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清平樂:從劉娥駕崩開始》第八十七章・談心
  趙禎親手將張茂則扶起,眼神關切,語氣誠懇的說道:

  “茂則,自我記事以來,你就跟在我身邊服侍,懷疑誰我都不會懷疑你。”

  “作為離我最近的內侍,你我朝夕相處,你不僅是我的臣子,更是夥伴,是戰友,是可以絕對信任的人。”

  張茂則從被趙禎扶起的那一刻起,就被他後續的幾句話說懵了,萬萬沒想到,他在趙禎心中竟有如此地位。

  張茂則惶恐的說道:“臣不敢,臣只是一個小人物,當不起官家如此抬舉。”

  趙禎繼續寬慰道:“千萬不要小看了自己,你對我而言很重要,你對我說過的任何一句話,我都會聽進心裡,這些話積累的多了,就會影響到我的判斷。”

  “若我是個普通人,那沒什麽,但我是皇帝,是官家,你的話可以影響到朕的決策,你說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嗎?”

  聽到趙禎發問,張茂則趕緊回道:“臣有愧官家厚愛。”說完又要跪。

  趙禎一把扶住他,看了看四周,發現不遠處有個涼亭,於是拉著張茂則向涼亭走去。

  趙禎坐下後,開口說道:“今日,朕便與你好好談談心。”

  “首先,你需牢記一點,你是朕的人,你應該與朕一條心。”

  “伱領著內東門司的差事,與外臣接觸最是頻繁,因此一定要注意甄別外臣的言辭,千萬不要被有心之人利用,從而不自覺的成為了他們的說客。”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朕如今年輕氣盛,正是做事的大好時光,豈能貪圖享樂?你應該勸朕勤勉,勸朕不要懈怠,而不是勸朕多玩耍,勸朕多休息。”

  “一旦皇帝開始懈怠,皇權就會衰微,唐明皇舊事,歷歷在目,你身為內侍,更要時刻督促朕。”

  “天下事是做不完的,每天都有新鮮事,一睜眼就有幾十上百件奏疏等著朕的批準。”

  “對於朝廷而言,這些事有輕有重,有大有小,但對於當事州縣或當事人而言,這就是大事。”

  “朕多做一件事,天下就能改變一分,朕少做一件事,天下就會少改變一分。哪怕這改變是壞的,至少也得到了一個錯誤的經驗,讓朝廷日後施政可以有個參考。”

  “事不怕做多錯多,錯了可以改,就怕打著怕犯錯的旗號,一事不做,一令不改,眼看著傷口惡化,直到不治。”

  “朕認為,哪怕一事無成也比一事不做要好,至少前者還在勇敢的嘗試,後者已經失去了進取之心。”

  “人一旦失去向上的欲望,就會立刻向下墮落,很快就會變成一具行屍走肉,此理對於國家而言,同樣適用。”

  “天下間,沒有什麽是永恆不變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但只要萬變不離其宗,牢記初心,清楚自己為何而出發,這便夠了。只要一直向著終點走去,路途崎嶇點,沒什麽好怕的。”

  “朕設內閣議政,改中書門下為執政,每日巡視軍營,提振武力,為的就是使我大宋有朝一日,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一統王朝。”

  “士子百官們時常上書,說什麽‘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勸朕不要沉迷武力。”

  “這在朕看來,孟子這句話的前提條件是,‘國已有山溪之險,亦有兵革之利’,是勸君主有了這兩樣後不要盲目自負,還要居安思危。但到了士子百官的口中,卻曲解成了自我安慰的借口,真是可笑。”

  張茂則嘴唇蠕動了下,斟酌道:“所以官家日日巡營,就是為了有朝一日,使兵革之利,奪回山溪之險?”

  趙禎含笑點頭:“沒錯。”

  張茂則莊重的跪下磕頭,而後直起身子拱手說道:

  “臣相伴聖駕左右十幾年,直到今日才清清楚楚的知道了官家的志向,此前臣一直為官家的辛苦感到不解,現在想來,真是‘燕雀不知鴻鵠之志’,臣知錯了。”

  “臣雖位卑才疏,但蒙官家不棄,臣鬥膽說一句,從今日起,臣願為官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完這句,張茂則再次拜下。

  趙禎點了點頭,心中想道:“能有如此覺悟,倒不枉費我說了這麽多,今日這一關你算是過了。”

  趙禎當然不會傻傻的認為,幾句話的功夫就能改變一個人,他說這些話,只是為了安撫張茂則的情緒,讓他能更聽話些,更好控制些,不要整天想那些亂七八糟的。

  張茂則如此表忠心,也只是讓趙禎暫時打消了心底的殺意,並沒有讓趙禎完全放下芥蒂,未來如何,還要看他表現。

  ……

  惜春閣。

  陳嘉月正在調試改進一個剛仿製出來的新機械,它的名字叫做:四輪轉向車。

  四輪車沒法靈活轉彎,只能直線行走,若想轉彎就要靠牛馬的力量硬拽,這樣既廢車輪,又廢牛馬,除非載重量比較大,否則一般都是以兩輪車為主流。

  然而古代並不是沒有能轉向的四輪車,只是因為實用性不高,所以並沒有普及。

  中原地區自古馬少、牛少、山多、路不平,再加上材料限制,四輪轉向馬車最大的適用范圍就是在城裡,因為城裡的道路還算平整,但城內的馬車只是運幾個人,用不上四輪的,兩輪的足矣。

  真正需要運輸大宗貨物的,是在城外,宋朝使用的四輪馬車,因為直走官道,無需頻繁轉向,若加裝專門的轉向裝置,反而需要時常維護,很是雞肋,久而久之,四輪轉向車就只能在古籍上看到了。

  前不久,趙禎在開封城中體察民情,發現了一輛運輸貨物的四輪牛車,車主人正用力的牽引著牛鼻環,硬拽著四輪車轉向,那場面慘不忍睹。

  其實四輪轉向原理很簡單,只需在前面兩個輪子的共用軸中部加裝一個垂直旋鈕,使前兩個輪子能夠繞這個旋鈕做大角度轉動,四輪車就可以轉彎了。

  陳嘉月已經依據古籍記載,複刻出來能轉向的四輪車,她現在正在改進的……是輪軸。

  “官家的法子真是奇妙,在內外輪盤之間加裝銅珠,轉動起來果然比之前快上了許多。”

  “娘子,吃顆酸梅。”陳初月捧著一盤鹹酸蜜餞,跟在陳嘉月屁股後面轉,時不時的投喂。

  “好。”陳嘉月張開小嘴,陳初月趕緊拿起一顆去核的酸梅,送到她嘴邊。

  陳嘉月一邊吃著酸梅,一邊思考著該如何加固改進轉向裝置,除了這種用‘插銷’鏈接前後車架的方式外,還能不用別的方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