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帝國之虎視天下》第65章見2叔
  但是宣德皇帝登基以後,這種情況就徹底的改了。

  首先是燒埋銀子,按照宣德皇帝的說法就是撫恤銀子,可是不管是官還是兵,還是喜歡稱呼為燒埋銀子。

  這個燒埋銀子就直接提升到了三倍,大明一個家庭一年花費十兩銀子來算,這些還足夠花個一年多了,甚至於更多。

  還有就是民族英雄紀念祠堂。

  宣德皇帝可是說過了,大明不滅,民族英雄紀念祠堂裡的香火就不會滅。

  漢人最怕的是什麽?

  最怕的還不是死後沒了香火血食?

  哪怕是個平常百姓家,若是只有女兒而沒有兒子,那別人一說起來就是絕了後了。

  所謂的絕後,就是沒有人再延續香火骨血了。

  而有了民族英雄紀念祠堂,就算是骨血斷了,香火卻不會斷。

  如果單憑這兩點,其實還可以接受。

  真正大頭的,其實還是在於後面的內容。

  比如說免賦,免稅,免徭役。

  總之,只要家裡有人是為國戰死的,除了撫恤銀子,民族英雄紀念祠堂的香火,還可以免除賦稅和徭役。

  這個才是真正的大頭,大明讀書人就是依靠著免稅,才有這麽多人喜歡把自己名下的田畝掛在讀書人那裡,享受免稅的待遇。

  而且讀書人最低也得是取得了秀才功名的讀書人才行。

  就連童生都不行。

  所以這會出現了投獻這麽奇葩的玩意。

  如今這些讀書人特有的特權,為國犧牲也能得到,那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宣德皇帝說道:“小福貴,走了,我們去二叔家,朕的二叔終於可以出去了。”

  小福貴一臉疑惑不明白宣德皇帝這話是什麽意思?

  不過還是跟在宣德皇帝身後出宮,一行人坐著馬車快速朝著朱高煦府邸前進。

  馬車一路行駛停在朱高煦府邸門前,門口站崗的錦衣衛見到宣德皇帝從馬上下來,連忙下跪行禮,說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宣德皇帝揮了揮手說道:“起來吧!快步走了進去!”

  府邸內眾下人看見宣德皇帝後,無不下跪行禮,說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宣德皇帝來到一個丫鬟面前說道:“朕的二叔在哪裡?”

  這名丫鬟說道:“回皇上,高煦在中院院子裡。”

  宣德皇帝隨及朝著中院走了過去,此刻的高煦還不知道宣德皇帝已經來了,還在涼亭裡,悠閑自在得喂著池塘裡的魚。

  宣德皇帝一走進院子裡就看見涼亭裡的朱高煦,便走了過去,宣德皇帝道:“二叔,今個兒這麽悠閑啊!看來二叔胖了不少啊!”

  朱高煦聽到這熟悉的聲音,轉過了頭便看見宣德皇帝向著涼亭走了過來。

  待宣德皇帝走到了二叔朱面前時,朱高煦這才回過神來,下跪行禮說道:“罪臣!朱高煦叩見皇上!”

  宣德皇帝把二叔朱高煦攙扶起來,說道:“二叔咱們都是一家人說這話,見外了。坐下來聊!”

  朱高煦內心道:“一家人呵呵!你跟明成祖朱棣有的一拚!”

  倆人坐在涼亭石椅子上,宣德皇帝一臉笑容地看著對面的二叔朱高煦,二叔朱高煦被宣德皇帝看著頭皮發麻,內心道:“難不成,這小子忍不住要對我下手了。”

  朱高煦,試探性說道:“皇上,不知你過來找到罪臣有何事?”

  宣德皇帝便示意小福貴把王振,陸萬朝倆人發現新島嶼之事情說了出來,二叔朱高煦聽著小福貴講完後,還是一臉茫然不知所以然!

  不明白宣德皇帝讓小福貴說這話給自己聽是什麽意思?

  想表達什麽?

  宣德皇帝看見對面的二叔朱高煦還是一臉茫然的樣子。

  理解不了自己話中的意思,便出聲挑明了話說道:“二叔,朕打算讓你和三叔招兵買馬,帶著自己的士兵將領一起去到這新島嶼上面,開疆擴土去。”

  打下來多少的土地,那都是二叔和三叔的蕃國范圍,朕絕對不過問。

  二叔朱高煦聽到這話後,整個人都陷入震驚之中嘴巴微微張開,久久不能回過神來,呆呆的看著宣德皇帝。

  二叔朱高煦內心道:“難不成這小子兒在試探我,耍我玩?”

  宣德皇帝內心表示這是真的,誰讓老祖宗朱元璋分封你們這些蕃王,藩王可都是有兵有將的,塞王一說,可不是開玩笑的。

  朱元璋為了保住帝位,謀取“皇帝的至高無上”,他采用了“藩王拱衛”這一策略。

  然而,藩王尾大不掉後,孫兒朱允炆削藩得罪了藩王利益。

  自此“皇權大分裂”!

  其實在朱元璋快死亡的那段時間內就意識到了,藩王勢力過大的問題。

  在生前就默許了“削藩“的政策,談遷的《國榷》中也說朱元璋特別提醒朱允炆“燕王不可不慮”,並在遺詔中提出:“諸王臨國中,無得至京。”

  王國所在,文武吏士聽朝廷節製,惟護衛軍聽王。“

  明太祖的戰略是:“藩王拱衛皇帝共享皇權”出發點是好的。

  朱元璋選擇了皇帝+藩王這種形式分享了

  “皇權“,共同掌控文武大臣。

  由此,他對於藩王的權力,特別是實權進行了政治上的安排。

  藩王(親王)的權力很大,在經濟上俸祿

  高達萬石,軍事上”(親王)得護衛甲士,

  少者三千余人,多者至萬九千人。“

  例如朱權“統塞上九十城,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

  可惜的是建文帝削藩不夠恨,不像是朱元璋那樣給力,為了孫子把功臣都殺了。

  朱元璋害怕自己死後,孫子朱允炆掌控不了朝堂上諸位文臣武將這才不得不把屠刀伸向了胡惟庸和淮西將領以及劉伯溫等人。

  製造了明初四大案,為孫子掃清障礙。

  可是明太祖朱元璋想不到的是自己死後,兒子把侄子的皇位給搶了。

  建文帝當時的手下打敗朱棣的幾率更大些,主要還是削藩、平藩過程不夠狠。

  朱棣建立政權後,那可不一樣,侄子削藩,他這個叔叔也照樣。

  但是朱棣削藩那可是一點情面都不給、刀刀見血直插藩王們的心臟。

  剩下來的這些藩王,被朱棣搞的欲仙欲死的,隻得把兵權交出去,被當成豬來養著。

  這些藩王被當成了豬來養,除了侵佔民田,挖大明國庫的牆角,其他的屁事兒都乾不了。

  這些藩王們又不能當官,也不能領兵,藩王們乾脆就專注於造後代,結果就是時間一長,藩王們人數越來越多,導致大明國庫很大一部分的白銀都用來養豬了。

  當然,這些藩王們內心也明白這是怎麽一回事兒,其中也有不想當一輩子豬的人,可是又不敢直說,否則會不會被皇帝認為自己也想學一學朱棣,來一場靖難造反?

  眼見二叔朱高煦眼裡充滿了不相信之色,顯然是不相信自己剛才說的話,宣德皇帝道:“明太祖立下藩王制度,原本是想要諸藩拱衛朝廷。”

  眼下發現了新島嶼,倘若叔叔們願意,朕願為叔叔們置換封地。

  當然二叔,你想想,當初二叔你這些個兵馬將領,朕可是一個人都沒有殺死,全部命人關押起來的。

  這麽多人關押進監獄,看守壓力確實是很大,朕幹嘛不省力一點,直接全部殺死反而要關押起來,還不是留著這些人給二叔開疆擴土之用嘛!

  新島嶼又是遠離大明之地方,路途遙遠還要坐船才能抵達,統治成本高,那朕乾脆給二叔,三叔好了。

  就像是蒙元那些欽察、察合台、窩闊台和伊利四大汗國,他們是元朝的宗藩屬國,元朝則是其宗主國這樣,二叔,你覺得怎麽樣?

  二叔朱高煦內心欣喜道:“還真有這種好事兒?

  你小子早說啊,你早說,本王不就不起兵造反了嗎?

  早就乖乖的等待你的命令,把家財散盡去募兵了!

  那還有後面這麽多的事情,還要被你小子關押在這小小的府邸內,做個養老之人。

  對於大明各地方藩王們來說,在封國內除了造後代之外,其他的什麽都不能乾,早就膩歪了。

  如果真有了坐北朝南,稱孤道寡的機會,誰又能真正地做到心如止水?

  二叔朱高煦當及就站起來,對著宣德皇帝下跪連連磕頭,大聲說道:“罪臣,謝過皇上聖恩!”

  宣德皇帝笑了笑,說道:“二叔,起來吧!朕還有話沒有說完呢!”

  二叔朱高煦聽到後,這才按耐住心裡的激動之情,半屁股坐在石頭椅子上,聽著宣德皇帝後面的話。

  二叔朱高煦剛剛磕頭是真的用力啊!

  額頭上都流血了。

  宣德皇帝接著對二叔朱高煦道:“只是有幾點,朕要先把話說在前頭,免得以後叔叔們再來怪朕。”

  二叔朱高煦哪裡還會來怪宣德皇帝,當即說道:“請皇上示下!”

  反正自己都這樣了,還能糟糕都哪裡去。

  宣德皇帝道:“這新的封地必然是海外新島嶼,叔叔們可以隨意自己挑選在哪裡。至於大明國內的封地麽,自然是要收回國有的。二叔可有異議?”

  當然二叔朱高煦現在根本就沒有封地,宣德皇帝這一番話是說給其他有封地的藩王聽的,準確來說是宣德皇帝三叔趙王朱高燧。

  朱高煦早就不想繼續被關押在府邸裡面了,至於老三也想自己當老板,老三國內的封地,收回就收回好了,反正自己是沒有的,當即拜道:“罪臣,願意替老三答應下來置換封地!”

  宣德皇帝又說道:“各位叔叔們的封地內的百姓,包括大明各地的百姓,只要叔叔們能養的起,就盡管招募,一起帶過去。”

  只是朝廷不會強製百姓跟著叔叔們去新的土地。

  至於怎麽說動百姓,跟著去那就是叔叔們自己的事情了。

  可有異議?

  朱高煦道:“罪臣無異議!”

  內心道:“招募人手算什麽大事!有多少人能忍得住開國之功的誘惑?”

  再說了,不就是偏遠苦寒的封地麽?

  實在不行就拿錢砸,總會有人願意去。

  如果其他的藩王知道了,肯定心思也活絡開來錢,藩王可是都不缺的。

  國內封地再好,自己也不過是被圈養的豬,如果換了封地,自己稱孤道寡當老板,這不美滋滋?

  宣德皇帝卻是不管二叔朱高煦內心有什麽活動,接著說道:“到時,二叔和三叔封國之內的一切制度,皆由你們自己一言決之,朝廷絕不插手。”

  只是這封國內文武百官以及將士,也需要你們自己想辦法,朝廷不會派出文武百官給你們。

  當然,二叔三叔你們若是能對外開疆拓土,打下來多大的地盤兒,也全歸你們的封國所有,如何?”

  二叔朱高煦內心道,你丫的不派人更好,派了我才會睡不著覺呢。

  至於打下來的地盤兒,你要老子也不給你!當即便說道:“皇上, 罪臣無異議!”

  宣德皇帝笑道:“好!既然如此,便暫時定下來了?等過年了,咱們倆人與三叔,我們三人再好好商議。”

  “朕再通知其他蕃王進京都召開一個家宴,在宴會上公布二叔三叔移封事情!”

  想了想,又說道:“我們都是一家人,朕總不能厚此薄彼。

  二叔和三叔你們倆人是第一批移封的蕃王,給其他蕃王開個好兆頭,其他蕃王也安心,也依二叔三叔一樣,進行移封。”

  咱們一家人關起門窗來說亮話,就得把話兒說透了才是。

  太祖皇帝是什麽出身?

  誰不知道的!

  歷史上漢晉等朝代,分封封國,下場是什麽樣子的?

  宣德皇帝道:“朕也不是薄情寡義的昏君。朕剛才已經說了,關起門來,咱們自家人說話。”

  二叔你心裡也要有個數。

  年後,朕會讓戶部去三叔封地哪裡丈量田產。

  凡是有侵奪百姓的田地,一律給朕還回去!

  也別想著瞞報轉移什麽的,朕今天跟二叔說這些,就是錦衣衛已經都摸清楚了才說的!

  朱高煦內心呵呵了。

  面上還是要恭恭敬敬地聽著宣德皇帝講話:“當然,叔叔們到了我大明之外,願意怎麽折騰那些不是大明百姓的蠻子們就怎麽折騰,叔叔們收拾不了,可以回來大明叫支援,國內再派出軍隊去平叛就是了。”

  二叔朱高煦已經是大喜起來了,看起來這小子是沒有騙人了。

  換換換,這回封國一定要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