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帝國之虎視天下》第33章早做準備
  小福貴示意下面的小太監去拿禦史李濬手中舉著的信件,小太監收到小福貴的示意後,走了過去。

  禦史唐明源見到小太監過來,便遞過去手中的信件,小太監拿起禦史李濬的信件,仔細的檢查了一般,沒有發現什麽問題後,這才走了回去。

  規規矩矩的遞過去給小福貴,小福貴又拿著信件簡單檢查一下後,這才遞給宣德皇帝查看。

  唐明源說道:“啟稟皇上,臣的好友禦史李濬在山東樂安州在家守孝,發現漢王朱高煦謀反之事,寫在信件中,命下人改名換姓,由小路趕往北京轉交到臣手中,讓臣告變!”

  宣德皇帝拿起信件,看了起來,信中大概的意思是漢王朱高煦暗中招兵買馬,私自製作鎧甲刀劍等,意圖謀反!

  漢王朱高煦要謀反,肯定不會光明正大的來,只能等待準備好了才起事。

  況且漢王高煦謀反,肯定會拉攏官員。

  朝堂上其他文武百官肯定也收到了拉攏信件,只不過沒人站出來說而已。

  殿中文武百官還在小聲的議論著!

  小福貴見狀,高聲宣道:“肅靜!”

  祠堂上的文武百官,這才閉嘴,一個個的臉上流露出神色不一的表情。

  宣德皇帝見狀,便說道:“既然如此,朕就派人去確定一般!退朝!”

  說完,不等祠堂上文武百官反應過來,就走了出去。

  宣德皇帝回到禦書房坐著,對著小福貴說道:“去東廠裡找一個不怕死的,去山東樂安問一問朕的便宜二叔漢王,到底要幹嘛!”

  “還有把英國公張輔,“三楊”,蹇義,金幼孜,夏原吉等人叫來朕的禦書房。”

  小福貴答應一聲,出去叫人了。

  此時的朝堂上,見到宣德皇帝離開的眾文武百官們,紛紛大著膽子討論著。

  文官這邊,三品官員都包圍內閣首輔楊士奇等人詢問著。

  武官這邊,就不同了,一個個武將都嚷嚷著要出兵平判漢王高煦謀反,一個個的都包圍著英國公張輔身邊,賣力著推銷著自己。

  實在是朝堂上的武將們沒有什麽軍功可撈的,現在好不容易出現了機會,還不抓住時機那不是廢了嗎。

  英國公張輔被幾個伯侯吵的腦殼痛。

  幸好這時小福貴帶著太監趕到,對著吵吵嚷嚷的文武百官怒斥起來,這才壓下吵吵嚷嚷的聲音。

  小福貴見到眾文武百官安靜下來。

  這才出聲說道:“英國公,“三楊”閣老以及夏原吉,金幼孜,蹇義等閣老,皇上,叫而等去禦書房有事相商!”

  早已經被眾人問的腦殼痛的七人,見到小福貴叫自己,內心松了一口氣,趕緊出聲應諾,跟著小福貴去面見宣德皇帝。

  小福貴在走前,還怒斥朝堂上文武百官不要大聲喧嘩,趕緊散開回去處理日常政務。

  英國公張輔等七人跟著小福貴來到禦書房,七人對著宣德皇帝行了一禮。

  宣德皇帝揮了揮手,示意七人各自找個位置坐下來說。

  宣德皇帝道:“各位愛卿,朝堂上禦史唐明源拿給朕看的信件,內容是朕的便宜二叔漢王要準備造反了。”

  各位愛卿,朕接下來該怎麽走?

  誰來說一說!

  英國公張輔率先出聲說道:“皇上,現在要立即整頓京都兵馬,命令北直隸各衛所兵馬進入警戒狀態!”

  發現什麽風吹草動立即警戒並且前往探查,派出人手封鎖消息,防止漢王朱高煦提前收到消息起兵謀反。

  還有呢?

  內閣首輔楊士奇道:“皇上,既然漢王高煦遲早要謀反,皇上要早點準備好聖旨,宣告漢王高煦其之罪,告天地宗廟社稷山川百神,然後平判。”

  不錯,那到時候就派英國公張輔前去平判好了。

  英國公張輔道:“皇上,請放心臣觀漢王朱高煦驕傲但其沒有計謀,對外猖狂卻內心害怕,現在其所擁有的也都是不能戰鬥的兵馬。”

  “臣願意帶領兩萬部隊,前往山東樂安州擒拿賊首獻給陛下。”

  楊榮聞聽此言趕緊出聲說道:“皇上,這樣不妥。皇上你難道不記得李景隆的故事了麽?”

  宣德皇帝沉默不語,轉頭看向夏元吉。

  夏元吉亦稱:“往事可以借鑒,此事不可失策啊。皇上!”

  夏原吉又道:“皇上,臣觀漢王朱高煦有勇謀略不足,是無能之輩比不過皇上!”

  皇上,如果要平判,一定要禦駕親征,不可馬虎大意。

  況且兵貴於神速,應當卷甲韜戈前往,一鼓作氣平定,這就是先聲有奪人之心。

  如果命將領出征,恐怕不濟。

  宣德皇帝同意的點了點頭,閣老楊榮等人這才松了一口氣,雖然讓英國公張輔率領兵馬前去平判沒問題。

  但是就是害怕萬一出現什麽意外,那樂子可就大了。

  宣德皇帝說道:“各位愛卿,那就商量一下怎麽平判和隨行將軍人選的問題了。”

  閣老楊榮說道:“啟奏皇上,應命南直隸指揮使黃謙,防守淮安!防止漢王朱高煦率領兵馬南逃,並令指揮使芮勳擔任居庸關守將守住居庸關。”

  同時,還要命令定國公徐永昌、彭城伯張昶守護皇城;安鄉侯張安、廣寧伯劉瑞、忻城伯張榮、建平伯高遠守京師。

  命令豐城伯李賢、侍郎郭璡、郭敬、李昶督軍餉;鄭王朱瞻埈、襄王朱瞻墡留守北京。

  廣平侯袁容、武安侯鄭京、都督張升、山雲,閣老黃淮、黃福、李友直協守。

  臣與蹇義、楊士奇、夏原吉、楊土奇、吳中、刑部尚書胡濙、吏部尚書張本、通政使顧佐隨行;陽武侯薛祿、清平伯吳成為先鋒。

  命戶部秘密準備三天的乾糧,雖然從京都出發到山東樂安州,急行軍的話騎兵一天就可以到達。

  不過依臣看,皇上還是讓軍隊帶上三天的乾糧穩妥點。

  宣德皇帝聽到楊榮的安排,內心楠楠道:“對付朕的便宜二叔,要不要搞這麽大的陣仗,這怕不是出動了大明三分之一的底蘊了吧!”

  “怪不得歷史上大明“戰神”朱祁鎮禦駕親征打草原上蠻子要帶著這麽多馬仔出征,敢情是從自己這裡開始的。

  在“土木堡之變”後,導致大明底蘊損失了八成,原來是學其父宣德皇帝對付漢王朱高煦謀反的招數啊!”

  只可惜同人不同命,宣德皇帝率領著眾多馬仔,輕輕松松的就懟死了便宜二叔漢王朱高煦的起兵謀反。

  而大明“戰神”朱祁鎮,卻是聽信豪無軍事經驗可言的死太監王振的話,導致跟著出來的大明那一大幫馬仔全軍覆沒,沒幾個將軍從土木堡之變中活著回來。

  縱觀華夏上下歷史5000年來,沒有那個皇帝用一次親征,一次性坑死這麽多士兵和將軍的。

  自古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大明“戰神”朱祁鎮高居榜首,地位是那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這種,撼動都撼動不了。

  第二位才是隋煬帝楊廣三征討高句麗帶著一百多萬兵馬去,最少損失三十多萬人。

  第三位就是李景隆的白溝河之戰,李景隆第一次臨陣脫逃了。

  把五十萬官軍拱手讓給了北軍,就是現在明成祖朱棣那一方。

  而建文皇帝這貨是不是當時腦袋抽了,對李景隆臨陣脫逃居然既往不咎,又給他六十萬官兵,而李景隆這次的表現也沒有出人意料,再次臨陣脫逃。

  兩戰報銷了明朝一百余萬官軍,而對手燕王這一方不過數萬人而以。

  還有1211年,野狐嶺之戰,四十五萬金兵一敗塗地,被10萬蒙古騎兵吊打。

  如果將“土木堡之變”戰死的這些將軍分一半給劉備,劉備可能做夢都會被笑醒的。

  劉備顛沛琉璃大半生,最巔峰時期手底下的將軍人數都不到其三分之一。

  如果劉備前期哪怕只有三分之一的將軍,就不會被叫成劉跑跑了。

  今天投靠誰盧植,明天又投靠誰朱雋,後天又投靠誰劉恢等人?

  劉備劉老板一生投靠過盧植、朱雋、劉恢、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和袁紹等多位主公,最終在劉表的幫助下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荊州。

  要說誰在三國演義裡投靠別人最多的人,穩居居榜首的一定是劉備劉老板,呂布都比不過劉老板。

  劉備前期只有關張兩兄弟,要人沒人?要謀士沒有謀士。

  如果最後不是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輔佐,在諸葛亮的規劃下,漢末就不是三國了。

  扯遠了。還是回歸正題吧。

  宣德皇帝道:“行,就依楊愛卿所言,都下去準備吧!”

  眾人起身,行禮告辭!

  這時小福貴領著一個小太監進來,這名東廠番子見到宣德皇帝感緊跪下行禮,口稱王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宣德皇帝讓其起來,問道:“怕不怕死?”

  那名小太監道:“啟稟皇上奴才不怕死,皇上就是讓奴才上刀山下火海都不怕。隻為獲得一次願意為皇上效命的機會!”

  “奴才願意為皇上去效死力的。”

  宣德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你叫什麽名字?”

  小太監說道:“回皇上,奴才名叫王振。”

  宣德皇帝一聽臉色當即就黑了下來,媽賣批,說曹操曹操就到,歷史上就是這個傻缺東西忽悠“戰神”禦駕親征,這才導致了後面一連串的事故。

  最終坑死了一大批將軍

  宣德皇帝眼中充滿著殺氣,盯著王振,此刻的王振突然感覺周身寒意襲來,脖子處涼涼的。

  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一臉懵逼的不知所措,為什麽宣德皇帝一聽到自己的名字,反應會這麽大。

  恨不得殺了自己似的。

  宣德皇帝深吸了一口氣,平息了一下的內心的無名怒火。

  淡淡的說道:“既然你不怕死,那就拿著這封信,率領著一隊東廠番子走一趟山東樂安州,到漢王府中面見漢王,質問其為什麽要造反。

  宣德皇帝說著把禦史李濬的信件遞給王振。

  王振恭恭敬敬的雙手接過,宣德皇帝遞過來的信一件。

  宣德皇帝見其接過了信件後,吩咐道:“你立即出發,爭取今天到達山東樂安州。”

  王振點了點頭,領命告退。

  小福貴看著王振離開的背影,來到宣德皇帝旁邊,小聲說道:“皇上,要不要奴才命人把“他”給殺了。重新換一個人去!”

  宣德皇帝擺了擺手,說道:“算了,就讓“他”去試一試吧!”

  王振從宣德皇帝禦書房回到東廠的院子裡,便

  招了招手喚來自己的同伴。

  等到同伴湊過來後,說道:“有活幹了!皇上, 給咱安排了一個任務,你們立即跟咱出發。

  說著來到馬廄,牽出了一匹馬,騎上馬後,率領著眾人朝著京都城門方向趕去,來到紫禁城外後,同伴這才出聲問道:“我們到底去哪裡啊?”

  王振說道:“山東樂安州!辨別了一下方向,掉轉馬頭率領著眾人朝著山東樂安州出發!”

  一行人,策馬奔騰一路風馳電掣趕路,日落之時,眾人終於進了樂安城,一行人連晚飯都顧不得吃,隨便找個路人打聽了一下漢王府的位置,就策馬趕去。

  一行人騎著馬,衝鋒到了漢王府門口前這才拉住馬繩,讓馬停了下來。

  漢王府門口旁站崗的士兵,見到有人敢這麽大膽,紛紛抽出腰間掛著的刀,大聲怒斥道:“河人這麽大膽,但敢在漢王府前放肆!說著就要上前把眾人給捉拿住!”

  馬上的王振不慌不忙的說道:“大膽,你們好大的膽子但敢阻攔天使!說著把腰間的東廠腰牌露了出來!”

  漢王府的侍衛看見王振的東廠腰牌,這才停了下來,王振下了馬,說道:“皇上,命咱家前來。還不速速帶咱家面見漢王朱高煦!”

  漢王府門前的侍衛,其中一人悄悄地進去漢府內,去匯報這裡的情況給漢王朱高煦聽。

  此刻的漢王高煦正在府內大堂中與一眾將領會談著,見到侍衛火急火燎的跑進來大堂中,漢王朱高煦皺了皺眉頭,說道:“什麽事情?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那侍衛說道:“漢王,府前來了一隊東廠番子,說奉了皇上命令前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