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剌加、佔城一帶氣候溫暖、也不缺雨水,可一年三熟,只需在當地廣種水稻,休說浙江一省,就是供應整個江南也綽綽有余!而且在那裡種出來的糧食,就算運回江南,價格也比當地低,賣出絲綢賺一次,運回稻米售賣又能賺一次!如此以來,豈不是兩全其美?”
《大明王朝1566》裡嚴嵩的“改稻為桑”方案最終失敗,徐階等反對派的抵製只是表象罷了,更本質的原因在於他提出從外省調集糧食到浙江根本不可行。
且不說江蘇巡撫趙貞吉就是徐階的學生,肯定會拒絕從本省運糧過來,就算把江蘇上下都換成嚴嵩的弟子門人也不行,因為江蘇就沒有那麽多糧食可以補上“改稻為桑”造成的糧食缺口。
農業社會生產能力有限,農民生產出來的糧食並沒有太多富裕,再加上抗風險能力差,稍微遇到點天災人禍就有斷糧的風險,突然出現幾百萬石糧食缺口,朝廷根本無力彌補。
但是朝廷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許長生也做不到,如今大明承平已久,江南又是人口密集的富裕地區,能開發的耕地早就開發光了,靠內部挖掘潛力顯然不可能。
然而南洋一帶卻有的是無人耕種的土地,區區幾百萬石糧食完全可以生產地出來;而且現在福建船政藝圃已經開發出了能載貨五千石的大船,把糧食從東南亞運到江南也不成問題。
如此以來,在浙江改稻為桑的物質條件已經基本具備,現在剩下的就是如何說服當地百姓、官府同意這一方案了。
“一開始不能太著急,先選三兩個縣作為試點,最好是我們的人當縣令的地方,再和當地大戶訂約,讓他們先把自家的稻田改為桑田,學院教他們如何種桑、養蠶,給他們發放上等桑苗、蠶種,等生絲出來則由我們包銷,若是期間出了岔子,只要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就包賠!而他們需要的糧食也由我們平價供給。”
“這般過個幾年,這些大戶掙了錢,當地還有周邊地方的百姓就會跟著學!”許長生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他從一開始就沒指望朝廷直接下旨讓浙江改稻為桑,因為這麽做阻力實在是太大了,讓一個省出現幾百萬石的糧食短缺,這個風險實在是太大了,除了嚴嵩這種膽大包天、貪得無厭之輩,誰也不敢抗。
此事一旦進入朝堂,就會招致所有人的反對,就算他在朝堂上有人也不管用,更何況現如今的皇帝還是朱祐樘,他也不會答應。
所以這種事情只能先偷偷做,然後走一步看一步,千萬不能著急。
等到改稻為桑的風潮漸漸在江南鋪開,那時候就算朝廷知道也無可奈何,他們要是敢禁止,許長生都不用乾別的,只需要把糧食供應停下,當地百姓就能教朝廷做人!
畢竟能提供幾百萬石糧食的也就只有他們了,朝廷可拿不出這麽多糧食來,而人一旦缺了糧食會發生什麽,只要還有腦子的人都清楚。
這其實就相當於反過來用經濟手段攜裹朝廷,同時將江南百姓綁在自己的戰車上,只要沒人能補上這個缺口,他們就不敢違背許長生的意志。
這些話許長生並沒有直接給他們說,不過看吳質和貝允康的表情,他們應該已經猜出了一些,二人並未反對,甚至還有些期待。
他們兩家現在雖然已經賺到了幾輩子人都花不完的錢,卻始終有些忐忑,因為在大明可不是有錢就行了,家財萬貫無法保全的事層出不窮,這塊土地上,依舊是那些當官的說了算,他們的財富只是鏡中花、水中月罷了,看著好看卻沒有根基,稍有不慎就有家破人亡的風險。
許長生的方案則相當於給他們提供了一件可以和朝廷、官員討價還價的工具,保住全家富貴的希望又多了一分,這樣的事當然要支持?
王珙、顧治等人沒想到這麽深,隻覺得這是個賺錢的好法子,當場便嚷嚷著要快點動手,甚至還主動表示自家和那些地方的大戶有親戚關系,可以從那幾個縣先開始著手操作。
在金錢和安全感的驅動下,改稻為桑方案順利獲得通過,接著眾人又討論起了細節, 說服那些大戶倒是不難,關鍵在於桑樹從種植到成熟需要三年時間,也就是說頭三年,種植戶並沒有辦法通過養蠶獲益。
這就需要許長生他們提供一定的補貼,並且簽訂長期協議,承諾今後十年都會從他們那裡收購生絲。
等三年後桑樹長成可以出產桑葉供蠶寶寶食用的時候,也不用擔心當地大戶反悔,因為許長生他們不僅要收購桑葉,還要為當地提供足夠的糧食供百姓日常食用和給朝廷納糧,他們可沒辦法弄到這麽多糧食。
一旦沒了糧食,當地非亂起來不可,這些大戶只要腦子沒抽風就不敢主動尋死。
商量妥當之後,各家便立刻去尋找自己的親朋故舊,勸說他們把家中稻田拿出來改種桑樹,一開始這些大戶還比較謹慎,隻肯拿出少量土地進行實驗、
各家也不著急,一來養蠶的收益遠大於種植稻米,只要他們見到第一筆錢,就會毫不猶豫地擴大種植面積;二來他們在南洋購買土地、種植稻米也需要時間,有幾年時間進行緩衝倒是剛剛好。
這些人離開後不久,鄉試的日子也到了,不用許長生幫忙運作,王守仁就輕輕松松通過了鄉試,他準備兩年後再參加會試,先拿到進士再說。
這次許長生沒有跟王守仁一起返回京城,而是在浙江待了下來,然後用無相面具改變身份,拿著早就準備妥當的文書來到浙江某處沿海衛所報道,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千戶,麾下有幾艘船隻,平日主要負責巡視海面,防備海盜、查禁走私。
這一身份放到十來年後,就會派上大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