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讓大漢再度偉大》第五十二章 殘破之兵刃
  望都縣情形也是一樣,這一家家店鋪說不好就是哪家縣中豪強所開。

  劉順也懶得多管閑事,默默地隨劉進來到縣中武庫。

  縣尉與庫令掏出子母鑰匙,插進武庫大鎖之中,一連打開三道鎖方才推開武庫大門。

  地方縣城中的武庫有可能不止一個,太守會設武庫,縣尉同樣也會設武庫,劉堅作為國中尉也有權在此設一武庫。

  望都縣目前就這麽一個武庫,但也夠用,因為這武庫大得驚人。

  不用問,庫令都是本地人,肯定有地方士族將私貨囤積在此。

  望都縣這武庫明明是乾倉配置,可大門一開,那股子霉味兒直衝劉順天靈蓋。

  劉順撇撇嘴,沒說什麽,與眾人徑直走了進去。

  劉進則帶著縣尉識趣地返回了衙寺。

  劉順還是第一次進入武庫,打眼一看著實被驚到了。

  一眼望不到頭的兵器陳列架上豎滿了各式各樣的兵器,巨大的豎形壟中分出無數格柵,每個格柵中都插滿了箭矢,弓弩全都被陳列在劉順夠不到的石架之上,沒有上弦。

  庫令主動問任秀:“敢問幾位,中尉要領多少數目的軍械?”

  任秀指著劉順道:“這你得問他了。”

  劉順輕咳一聲,“單兵成套裝備要一萬即可。此庫中可有全身甲和馬甲?”

  漢代單兵成套裝備算得上“包羅萬象”,大到長戟、長槍、環首刀,小到皮帶、綁繩、絹帶一應俱全。

  普通士兵確實沒有全身甲裝備,但是一副半身皮甲是最基本的,大多數可以配齊皮胄(像是個圍在頭上腰帶,頭頂是開口的,在後方系繩)。

  一副全身甲算下來有六十多斤重(現代斤),一般人穿上都走不動道,更別說作戰了。

  像典韋那種身披兩層重甲還能衝鋒的人屈指可數,劉順到現在還沒見到過。

  至於領兵將領,當然可以佩戴鐵胄和全身玄鐵魚鱗甲。

  鐵胄是全封邊的,可以有效防止被偷襲開瓢;魚鱗甲更不用說,除非被人用重錘猛擊,又或是被飛馳而來的敵人正面持槍衝刺,不然絕對不會破防。

  庫令見一孩童問話,微微一怔,旋即答道:“回這位郎君,一營人馬最多能給每人配發兩套裝備,多了就不符合規製了。另外,咱們望都縣可沒有馬甲,玄鐵甲有半身十二領,全身甲三領。”

  劉堅和泰山幫那群人在泰山就領過一次裝備了,來這邊一營報上來是一千人滿員,根據規製可以領取兩千套裝備。劉堅可以賺得額外不少裝備,到戰後直接報損、報丟失也沒人說什麽,最後都可以留作私用,或者售賣。

  劉順上來開口就要一萬套,著實有些貪心。

  “呵呵。兩千套?劉中尉手下還有一別部近八百人,怎麽也要四千吧?”

  “這......”庫令有些為難,“這怕是不行。州裡下的批文中並未提及劉中尉手下額外人馬,咱可不敢擅自調撥軍械給他們。”

  庫令說得不差,甄逸率領的別部屬於“義從”。別說庫令不給他們分配武器裝備,這些人就算戰死也上不了“戰死名單”。

  段熲打破西羌,本部士卒損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實際情況則是,負責衝鋒當炮灰的羌胡義從死了不知多少,但連個“身後名”都撈不到。

  不給他們登記入簿也是有原因的,正規士卒戰死了有撫恤,義從死了就是白死,政府可以節省大筆開支。

  劉順向任秀使了個眼色,任秀立刻掏出一個袋子和蓋有劉堅大印的手令。

  “這是劉中尉的手令,上面內容請庫令自查。”劉順又指了指袋子,“天寒地凍的,讓庫令陪我們在此,中尉多有愧疚。”

  話不用明說,庫令接過錢袋子一掂量就知道裡面是多少貨。

  錢袋落入庫令手中,並沒有多重,但庫令借著火光往裡面那麽一瞧,頓時雙眼放光。

  庫令喜笑顏開,人也痛快起來:“四千套少了些,劉中尉遠道而來,豈能讓兵士缺了保障。我看就撥付五千套吧!”

  劉順又問道:“那玄鐵甲?”

  庫令一抿嘴,有些為難道:“可以給三套。”

  劉順又向趙雲使了個眼色,庫令便再次得到一個錢袋。

  “好甲就該配猛士!劉中尉要多少玄鐵甲,咱就得給多少!”

  於是乎,劉順成功從武庫領走五千套兵裝、十二領半身玄鐵甲、三領全身甲。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劉順從武庫領走的武器大多是年久失修的,且多為三十煉。

  那些刀、槍、劍、戟等武器由時常耍兵器的老兵一上手,就能掂量出來沒有一把是足斤足兩的。

  更有甚者,很多槍頭都是漢桓帝時期生產的......

  大漢一年產出的新裝備不計其數,難道剛巧就都被運走了嗎?

  最基本的,每鍛造一把缺斤少兩的兵器,省下來的鋼料去哪了?

  真實情況不為劉順所知,他也不想去猜。

  庫令看在劉順給了四金的份兒上,為劉順指了條明道——花錢在縣城外雇傭一些打鐵匠,將殘破生鏽的兵刃回個火,修補一下。

  劉順直接笑了,這幫蛀蟲,竟然還搞起了“一條龍產業鏈”兩頭吸血。

  他心道:是不是等我到城外鐵匠那一看,還能見到不少近幾年出產的環首刀在售賣?

  氣歸氣,卻不能與這些人置氣。

  “破傷風之刃”固然威力無窮,但對拚時極容易斷裂。

  無論如何,這一批武器都要修補一番,無非就是花錢。

  劉堅在得到劉順匯報後,神情平淡,顯然對此中“汙濁”有所了解。

  一想到劉堅出身泰山郡,也是個“工官”大郡,劉順便心中明了。

  劉堅見劉順有些鬱悶,笑問道:“師弟去武庫提領軍械時,劉縣長與縣尉是否在場?”

  “不在。”

  “師弟可是為何他們不在?”

  劉順點點頭。

  劉堅又道:“我大漢在產鐵郡設置鐵官,不產鐵的郡設小鐵官。其屬所在郡縣,由郡守、縣長(令)專管,專門負責銷毀、淘汰、重鑄舊器。”

  劉順這才明白過來,合著劉縣長索要的好處在這候著呢!

  他心中不由哀歎:可憐大漢,比這兵刃還殘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