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璧雖號稱五六萬人,但這些人之中,大多為窳農叛仆,固不習戰,只能空耗糧餉,我身為督師,又豈能不知?”
何騰蛟搖了搖頭,之後卻又轉而說道:
“不過,我亦知曉張先璧,和胡一青、趙印選一樣,都是雲南人,其部張四海、王璽麾下有滇兵數千,號滇奇營,頗習戰事。
胡一青、趙印選麾下滇師勇敢樂戰,本來在江西就頗著聲名,如今到了衡山縣,我們已經親眼見識過他們麾下兵丁,知道了這些雲南兵果然名不虛傳。
張先璧的滇奇營,應當也可以與之媲美,若是先璧果真能夠隻率領滇奇營赴衡,便可與胡一青、趙印選部為我左膀右臂,如此衡州定然可守。
可惜先璧軍中濫竽充數之人過多,若是他真的全軍而來,竭盡衡州全府之力,恐怕都不能供給其糧餉,缺糧少餉,軍中生亂,反而不利防守。
但我們若是要求張先璧削減其部人數,把老弱病殘淘汰,隻留下精銳敢戰之士,先璧又定然不肯,而我們又沒有任何辦法去強迫他,唉……”
何督師的擔憂和煩惱,章曠如何能不知?
可他們兩人,雖然貴為督撫,但都是手無縛狗之力的文官,在如今這大廈將傾、危在旦夕的形勢之下,實在是無力對各地軍頭進行嚴格控制。
湖廣地區的各路軍頭,號稱荊湘十三鎮,林林總總加起來,兵丁大概至少在理論上可以達到百萬之眾,可對於這百萬大軍,何督師僅僅只有名義上的號令權而已。
當然,對於湖廣,有名義上的號令權,對於“恢復江豫楚蜀雲貴兩廣”的八省督師何騰蛟來說,已經很不錯了,畢竟,除了這半個“楚”之外,何督師對於其他七個省,可真就是一丁點影響力都沒有了。
而湖廣地區這所謂的荊湘十三鎮,當然並不是真的有十三鎮,十三只是個虛數,至於為什麽選這個虛數?
大概是不同於將十三視為不吉利的數字的許多西方地區,在大明以及周邊地區的歷史傳統文化中,十三這個數字似乎比較吉利,以至於一向頗受歡迎。
比如說東漢十三州、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十三太保、成吉思汗十三翼之戰、李如彘十三副鎧甲起兵……
言歸正傳,何督師麾下荊湘十三鎮之中的軍頭,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何騰蛟自左大帥軍中逃出,並且一路抵達長沙之時,便已經在三湘地區廝混的“本地將領”,如黃朝宣、張先璧、劉承胤、曹志建之流。
顯然,他們雖然名為“本地將領”,但他們四個之中,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湖南本地人,黃朝宣、張先璧是雲南人,劉承胤是南直隸人,曹志建是浙江人。
第二部分,則是由大順軍余部投靠而來的那些歸正將領,如郝永忠、王進才、李赤心、高必正、劉體仁、袁宗第、牛萬才等人。
其中,郝永忠、王進才因為和何騰蛟關系相對比較密切,其部現在就在衡、郴一帶,至少勉強還算在何督師眼皮子底下。
李赤心、高一功部則依然在巴東、夔州一帶的山區,一邊自閉,一邊舔舐荊州之戰給他們留下的沉痛傷口。
劉體仁在荊州戰役之後,率部跑到陝西老家,去支援當地反清鬥爭去了。
袁宗第、牛萬才則是在荊州戰役之後,率部前往湘西山區一帶,不知道在哪幹啥。
或許是在類似張家界這樣的風景區旅遊吧。
第三部分,則是由左良玉余部之中,不願意隨同左夢庚降清,而一路輾轉投奔過來的那些原左軍將領,如馬進忠、王允成、盧鼎、馬士秀、董英等。
馬進忠、王允成和製撫堵胤錫走的比較近,其之前駐扎常德,接到長沙的告急情報之後,便立即放棄常德前來支援,但走到半路得知長沙已經淪陷之後,他們也暫時與何督師失去聯系。
盧鼎率部駐守在衡州,馬士秀不久前早已經卒於寶慶苗峒,董英三月初七在瀏陽降清。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不願降清的左軍將士之中,相當大一部分有著農民軍背景。
畢竟,左良玉本部兵馬在崇禎十五年的朱仙鎮之戰中損失慘重,所幸崇禎十六年李自成襲殺羅汝才、賀一龍之後,許多農民軍將領心中不平,便投靠了左大帥,左大帥這才實力大增,正因為如此,左大帥八十萬大軍之中,本來就有頗多流寇出身之將領士卒,這大概也是左大帥部下沒有軍紀的重要原因吧。
總而言之,這三部分大軍頭,無論是哪一類,都是:聽何督師的話,是情分,不聽何督師的話,才是他們的本分。
像郝永忠、張先璧這類多少能夠不把何督師當空氣的,已經是足夠給何督師面子了, 可就算他們,若是何督師想要動他們的軍隊,比如整編或者裁減他們的軍隊,他們也一定會翻臉。
畢竟,何督師並沒有足夠忠誠可靠強大的直屬部隊,來鎮壓懲罰這些各路軍頭。
雖然,之前,大概是在隆武二年初忠貞營圍攻荊州失敗之後,何騰蛟和章曠,也痛定思痛,覺得北人不如用南人,用外鎮不如用親兵,與其以有用之金錢,養望敵還奔之響馬,不如養站得腳跟之南兵,與其以有限之金錢,養進止自如之外鎮,不如養可予奪、遣發惟命之親兵。
何騰蛟和章曠認識到了唯有建立強大的直屬部隊才可以自強,自強之後才可以彈壓響馬,駕馭外鎮,這才是壯威製勝,收復失地的有效辦法。
然後,何督師說做就做,派人分別從廣西、貴州等地招募兵將,很快就拚湊成了一支三萬多人的“督標”“撫標”親軍,其將領有吳承宗、姚友興、龍見明、覃裕春、滿大壯、胡躍龍、向登位等。
可惜何督師和章總督雖然有著一腔報國之熱情,選擇的方法也是頗為正確的,但他們的才能實在太過於有限,可謂既無知人之明,又無練兵之才。
於是,在之後隆武二年六月、九月與清軍的交戰中,何督師的督標、撫標親軍都表現的很差勁,屢屢對上少量清軍,都被打的大敗而歸。
現在這永歷元年,孔有德大舉南侵,何督師、章總督的督標、撫標親軍,更是可以說幾乎被徹底殲滅。
如此慘痛至極的現實,如何不讓何騰蛟、章曠感到心如刀絞、灰心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