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讓大漢再度偉大》第三十九章 中山之禍亂
  這個消息正是在甄逸結婚大禮舉行當日傳來。

  眾人得知後無不震驚,張炳更是面色如鐵。

  好好的婚禮大典,由於中山國突遭匪患,人人自危,最終草草收場。

  在場眾人,知曉其中隱秘之人不過劉順、張炳而已。

  當日,劉順偶然聽得張炳與屬下密探,命其攜重金前往中山國唐縣賄賂唐山中匪盜頭領劉棄,突襲中山國唐縣。

  張炳本意是讓劉棄帶人往唐縣鈔略幾處鄉廷,到時上報州裡,讓那惹人厭的邊郡蠻子張純因擅離職守掛罪免職即可。

  卻不料中山國國王劉稚剛巧抵達唐縣北賞雪,突如其來的襲擊讓缺少護衛的國王一行人失了方寸。

  劉稚在一眾護衛的保護下騎馬奔逃,因天寒且身體衰弱,於半途墜馬,腿骨骨折。

  等到劉稚被人送回縣城之時,已經奄奄一息。

  更可悲的是,前些年,冀州連年大疫,劉稚兒子全部夭折,至今已無子,嗣其國。

  一旦劉稚咽氣,中山國也將被除國複郡。

  常山王得知劉稚之事後,立刻取消了冬季出遊的準備,全家老實待在王府之內,哪也不去。

  常言道,瑞雪兆豐年,中山國第一場雪過後,作為國王的劉稚能拖著病體為民眾外出祭祀可謂“愛民如子”。

  正因如此,劉稚的遭遇讓中山國國民感到無比憤怒,州郡內亦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秦朝時期修建的秦馳道,從中山盧奴經過常山元氏縣,繼續往南走巨鹿、邯鄲過黃河,經過兗州陳留一路往西可直達洛陽。

  如此重大消息,“千裡加急”也不為過。

  不到三日,“劉稚祭天遇襲,身受重傷”就傳遍了京城。

  這一年,天子劉宏已經十八歲,正是對收攏手中權力極為敏感的時期。

  聽聞劉稚遇襲後,劉宏並沒有召集百官開朝會,而是與親近的宦官王甫、曹節等商議如何在劉稚死後將中山牢牢握在手中。

  劉宏之所以如此渴望將中山國納入手中,還不是因為一個字——錢。

  中山國山多地狹,田薄人眾,從春秋戰國時期便形成了濃厚的經商之風。

  作為胡漢雜糅的地區,中山國上接幽州,下同中原,勾連南北。

  引用《鹽鐵論》中的一句話形容中山國,“纂四通神衢,當天下之蹊,商賈錯於路,諸侯交於道”。

  並州、幽州大馬、上黨的煤鐵、巨鹿的鹽、糧,任何貨物都可從此運往東西南北。

  王甫也非常認可天子的觀點,稱必須有一“自己人”前往中山任職,手中還必須有兵權。

  所謂“自己人”無非就是兩種,一種屬於宦官勢力,一種就是皇室宗親。

  劉宏心中很是糾結,他深知交給宦官勢力後自己獲得的利益會大大減少,而交給宗親......

  他一時間竟然想不出哪個皇室宗親站在自己一邊!

  就在劉宏馬上要將中山這條肥魚交給宦官處置時,一個名字突然出現在他腦海之中。

  “朕決定了。”

  王甫見踱步許久的天子終於開口,心中不免欣喜。

  他也認為劉宏只有委任於他這一條路而已。

  “奴婢在。”

  王甫的語調中帶著幾分輕佻與得意。

  劉宏聽得出來,但卻不敢說出來,至少現在還不是時候。

  “朕決定調派常山國長史劉洪,劉元卓前往中山擔任中山國中尉,全權負責剿滅山匪!”

  這個結果讓王甫與曹節很是不滿。

  劉洪是什麽樣的人他們再清楚不過,純純一孔武有力,身材高大的古板老學究。

  他的政治立場既模糊又清晰。

  模糊的是,劉洪既不親近士大夫,也不刻意逢迎宦官。

  清晰的是,劉洪隻遵從天子號令,且從無怨言。

  劉洪這人哏得緊,去了中山根本不會給宦官集團任何“孝敬”,這才是王甫最為不滿的一點。

  “聖上,劉長史並無統兵作戰經歷,也非勇猛剛毅之人,如何能勝任此職啊?”

  劉宏背對著王甫、曹節,臉上露出冷笑,“哦?朕與劉長史曾促膝長談。聞其過往,不乏征戰之旅。”

  王甫仔細在自己腦中搜尋過往記憶,這才想起來劉洪確實曾參與過泰山郡平叛。

  “聖上說的可是延熹三年(160)十一月,泰山賊寇叔孫無忌作亂,攻殺都尉一事?”

  “嗯。”

  劉宏點頭。

  王甫仿佛抓到了劉宏把柄一般,立刻回道:“那賊寇不過旬月則為中郎將宗資所敗,奴婢甚至記不起劉長史有參與過作戰的記錄。 ”

  劉宏養氣功夫了得,被區區一奴婢接連出言反對,面無怒色。

  “永興二年(154),賊人公孫舉、東郭竇鈔略泰山、琅邪,聚眾達三萬余人,攻破青、兗、徐三州,郡兵不可擋,惟劉長史所在縣城無虞。況,若非劉長史提前傳告州郡,不知會有多少人罹難而亡。”

  劉宏頓了頓,繼續道:“永壽二年(156)秋,時中郎將段繼明率兵趕到,又是劉長史提前佔據梁甫縣,阻住賊人後撤路線,這才得以將之輕松擊破。安言劉長史不知兵邪?”

  梁甫縣扼守泰山道,地勢險要,大軍不得過。

  當時,劉洪帶領同郡於謙、冥會、鮑丹各率家丁、郡兵、鄉勇駐守於梁甫。

  公孫舉、東郭竇帶人鈔略兗州時,正遇到段熲帶領麾下精銳鐵騎率先趕到。

  一千涼州鐵騎與一千三河騎士在兗州平原上將起義軍殺得片甲不留。

  公孫舉、東郭竇向東逃竄,企圖返回琅琊乘船出海避難。

  行至梁甫時,卻發現此地早已有人埋伏,二人無法通過,遂命人猛攻。

  劉洪帶領眾將士拚死抵抗,殺敵千余人,最終等到了段熲的支援,成功剿滅賊寇。

  只是,因公孫舉、東郭竇作亂日久,州郡上下大小官吏全數被問責。

  眾人或是免官,或是以錢贖,唯獨劉洪能夠保全官職,但也並無嘉獎。

  段熲班師回朝後,還曾上表天子,稱頌劉洪作戰勇猛,指揮有方。

  礙於當時政治環境,漢桓帝正欲借機制裁士大夫集團,劉洪不得不被埋沒其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