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他們的那些手下也會造反啊!”
唐玄宗有些無奈的說道。
“反正他們遲早要造反,為什麽不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我看了你那個時候的史書,李林甫多少還有點本事,那個楊國忠就是個純純的廢物,你就讓楊國忠派人動手。”
“他得手之後,把責任都推給他,把他也給殺了,一舉兩得。”
“另外不要重新那些太監,高仙芝就是你聽信了他們的讒言給殺的。”
“簡直氣死我了,有好的大將你不知道使用,你懂打仗麽,要是不懂讓懂的人乾。”
“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李嗣業、李光弼、仆固懷恩、郭子儀,這些都是名將,你可以把他們安置在安祿山和那個史思明的周圍,殺了二人之後,若是他們部下敢有異動,直接調兵平叛,多簡單的事。”
一開始李世民還是心平氣和的跟他說,可是越聊越覺得李隆基這小子腦子有問題。
你顧慮那麽多幹什麽,再糟能糟到哪裡去?
“隆基知道了,太宗陛下,您既然比隆基多知道一些事情,有沒有什麽好東西能給隆基?”
“今天上仙除了告訴隆基安祿山等為何造反,還給隆基介紹了一種名為佔城稻的優良水稻。”
李隆基還是很聰明的,不再找罵,轉而開始請求支援。
“先說說佔城稻是什麽?”
李世民沒有回答他,反而詢問起了佔城稻的事情。
李隆基便把佔城稻的優點都說了出來。
“好東西啊,有了佔城稻,朕便可以開發江南廣大地區了。”
“上仙給了朕治療瘴氣的藥方,對了還有預防天花的藥方。”
“朕整理一番之後,就發給你,既然你那個時代人口那麽多,那就好好開發江南。”
“大力推廣佔城稻,如此一來朝廷的稅收會增多不說,還能以土地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軍隊。”
“對了節度使制度可不是什麽好制度,我大唐就亡於節度使。”
“安史之亂之後,朝廷給了節度使更多的權利,軍事、政治、財政大權全都下放。”
“到了後期,朝廷的兵力甚至不如一些大的節度使。”
“除了兩藥方之外,上仙還給了朕一種新式的兵器,威力十分巨大,你可以召集工匠仿製一番。”
李世民給李隆基提了個醒,接著又說了火器的事情。
“多謝太宗陛下,隆基這就著手準備。”
此時的李隆基雖然六十七歲了,可沒有一個皇帝願意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利。
李隆基自然也不例外,聽了李世民一番話之後,他也想開了。
反正安祿山、史思明要造反,就像太宗說的,一面調集大將和一些部隊做準備,接著就乾掉二人。
若是兩人的部下造反,正好可以借此機會,乾掉他們。
說起來正好有人彈劾韓休琳,可以讓高仙芝擔任河東節度使。
若是他在河東,多少也能製約一番安祿山。
想到這裡,李隆基開始琢磨如何操作。
唐朝太宗位面。
李世民也不知道李隆基能做的怎麽樣,不過他操心也沒有用,還是先管好自己這方世界。
佔城稻,是個好東西啊。
他立刻讓人送信給嶺南道,詢問交州都督府轄區內,是否有高產的水稻作物,若是沒有,便想林邑國詢問。
沒錯,唐朝時期越南北部屬於大唐地界。
這就不得不提楊廣的,正是在他的治下,打下來的越南北部。
至於原因,根據史書記載,當時天下太平,有人跟楊廣說林邑此地有奇珍異寶。
閑著閑著也是,於是乎楊廣派人去攻打林邑,打下來之後,在北方設立了林邑郡。
既然這個越南,在我大唐就是唐朝的領土,為何直到後來的宋朝才引進了佔城稻呢?
下面的官員失職啊。
李世民自我檢討的一番,隨即便召集長孫無忌等人來。
“這都是臣等的責任。”
聽李世民說了佔城稻的好處,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紛紛告罪。
他們身為宰相,連國內有這樣的優良水稻都不知道,心裡都很慚愧。
“此事倒也怪不得你們,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想來也沒有想這些事情。”
“不過這件事情給朕提了個醒,你們擬道聖旨,要各地將當地的一些特產作物,都報上來了。”
“以免有類似佔城稻這種優良作物蒙塵。”
李世民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隨即吩咐道。
“臣等遵旨!”
幾人同時答道。
“有了治療瘴氣的方子,再引進佔城稻,江南地區便可以好好的開發。”
“若是開發見成效,可以將觀眾的百姓遷居一部分到江南。”
“還有那交州之地,本就雨水多,適合種植水稻,此地千萬不能丟。 ”
“待南方人口增多,可以將交州以南的國土,由朝廷直接掌控。”
“到那個時候,我大唐要戰馬有戰馬,要糧食有糧食。”
“為何非要等幾百年後的人大航海,咱們也可以進行大航海。”
李世民現在是信心滿滿。
自從看了蒙古人的地盤之後,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超越他們。
北方蠻夷部落,居然也敢稱黃金家族?
我堂堂天可汗,為何不能是黃金家族?
這並不是李世民自大,實在是這個時期大唐人才濟濟,將領們不滅個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名將。
對於遊牧民族,現在的李世民十分看不起,剛登基的時候,被他們訛詐了一次。
他對此事耿耿於懷,國內局勢稍稍安定之後,他立刻派李靖辦挺了突厥。
“臣等一定盡心輔佐陛下,使我大唐萬萬年!”
長孫無忌等人齊聲說道。
“哈哈哈,萬萬年有點過了,我大唐能有周朝八百年氣運,朕就心滿意足了。”
李世民心中受用,卻笑著擺了擺手。
若是大唐真有八百年的氣運,別說五代十國,宋遼金蒙古,就連朱元璋都沒有事了。
八百年之後,可是朱瞻基當政的時期。
他這話一出,三人又是一陣吹捧。
李世民心中更加高興,不召見魏征看來是對的,這家夥在的話,肯定會潑冷水。
哪怕知道三人是在拍馬屁,可李世民還是開心。
人都是這樣,沒有人不喜歡別人的誇讚、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