著是黃皓大將軍的旗幟,至於是真是假,小人無法辨別。”

  這無所謂,不管來的是誰,李威都不會放松警惕,因此,他立即對左右下達命令:“全軍戒備,準備作戰。”

  劉珍這時候拱手說道:“將軍,不如我帶些人前去辨認一番,或許真的是黃皓大將軍派來的人。”

  劉珍本就是黃皓的部將,自然是非常熟悉他軍中的各個將領。

  李威想了想,然後點頭說道:“你帶一百人過去看看情況,小心一些。”

  劉珍點了點頭,帶著人很快離開。

  李威看了看四周的地形,然後命令趙章領著三百騎兵,去了一側不遠處的一個高地,如果來者是敵非友,也就五百人,正好一舉吃掉他們。

  半個時辰之後,一隊數百騎兵從遠處疾馳而來,衝在最前面的劉珍最先回到李威近前。

  “是自己人,將軍無需緊張。”

  劉珍隨後將一些情況告訴給了李威。

  就在昨天,黃巢領軍殺回長安,大敗鄭畋、王處存、諸葛爽等諸鎮兵馬,斬殺唐軍近四萬人,涇原節度使程宗楚和朔方節度使唐弘夫相繼死於亂軍之中。

  消息傳至定平,拓跋思恭大驚失色,因此連夜領軍退走。

  原來是這麽回事,拓跋思恭即已撤走,豐義守軍自然也就跟著一起撤了。

  黃皓的損失也很大,因此他並沒有率軍追擊拓跋思恭,而是派了一名部將,領著五百人前往豐義,接應李威軍前來定平與自己匯合。

  來人名叫王赫,三十出頭,頗有禮態,歸順黃皓之前,曾是地方一名小吏。

  王赫給李威帶來了很多信息。

  長安之戰結束,黃巢大獲全勝。

  但危機並沒有徹底解除。

  拓跋思恭雖然撤軍,但也只是撤退至慶州,顯然依舊賊心不死。

  張彥球率領一萬河東軍,一路勢如破竹,三天前就已經兵臨華州城下,好在被華州守將李詳所攔,如果不是這樣,那麽進入長安的唐軍就會多一個張彥球,有此人在長安,黃巢的反攻恐怕不會如此順利。

  鄧州那邊也是傳來最新消息,忠武節度使周岌與朱溫的戰爭已經分出勝負,朱溫戰敗,率領殘兵退回長安。

  周岌與監軍使楊複光複取鄧州。

  聽到這一系列最新情報,李威搖了搖頭,長安一戰,黃巢雖然取得大勝,但整體局勢依舊不容樂觀。

  李威看了一眼東邊方向,尚讓率領的五萬大軍已經臨近韓城,他與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的對決,無疑將是繼長安之戰之後,接下來的另一場至關重要的戰爭。

  韓城以西六十裡。

  黑夜,無數燈火,無數軍帳在平原大地上遍地開花。

  主將軍帳,尚讓躺在皮毯上,額頭搭著一塊濕毛巾,閉著眼,皺著眉,臉上有著一絲不耐,他的頭疼病又犯了,讓人煩躁氣悶。

  “相國,韓城又來人了。”

  親兵站在門口,輕聲稟報。

  大齊建立之後,尚讓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身兼十幾個職位,軍中部下依舊喜歡稱呼尚讓為大將軍,但他卻不喜,為此特地下達命令,曉喻全軍,隻以相國專稱,www.uukanshu.net 其余稱呼不得妄叫。

  大將軍很多,但相國就那麽幾個,尚讓的這點心思,誰又不知呢?

  尚讓仿佛沒有聽到親兵的稟報,一言不發,一動不動。

  親兵等待了片刻,見尚讓沒有任何回應,於是放下門簾,轉身離開。

  尚讓自晌午就領軍至此,然後開始安營扎寨,不在前進。

  半日間,柴存前後派了十幾波人前來救援,希望尚讓加快行軍速度,趕緊奔赴韓城,他已經快要頂不住了。

  軍中諸多將領也是紛紛請命,希望作為先鋒,即刻救援韓城。

  但都被尚讓以勞師遠征,當做休整,不易過急為由,給全部否決,隨後下令全軍就地休整。

  柴存的死活,韓城的得失,尚讓並不放在心上,他要的是勝利,一場振奮人心的大勝。

  鳳翔之戰的失敗,雖然只是林言那部分損失慘重,尚讓的騎兵主力損失並不大,但作為三軍主帥,不管誰對誰錯,最後的結果肯定會落到他這個最高軍事指揮者的身上。

  事實也確實如此。

  鳳翔之戰慘敗後,黃巢雖然沒有怪罪尚讓,但他在軍中的威望確實是受到很大的影響。

  尤其是政敵孟楷,更是在朝堂內外,多番出言詆毀,將鳳翔之戰失利的後果無限誇大,把所有責任全部推到尚讓頭上,因此,他在軍中的名聲那是一落千丈,很多人開始公開質疑尚讓的軍事能力。

  尚讓對此憤怒至極,卻又無可奈何,原因很簡單,敗就是敗,沒什麽好說的,說多了那就是推卸責任,只會讓自己更加難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