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扶風大紀》孝凌帝本紀.其1
  扶風孝凌帝(2726~2778)

  孝凌帝在位二十七載

  孝凌元年,自衍亂政以來,朝綱紊亂,法紀廢弛,刑罰不公,訴訟繁苛。今衍雖除,然帝剛愎自用,恣意妄為,廢黜賢能,任用奸佞,朝野上下,皆結黨營私,貪汙腐化,以致國庫空虛。地方官吏,盤剝百姓,以充私囊,草菅人命,民敢怒而不敢言。

  孝凌二年,帝橫征暴斂,大興土木,建宮室,修園林,鑿河渠,天下民夫,疲於奔命,怨聲載道。

  孝凌三年,帝廣置后宮,日夜淫樂,歌舞升平,或有忠良勸諫,皆以貶謫,朝中百官遂不複言。

  孝凌四年,災異頻仍,旱澇交替,五谷不登,餓殍遍野。時西域動蕩,武備松弛,逆賊①王懿,舉兵反叛,攻入碎葉,肆意劫掠。帝聞之,大怒,乃使②楊勳領軍五萬討之。勳雖居高位,然不諳兵事,至碎葉城外,見城防堅固,心生膽怯,遂令築壘圍城。懿驍勇善戰,反覆突擊,勳屢挫敗,士卒傷殘甚重。逾二月,懿以糧盡,詐降,勳大悅,領軍入城,遂受伏擊,大敗,僅以身免,狼狽歸營。經此一敗,勳心膽俱裂,日夜涕泣,不複言戰,懿遂出擊,四面圍攻。未幾,營壘自破,勳為生擒,懿乃斬之,傳首京師,朝野震動。

  孝凌五年,懿稱帝,立都碎葉,建國大墨,西域之地,盡數淪陷。帝欲除之,數以討伐,皆敗,遂無可奈何,益縱情聲色,夜夜笙歌。

  孝凌六年,中北元首以大墨叛亂,遷國聯首府於③洛聖都,領盟主,帝準。

  孝凌八年,吳王雖卒,其長子④堅流亡奈良國,至敦賀,剃發為僧,隱於寺廟,遂免於一死。數載之余,堅懷恨負辱,夙夜匪懈,欲雪父仇。時⑤英任新吳王,堅聞其乃父之至交,乃具以書疏,備陳蒙難之故。英既明真相,遂密令使者渡海,赴日以迎之,至建鄴,英欲禪位,堅三辭乃就,於是布告天下:“昔晉王者,陰險狡詐,非有天命,亦無仁德,然背信棄義,謀害太子,行篡弑之事,天地所不容也。其既登大寶,不施仁義,濫用刑罰,荒淫無度,任用奸佞,殘害忠良,致朝綱紊亂,民生凋敝,孤每念及此,痛心疾首,夜不能寐。今遂召忠義之士,承天道,順民意,攘除奸凶,匡扶正室,再興⑥神順之隆治!”未幾,天下響應。燕、趙、齊、魏、宋、楚,吳,皆以自立,是為“孝凌七王之亂”。

  ①王懿:甘肅蘭州人,玄德二十九年(公元2747年)考取進士,入朝為官,因不願與孫衍一黨同流合汙而被打壓,流放至外西域。孝凌四年(公元2755年),災害頻繁,民不聊生,邊武松弛,王懿趁機鼓動當地百姓反抗,組建起義軍,聲勢浩大,攻佔了不少城池。

  ②楊勳:河北邯鄲人,善於察言觀色,多次諂媚,得到孫衍一路提拔。然而其本身並無學識才乾,生性貪婪,經常收受官員賄賂。

  ③洛聖都:今美國洛杉磯。中北帝國西部重要城市。

  ④堅:華堅,華維長子。華翊(孝凌帝)設慶功宴時,曾勸阻父親前去,父親被毒害後,為躲避追捕,流亡日本。

  ⑤英:華英,玄德帝第九子。生性開朗,樂於助人,與所有兄弟姐妹都建立了良好的關系,華翊病重臥榻之時,無人前去探望,只有華英親自登門拜訪,日夜照料,華翊因此感激不盡。華維被毒害後,被華翊封為吳王。

  ⑥神順之隆治:太神武元祖、乾文帝、順明帝當政時期,國家昌盛,百姓富足,被後世稱為“神順盛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