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李自成:重整河山複大順》第5章 增設3都院
  乾!你是這個意思你早說嘛,嚇了老子這一大跳!李自成暗暗松了一口氣,恨不得跑過去親張凌一口。

  這些話正是他要說的,只不過他不能像張凌說得那麽好罷了,他還真是有福,竟然遇到了這麽懂事又這麽會說話的臣子。

  李自成抑製著自己的激動,板著臉問道:“許文耀,你還要反對設立都判院嗎?”

  他滿心以為,張凌把道理掰開了揉碎了都講清楚了,許文耀不會再堅持己見,不想許文耀卻把脖子一梗,固執道:“自古獄訟清明與否,皆在官員是否公正廉潔,是否執法不阿,豈在臬司歸哪個衙門管轄?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設若官員徇私枉法、貪贓賣放,就算臬司自成系統,又有何益?為政之道,以安而不擾為本。與其另立都判獄訟院,徒為攘擾,莫若狠抓吏治、嚴懲貪瀆來得切實。”

  這話貌似有理,實則不通,李自成笑道:“既然如此,那麽都察院和都諫院也都不必另立,統統劃歸都知院下轄好了;度支也不必錢帳分開,只要狠抓吏治、嚴懲貪瀆,讓同一個人既管出納又管記帳也無不可。”

  這本是互相監督,以防徇私舞弊的常規操作,許文耀卻亢首說道:“陛下此語,乃是以人性為惡的荀子儒,並非儒家正統!”

  眾人聞言,無不大驚失色,誰都沒想到許文耀竟然把這件事上升到了道統的高度,迂腐固然是太迂腐了,但也著實不好辯駁,不由得都替皇帝捏了一把汗。

  李自成的本意是推進司法獨立,卻忽略了這其中暗含著性惡論的邏輯前提,而在這個時代,性惡論不合於《四書》之義,如同洪水猛獸,不管內心認同與否,也不管實際操作如何,都不能宣之於口,否則將失去道義上的正當性。

  他急忙洗白道:“非也非也,這乃是聖人的恕道!人有賢愚不肖,豈能皆是君子?何況還性相近,習相遠呢?縱然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教無類,可是古往今來那麽多貪官汙吏,卻又哪個不是讀著聖賢書長大的?《詩》雲:‘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與其相信人人都是君子,都能不忘初心,何如從根本上就不給人作奸犯科的機會?《孟子》曰:‘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朕不想罔民,所行的是聖人的恕道。”

  眾臣暗暗點頭,覺得皇帝的學問似乎精進了,這番說法引經據典,鞭辟入裡,頗有說服力。

  許文耀也沒料到皇帝會這樣說,細思之下也覺得不無道理,倒也坦蕩,躬身說道:“陛下寬恕為懷,力戒罔民,為臣欽敬。是臣一時糊塗,沒把事情想明白,誤會了陛下的仁德,請陛下恕罪。”

  李自成暗道好險,想要趁熱打鐵,趕快把事情搞定,卻又聽顧君恩奏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請陛下明示。”

  “何事不明?”李自成又緊張起來。

  “陛下既然成立了都判獄訟院,接管了刑部的職責,那麽刑部是否應當裁撤?”

  呼——,李自成長舒了一口氣,放下心來,擺手說道:“不必。民訟為自訴,民不舉,官不究;刑獄為官訴(公訴),民舉不舉,官都得究。都判院只有審判權,偵查拘捕都要刑部去做,而且治安也要刑部去管,刑部不能撤銷。”

  得,堂堂刑部成了徹頭徹尾的巡捕房!顧君恩腹誹著,恭敬答道:“臣遵旨。”

  **********

  次日,大順永昌皇帝李自成再次以監國李自敬的名義頒旨。

  詔命設立都判獄訟院,以正一品都判獄訟使為主官,以從一品同判獄訟使、正二品參判獄訟使為佐貳官,下級機構分立到縣,設各級審判使,主管全國民事和刑事案件的審理和判決,各級審判使獨立司法,不受任何部門和個人,包括本院上官的干涉和製約。

  詔命設立都察群僚院,以正二品都察群僚使為主官,以從二品同察群僚使、正三品參察群僚使為佐貳官,下設各級監察使若乾,監察朝中及地方各級官員,可風聞奏事;各級監察使具有完全自主的監察權,諫章劾奏不受任何部門和個人,包括本院上官的干涉和製約。

  詔命設立都諫諸事院,以正三品都諫諸事使為主官,以從三品同諫諸事使、正四品參諫諸事使為佐貳官,下設各級諫議使若乾,負責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凡有章疏製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附署;諫議使具有完全自主的諫議權,諫章動議不受任何部門和個人,包括本院上官的干涉和製約。

  詔命改刑部為警部,免除其獄訟審判權,僅保留偵查拘捕的權力,另授以治安管理處罰權,仍隸屬於都知政務院,各藩司衙門的壯班、捕班、快班改隸警部及各地警署,原刑部及各地臬司衙門負責獄訟審理的部分改隸都判獄訟院。

  詔命大理寺職責改為審核警部偵查的案件;決定是否逮捕、起訴;提起官訴,支持官訴;對都判院的刑事判決提起抗訴。

  製命原刑部侍郎鄧岩忠為參判獄訟使,權署都判獄訟院事;原揚武州州判張凌為參察群僚使,權署都察群僚院事;原真定府司理許文耀為參諫諸事使,權署都諫諸事院事;原刑部從事孫以敬為大理寺少卿,權署大理寺事。

  製命原濟南府同知呂升為警部侍郎,權署警部事;原荊州府府尹張虞機升為工部侍郎,權署工部事。

  製命原京兆府府尹嵇筠為湖北布政使,籌組湖北布政使司。

  製命原蒲州牧劉修道、原襄陽令楊士科等十三人為茶陵州、長沙縣等州縣州牧、縣令。

  敕命警部從速查清牛金星罪狀,交大理寺提起官訴,都判院快審快判快結;其他官員牽涉其中的,除謀反、謀大逆、謀叛者外,一律不予追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