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讓大漢再度偉大》第八十八章 3人之選擇
    洛陽城及周邊布局

  劉備的問話沒有得到劉賢與公孫瓚的立刻答覆。

  三人陷入了沉默。

  在這數月時間裡,三人並未從盧植處學得經天緯地之學。

  盧植整日忙於校訂書籍、整理章目,能用在教學上的時間少之又少。

  兩個月前,盧植門下學生已經陸陸續續走了不少。

  因為,京師重地,一行一言都要慎重,且洛陽物價實在驚人,誰家錢財也不是憑空得來,既然得不到盧植親傳,還不如回家來得逍遙自在。

  若非劉賢平日經營有方,常山紙又不愁銷路,他們三人這會兒八成已經在幽州老家了。

  “我不打算回去。”

  公孫瓚率先開口。

  劉備、劉賢一同向公孫瓚看去,他倆還以為公孫瓚是最想反歸鄉裡的那位。

  劉備好奇問道:“伯圭兄有何安排?”

  公孫瓚將自己心中打算合盤托出。

  盧植臨走前明確告訴過公孫瓚等人,等他再回來肯定就不會繼續教學事業。

  言外之意就是,你們趁早另謀出路吧,該回家的回家,該換老師的換老師。

  這讓公孫瓚想起在常山時劉順曾說過的一句話:“盧公非是尋常士人,早晚會飛黃騰達,教書育生不過一時之選耳。”

  沒想到劉順這麽快便一語成讖。

  好在劉順曾私下囑咐過公孫瓚,可以通過劉洪搭橋,拿著真泉釀送給劉寬,先落個臉熟。

  等到盧植被朝廷委任後,公孫瓚便可去劉寬處求學。

  在當代,換老師的情況非常普遍。

  但唯有一點,換的老師必須是與前任齊名,或名聲更響亮者。

  顯然劉寬在大漢的名聲要比盧植大得多,符合公孫瓚的要求。

  劉寬這會兒剛好賦閑在家,先前也已經通過真泉釀打通門路。

  公孫瓚只需登門造訪,獻上束脩,拜師之事,不成問題。

  劉備聽完公孫瓚所言,心中很是羨慕。

  他不怪劉順沒有給他相同的安排,畢竟他自身背景就遠不如公孫瓚,即便拿著真泉釀上門,劉寬也未必能接見一個“無名之輩”。

  劉備又看向劉賢,“兄長有何安排?也要繼續求學嗎?”

  劉賢搖搖頭,面露羞愧之色道:“阿弟就莫要玩笑了,為兄打小就非好讀書之人,這幾月著實讓為兄難受不已。但為兄並不想回涿郡,我想繼續留在京城。”

  公孫瓚一歪脖頸,問道:“可是想留在此地賣紙?”

  劉備大驚失色,“兄長!你不會真想做那商賈之事吧?”

  劉備知道自己這個族兄最大的願望就是匯聚南來北往的珍奇寶貝,叔父每次談及此事都倍感焦慮。

  劉賢有些不悅地反駁道:“若無我在京城中操持賣紙,你們哪裡來得好吃好喝又好住?”

  “額......”

  劉賢說的都是大實話,劉備與公孫瓚根本不懂“持家”。

  公孫瓚就不用說了,平日裡有家族和老丈人兒供應,從來沒為生計發愁過。

  劉備同樣處於被“包養”狀態,雖知柴米油鹽貴,但卻從未因此而發愁。

  劉賢若問二人洛陽各種物價幾何,他們根本說不出個所以然。

  劉賢原本沒想走商賈之路,但他在常山那些時日裡,因好奇參與了幾次劉順口中的“商業洽談會”,就此對“經商”二字有了更深刻的認知,興趣也被挑起。

  常山紙和真泉釀確實是劉順主動提出讓劉賢等人帶著的,但劉賢卻是那個要求多帶數份之人。

  當時的劉賢就已經有了在京城經商的想法,劉順也非常支持他,希望他保持耐心,不要盲目出手貨物,必須抓住商機。

  這才有了常山紙與真泉釀的一炮而紅。

  劉賢本人不好讀書,更不好武藝。

  騎馬、涉獵是遊玩之好,並非其熱衷所在。

  真正能讓他獲得快感的,還是那一塊塊金黃閃亮的大餅。

  劉備低頭苦笑道:“兄長啊......這叫我如何回去與叔父交代......”

  劉賢似是早有準備,他從懷中取出一封漆疊章交給劉備。

  “阿弟將此信交給我阿父即可。”

  這種封漆疊章乃蔡邕首創,以多層縫在一起的蜀錦為前後底殼,內襯反覆折疊的半尺寬,一尺長常山紙,通過拉伸前後底殼可將疊章展開閱讀。

  一枚此類疊章,造價可達數萬錢!

  鑲嵌金箔的疊章造價更是可於京城外買上一處小宅院。

  這種疊章只會出現在京中名仕與天子案幾之上,劉賢此時拿出疊章交給劉備,也是在告訴劉備——“我劉賢已經躋身上流社會了!”

  劉備也能明白兄長之意,徒然歎氣道:“弟明白了......”

  劉備在這一刻心中頗感失落。

  劉賢可以率性而為,執意選擇從商之路,正是因為有家族為其兜底,有劉順為其供貨。

  這種待遇,他劉備就不曾享受過。

  可轉念一想,劉賢在京城中混得風生水起,還是因為其對上層人士交往分寸拿捏到位,對權貴階層的心理需求把握準確,劉備隻得自愧不如。

  劉賢這些日子裡,用一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形容再合適不過。

  有一次劉賢喝的大醉被他人用馬車送回,那車夫叫門時說的話,劉備聽得極為刺耳——“吾乃袁氏司車,速速開門!”

  那日之後,劉賢的應酬宴席越發頻繁,劉備也有幸跟著見到了不少京中名仕、往來之友,如南陽許攸、汝南淳於瓊、洛陽北部尉沛國曹操,甚至是面如冠玉的袁紹袁本初。

  但劉備也被除了曹操之外的幾人所深深刺痛,那些人眼神中似有似無的輕蔑之色,讓劉備於席間如坐針氈。

  再之後,劉備便不再與劉賢同往,而是選擇在租住院落中與公孫瓚對練習武,並下定決心走“武將”之路。

  就在盧植離京三日後,劉備也踏上了返鄉之路。

  洛陽之行是短暫的,劉備的收獲卻是豐富的,至少他堅定了心中信念,不再對成為士人一份子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有了奮鬥目標的劉備不再失落,他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向往。

  劉賢與公孫瓚懷揣著同樣的心境,三人也正式踏上各自的“仕途”。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