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宦》第45章 我非無情
  營中既然出了這麽大的亂子,混亂中也免不了有幾個損傷的兵卒,眼看著一兩日內是走不了了。

  包括唐旭在內的滿營軍士,自然不會有什麽意見,能休息兩天總歸是好事。倒是縣衙裡的方子亨,很有些戰戰兢兢的,惟恐唐旭還會再提出什麽要求來。

  等過了一日,見唐旭和焦垣都沒再有什麽反應,才放下了心。背地裡又去找唐旭、焦垣和張承憲三人商量,問是該隻按縣學失火上報,還是該如實呈疏。

  此事的善後,唐旭前日裡雖然沒有明說,可是意思卻是再明顯不過。而方子亨這時候又把舊事重提,所揣的心思唐旭多少也能猜到幾分。

  懷來雖然離京城不遠,可是向來地寡民稀,作為一縣主官,想在這個地方做出點政績來,著實是有點難度。這一回既然起了軍亂,雖然當時方大人不肯出頭,但是事情既然已經平息下去,方大人不但不用擔責,如果論功,反而是怎麽也不會少了知縣的一份。

  若隻說是縣學失火損毀了房屋,則最多是找州府裡討要些銀兩貼補。對方知縣來說,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實在是有些大。

  “方大人要如實上報,倒也未嘗不可。”唐旭雖然猜到了方子亨的心思,可是話裡聽起來似乎也沒有阻攔的意思,“只是這作亂軍士的人數和姓名,還要麻煩方知縣親自帶人與我一同去營中核準一番。”

  “這……此事方某怕是無能為力”方子亨目瞪口呆,再不多說,連忙起身告辭。

  兵部之前傳給焦垣的堪文上,雖然沒有規定到遼東的具體日期,可是上大抵也寫明了是十月前。

  雖然時候還早,但是此去遼東路途遙遠,路上也不定會有什麽變故,所以自然是宜早不宜遲。

  只是休整了兩三日後,唐旭再去尋焦垣詢問,焦垣卻是支支吾吾的不肯決斷。

  “賢侄也是軍中的行軍書辦,不如就交由賢侄決斷好了。”悶了半晌,焦垣方才終於是望著唐旭擠出了句話來。

  “焦大人才是營中的主將,屬下怎能越俎代庖。”唐旭一通愕然,覺得焦大人的想法未免太過異想天開。自己只不過是個從六品的所鎮撫,而這近千人的軍中,光千戶就有好兩個。論官職,論資歷,無論如何都輪不到自己來發號施令。

  “孫大人向來有識人之能,這一回想來也不會有錯。”唐旭雖是推辭,可是焦垣卻像是認準了一般,“焦某只在軍中坐鎮,凡是賢侄的決斷,焦某一概應準便是。”

  聽到這裡,唐旭方才是明白過來。焦大人非但不是沒有決斷,則是心裡早就有了打算。

  這幾日裡焦大人沒有傳下片字的軍令,也不是想賴在這小小的懷來縣裡不走,而只是因為另兩個字,“面子”。

  武官治軍,除了軍功之外,最重的無非是在軍中的威信。焦垣原本就是大同府裡的遊擊將軍,若論戰功多少也有過一些,否則也不會讓他領軍援遼。

  可是這一回在這懷來城裡,不但被一群嘩變的軍士嚇破了膽,更是連夜倉皇逃出城去。如此一來,性命雖是保住了,但是在營中的威信也是一落千丈。

  不用多說,焦垣自己也能想象得到。此去遼東的一路之上,這些士卒恐怕都不會再把自己的話當作一回事,偏偏自己又不敢再隨意責罰,若是惹出事端來,最後仍是要自己來擔責。

  想來想去,也只有再另尋一人來暫且代替自己,興許才能保得一路平安。這其中的人選,焦大人顯然也是早就算計好了的,就是唐旭。

  “屬下姑且一試好了。”看著焦垣一臉寫滿了不答應就要撂挑子的模樣,唐旭一時間也是無可奈何。

  當下先領了焦垣的將令,去各營裡安排,好在一乾兵卒,居然也肯聽唐旭的吩咐。

  第二日拔營啟程,一路上若是有事,焦垣果真都隻讓去問唐書辦。幾日下來,軍中竟是幾乎成了隻知唐書辦而不知焦將軍的局面。

  好在焦大人雖是袖手,卻不只顧旁觀。唐旭若有什麽疏漏之處,也會私下裡點出來說。

  一路上好歹沒再出什麽閃失,到遼陽時,已是九月二十,從離京時開始算,可巧是剛過了一個月。

  開原和鐵嶺已經在七月間相繼失陷,唐旭在離京前就已經知道的。如今女真的兵鋒,離遼陽不過是一日的馬程。所以如今的遼陽,與其說是一座城,不如說是一座巨大的軍營。

  唐旭這一軍,足足有近千人,行走在路上氣勢也是不小。離城尚有三四十裡,附近便有遊騎出沒。看清了是明軍的旗號,才分出一人來上前來詢問。唐旭向焦垣討了堪文印信,互相查驗無誤之後,方才離去。

  再等行至城下,入眼處更是烏壓壓一片人群。一座座簡單搭就的窩棚,遮風擋雨尚且勉強,從整座城池四周散出去,足足延伸出二三裡遠。

  遠遠的望見唐旭一軍像是要入城,立刻就從四野裡鑽出許多蓬頭垢面的人來。

  “大人,小的尚有一把力氣,再是不濟,挑擔扛物也是能做得了。”

  “大人,小的一家盡折在了鐵嶺……大人……”

  可一路上還算是體察下情的唐鎮撫,忽然間卻像是換了個人一般,吩咐士兵,將擁上來的人群盡皆驅散。

  “大人,其實收容下幾個,也不是大事。”一邊的鄭瓢兒看了,多少有些不忍,仗著自己還算是親信,小聲的勸了一句,“大人若能救下幾個,也算是積了陰德。”

  “你當我是無情,其實我正是在救他們。”唐旭搖了搖頭,自有一套說辭。

  “哦……”鄭瓢兒聽了唐旭的話,只是不解,卻也不敢多問。

  旁邊正有一軍,人數不多,只有數十人馬,也在等候入城。為首的將官,聽了唐旭的話,同是好奇的回過頭來看了一眼。

  “這位大人可否說說看,為何驅散流民,卻能說成是仁義之舉?”停了半晌,似乎仍是按捺不住心裡的好奇,又轉身向著唐旭問道。

  “那努爾哈赤善使細作,這流民裡頭,興許就不知道埋伏了多少。”雖然不認識,可是既然有人問起,唐旭倒也不隱瞞:

  “如今這城外的流民雖是困苦,可只要這遼陽城在,便有一線生機。若是遼陽失守,才是真的朝不保夕。”

  “哦。”問話的將官,聽了唐旭的話也是微微一愣,可隻過了片刻,便在嘴角浮出一絲笑來。

  “有意思。”,緊接著嘿嘿笑了兩聲,向著唐旭一作揖,先縱馬入城去了。

  興許也是為了防備細作,如今的遼陽城,關防極嚴。前邊這一支人馬,只有數十人,所以自然走得快。而唐旭這一軍,卻有近千號人,挨個查驗符信,至少也得半個時辰。

  唐旭在一旁等候,閑來無事,忽得想起莫國用幫自己寫的那兩封信箋,便想乘機打聽一二,等入城之後也方便尋找。

  從懷裡掏出書信來看,見一封是寫給遼陽右翼營遊擊劉遇節的,另一封則寫的是開原道潘宗顏。

  “劉遇節?”守門的軍士,聽唐旭問起這個名字,陡然間神色也變得怪異起來。

  “上個月在沈陽城裡,劉遇節陣前脫逃,已是被新任的經略大人斬了。”,不過神色雖是怪異,仍是有人回了唐旭的話。

  “啊……斬了?”唐旭臉上一紅,連忙將手中的書信重新收入懷中,又停了半晌,方才是小心的繼續問道:“那……開原道潘宗顏潘大人可是撤回來了?”

  “潘大人……”聽到這個名字,守門的軍士雖然不像剛才那樣神色怪異, 但是顯然也有些不自然。

  “潘大人倒是條漢子,可惜了。”

  “只是你要尋潘大人,如今也是尋不到。開原失陷的時候,潘大人已經是殉了國。”

  唐旭頓時不由一陣默然,莫國用吩咐自己找的兩個人,一個已經被斬了,另一個則是殉了國。雖然身後事大不相同,但是很明顯都指望不上了。

  “不過潘大人家的胞弟潘宗舜,倒是在城裡,你若有事,去尋他興許亦可。”那軍士自然猜不到唐旭的心事,仍是好心的提醒了一句。

  “多謝。”唐旭點了點頭。如今雖然不能指望潘宗顏對自己關照一二,但是以身殉國,也算得上是忠烈。再加上有莫國用的交情,等入城之後,抽空前去吊唁一番,也是該盡的本分。

  遼陽,遼東經略府。

  如今遼東的局勢雖是嚴峻,整座遼陽城裡,也是如臨大敵。可是在這城裡的經略府裡,竟仿佛是絲毫感覺不到緊張的氣氛。

  一條條政令和軍令,正通過這裡,有條不紊的發往沈陽,廣寧等遼東各鎮。

  大堂東側的典薄廳裡,新任兵部侍郎,遼東經略熊廷弼望著掛在牆上的一幅兵局關隘圖,已經是端坐了有足足小半個時辰。

  一陣輕巧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卻隻讓熊廷弼微微皺了下眉頭。又等了約莫半盞茶工夫,方才是轉過了身,在臉上展露出一絲笑顏。

  “肅之這一回勞苦功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