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讓大漢再度偉大》第一百一十五章 法理之限制
  且不論宦官本身存在是對是錯,王甫、曹節當年殺掉陳蕃就是一招臭棋。

  他們完全可以讓陳蕃失去權位回歸幕後,並將黃琬推上正位用來壓製一眾士族。

  陳蕃黨派被一擼到底,直接造成了袁氏如今的一枝獨秀。

  這就如東漢之初,勒石燕然之後匈奴分崩離析,為鮮卑的崛起鋪平道路。

  縱然劉宏已經有意防范袁氏,可袁氏畢竟樹大根深,劉宏限制不住數量龐大的袁氏門生故吏,只能對袁氏直系作出相應處置,袁紹就是“受害者”。

  袁氏真正的下一代當家人非袁基莫屬。

  袁基乃袁逢嫡長子,袁紹、袁術之兄。

  袁紹的出身不配與袁基相提並論,其身份更像是翻版的“劉備之於劉賢”。

  他雖弱冠出任濮陽長,但那並非其所願。

  家中頂梁柱皆在京城任職,他如何能不眼紅?

  袁基如今已經位至太仆丞,掌天下考工、馬令,權柄、利益之大難以以數計量。

  當初袁紹被派去濮陽,也是為了定向監管袁氏在白馬的利益。

  袁紹胸懷壯志,豈會安心當一個弼馬溫。

  說來也是巧合,袁紹母親在其上任不久便病逝。

  袁紹不得不掛印歸鄉守孝,守孝二十多月後,又為其早亡之父守孝足滿三年。

  孝名滿天的袁紹沒有選擇繼續擔任官職,反而在洛陽“隱居”起來。

  在洛陽隱居,不過是其托詞,無非就是不想遠離中樞而已。

  隱居中的袁紹行事確實相當“低調”——不妄通賓客,非海內知名,不得相見,輜軿柴轂,填接街陌。

  我袁紹不怎麽見客,見的都是海內名士,車輛馬屁都能將寬廣的洛陽街道塞滿,僅此而已。

  這還不夠,他還有另一面人格——好遊俠。

  袁紹陰養死士,與張孟卓、何伯求、吳子卿、許子遠、伍德瑜等皆為奔走之友,為遭受政治迫害的各黨人提供“庇護所”。

  年前,有人散布讖語在洛陽大街小巷之中——“代漢者,當塗高也。”

  這個“塗”通“途”,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能代替漢朝的人,就是道上勢力最大的那位。

  此讖語中所蘊藏的意思再明顯不過,放眼整個大漢,哪家能有袁氏勢力龐大?

  袁紹也曾將此讖語告知袁逢等人,袁逢只是莞爾一笑,袁隗也略帶興奮之色。

  四世三公,位極人臣。

  能讓袁氏之人感到興奮的,怕是只有“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朝”這些字眼了。

  那麽,是什麽阻擋了袁氏走上篡位之路?

  答案顯而易見——宦官。

  漢和帝之後,再無帶把的朝臣能入禁中皇帝寢宮,甚至大多時間都進不去東宮偏殿,除非有天子特殊召見。

  這就相當於架空了尚書台,尚書台的奏章想要呈遞到天子面前,怎麽也逃不過宦官法眼。

  由此,士大夫對於天子在政局上的影響力被大幅削弱。

  其次,天子設立少府,與大司農爭奪國家財權。

  少府的掌控者同樣是宦官,監督者為皇太后(這就是為何士大夫要爭取外戚的支持)。

  皇太后於法理上對天子有天然壓製,不聽勸的天子受得了昏君罵名,可卻擔不起不孝之罪。

  儒家思想固然有其弊端,但也制定出了所有人都不得違背的遊戲規則。

  天子不能無緣無故滅掉袁氏滿門,但袁氏若敢衝擊禁中,天子就能名正言順抄其家滅其門。

  當年,權勢強盛如陳蕃、竇武,想要立皇帝也得拉攏宗正劉淑,讓他親自點頭才可。

  在這個時代,尤其是在世道尚未崩壞之時,上層人士的一言一行都要合情合理。

  這便是法理的強大之處,限制了皇權,同樣限制了公卿大臣,所有人都得在法理框架內出招,不得逾越、違規。

  當然,言出法隨的董太師例外。

  說起董太師,尹端還曾與之同生共死,在邊郡大殺四方。

  只可惜,此時此刻的尹端,隻想趕緊跑回內地。

  朱龜前腳將治所移至沮陽,後腳就收到了破鮮卑中郎將田晏被鮮卑打破的消息。

  不久後,臧旻同樣大敗而歸,僅以身免。

  陪同其出征的匈奴單於,身中十數創,已經沒兩日好活。

  兩路大軍潰敗的消息是從尹端、夏育處傳來的,因為鮮卑人在漢軍駐守的山谷中立起了京觀。

  兩路北伐大軍之中,田晏那支隊伍最先遭難。

  萬余漢軍騎士與數倍於己的鮮卑人突騎迎面撞上,第一時間便爆發激戰。

  張純勇猛異常,請命為先鋒,直衝鮮卑軍陣,田晏親自為其擂鼓助威,以壯聲勢。

  雙方激戰半日之久,鮮卑人死傷無數,屍橫遍野,漢軍雖有千余陣亡,但卻始終佔據絕對優勢。

  正當田晏要發起總攻之時,由日律推演、乞伏紇率領的鮮卑大軍從漢軍身後兩側殺出。

  田晏果斷拋棄陷於陣中的張純等人,留下殿後部隊阻擋,帶著親衛向西逃竄。

  奮力拚殺的張純突然見得主將麾蓋移動,又發現鮮卑人從四面八方湧來,頓覺不妙。

  拚死殺出重圍,張純隻身南逃,翻越險峻山脈才得以回到大漢境內。

  鮮於倉戰死,與千多鮮於氏子弟成為了京觀的一部分。

  “大饗三日,鮮卑人每次要大舉進攻之前都會大饗三日。”

  夏育眺望著遠處鮮卑大營中徹夜不熄的火光,喃喃自語。

  尹端走上望樓,向夏育匯報道:“校尉,將士們都準備好了。”

  “呵,真能準備好嗎?”

  非是夏育不自信,而是他手下的士卒可不是當年隨段熲那批訓練有素的涼州兵。

  而他夏育,更不是段熲這種當世名將。

  他瞥向沮授的大營所在,突然笑出聲來:“沒想到啊,最信得過的竟然是後來的冀州人!哈哈哈哈!”

  尹端也露出苦澀笑容,“冀州兵從來到此地開始,日夜操練,從未停歇。這沮公允......是個人才!”

  夏育讚同道:“少郎君在信中提過此人。當時我還不以為意,今日方知少郎君看人之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