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清平樂:從劉娥駕崩開始》第一百零三章・平夏初議
  話音落下,九位大臣均不動聲色,趙禎沒從他們臉上看出任何詫異、驚訝或其他任何一種強烈的情緒波動。

  趙禎沉默了幾息,開口道:“朕知道,覆滅黨項絕非易事,但朕不怕費時費力,十年不成就二十年,還不成就三十年。”

  “勸諫的話就不要說了,朕關上門來,跟你們說出朕內心的真實想法,就是想讓我們君臣一心,再無嫌隙,共同為這一個目標而努力。”

  “現在,列位公卿,誰不想參與此事,可以說出來,朕保他後半生榮華富貴。”

  內閣呂夷簡、張耆、李諮三人,對此早有心理準備,因此默不作聲。

  政事院晏殊、樞密院夏竦、三司蔡奇,此前可能還不夠清楚趙禎的真實想法,現在趙禎已經關起門來說話,三人也默認了下來。

  步帥高繼勳、殿帥王德用、馬帥李昭亮,三位老中青對趙禎的振武很是心動,更不可能反對。

  只是高繼勳畢竟年邁,於是僅有他一人開口:“官家,臣今年已經七十有四,於垂暮之年入官家青眼,為大宋效犬馬之勞,乃臣之幸也。”

  “但臣畢竟老邁,十年平夏之事,還是交給年輕人去做吧,臣就不參與了。”

  趙禎點了點頭,開口道:“高帥為國征戰了一輩子,朕能理解。既如此,高帥可願擔任‘講武堂司業’一職,將畢生所學傳於後輩,這些武生之中有幾個好苗子,朕想請高帥點撥一二。”

  高繼勳聞言一愣,沒想到趙禎竟然想讓他去講武堂擔任‘司業’,那可是天子講堂,這份殊榮甚至可以媲美‘館閣大學士’。

  他的眼中泛起濕潤,隨即,老將軍起身拱手道:“能得官家信任,授予如此殊榮,老臣必傾盡所能,為我大宋培養將帥。”

  趙禎笑著點了點頭:“那此後就有勞高帥費心了。茂則,替朕送送高帥。”

  高繼勳起身告退,張茂則扶著他走出大殿。

  趙禎開始問策:“若想十年平夏,諸位有何良策?”

  眾人互相看了看,最後把目光集中在了王德用的身上,打仗的事,文官不好貿然開口,還是先聽聽衙官的意見。

  王德用起身拱手道:“官家,臣以為,若要平定黨項,有兩策可行。”

  “其一:用‘屯守遊擊’之法。”

  “官家可下令邊帥,讓其在黨項境內州縣附近修建堡寨,同時派遣多支遊騎騷擾黨項糧道,為修建堡寨爭取時間。”

  “堡寨修成後,再派遊騎俘虜當地異族民眾,讓他們為大軍屯田,以此減輕糧草壓力。”

  “用俘虜屯田時,可挑選俘虜之中順從配合之人為監工,讓其監管異族勞作。同時告之以一年為期,凡耕作滿一年者,均可編戶齊民。”

  “當堡寨修建的足夠包圍一座州縣,便可將其城池侵而吞之,如此穩扎穩打,逐步蠶食黨項百姓和土地城池,花上十年時間,足以耗死黨項。”

  趙禎點了點頭,王德用的這個思路,可以簡單概括為‘尺進寸取’和‘堡寨包圍城池’。

  其將覆滅黨項這個大目標,分割成逐步蠶食黨項領土和百姓的小目標。

  一口一口,一步一步,直到完成最終目的,將黨項徹底吞並。

  這套戰術的前提是,持刀之人耗得起,耗得住,還要能抵禦對方的反擊,這才能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對方看著自己被一步步逼死而毫無辦法。

  趙禎問道:“殿帥的第二策是什麽?”

  王德用遲疑了片刻,拱手道:“臣的第二策比較粗糙,無非就是:大軍出境,雷霆掃滅。”

  趙禎抬手示意他坐下。

  王德用的第二策只有八個字,趙禎立刻心領神會,但這個策略在宋朝行不通,除非他有了成年子嗣後禦駕親征,否則把大軍派出去,分分鍾上演黃袍加身。

  晏殊起身拱手道:“官家,臣以為,黨項人少物少,其體量甚至不及陝西一路。征伐如此偏隅,何須舉國之力?只需集中陝西一路的全部物力,便足以耗死黨項。”

  “臣建議,在陝西路設‘行政事院’,統籌陝西路四司事權,精簡合並地方‘州縣’,集中一路之物力,征伐黨項,將戰爭的影響限制在一地之內。”

  晏殊從成本上考慮,以全國之力跟黨項耗自是毫無問題,但若能用更小的代價拚死黨項當然更好,因此他提出了‘集中事權辦大事’的策略。

  趙禎思考了起來:“若以晏殊的辦法,設‘行政事院’, 總理一路事權,為耗死黨項提供穩定的內政基礎,倒是不失為良策。”

  夏竦聞言開口道:“官家,我朝自開國以來,尚未有一路之權集中一人之身的先例。”

  “臣建議,若設‘行政事院’總一路政權,就應再設‘行樞密院’總一路軍權。”

  “軍政二柄不可系於一身,若促成地方集權自治,一旦成了氣候,恐怕藩鎮又會重啟,其危害遠遠大於一個黨項。”

  趙禎開口道:“陝西路已經設有‘經略安撫使’,若再設‘行樞密院’,恐怕有些疊床架屋、機構冗余了。”

  夏竦道:“經略安撫使乃主兵柄之‘帥臣’,若增加兵額後,大軍兵柄仍由經略使一人執掌,時日一久,恐其不遵中樞號令。”

  “臣建議官家設‘行樞密院’,分走的乃是帥臣‘調兵’之權,如此便可多一層限制,使其不至失控。”

  趙禎無語,心道:“說了半天,歸根結底還是在爭權,想讓人做事,又不敢放權,如此畏首畏尾,如何成事?”

  蔡齊起身道:“官家,臣以為唐末藩鎮的形成,乃是地方主官同時掌控‘軍權、財權和用人之權’,而今只要朝廷牢牢控制住地方‘用人之權’,並對地方‘財權’經手管理,藩鎮就不能成形。”

  “如今陝西路已經設有‘軍餉使’一職,專門節製軍隊所需錢糧物資,又有‘轉運使’一職,專門收取地方賦稅,此二者職權相近,卻各有缺陷。”

  “因此,臣建議,合並二使司,補全升格為‘陝西路行三司’,總領一路財用,以絕藩鎮之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