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宦》第18章 0金買馬骨
  “其實不難。”唐旭慢悠悠豎起一根食指來,“隻是看僉事大人是否舍得。”

  “呵呵。”莫國用眯搭著雙眼笑出聲來,身下的黃花梨木椅也跟著震動了幾下,“賢侄說的可是銀錢?”

  “不錯。”唐旭點了點頭,莫國用還算是精明,和這樣的人說話,不需要費太大的工夫。

  “不知是哪位大人?”莫國用的兩眼眯得更小,幾乎成了一條縫,眸裡的兩電精光卻仍是落在唐旭身上。

  “黃嘉善黃大人。”唐旭的口中,不緊不慢的吐出六個字來。

  “哦。”莫國用原本還把身子靠坐在椅背上,聽見這幾個字,頓時一個激楞坐直了起來,可是盯著唐旭看了半晌,又慢慢的重新坐了回去。

  “賢侄認識黃大人?”莫國用好奇的向著唐旭問道。

  “隻是見過,卻不認識。”唐旭搖頭,引來莫國用一陣眉頭緊皺。

  “賢侄莫不是在耍逗我。”莫國用臉上一陣忽青忽白,一時間竟看不出究竟。

  “屬下豈敢。”唐旭仿佛是對莫國用的臉色熟視無睹,仍然鎮定的坐著。

  “那賢侄倒是說說看。”莫國用心裡終究是按捺不住不解,如果唐旭能夠結識堂堂兵部尚書黃嘉善,又如何會到如今連個實授的官職也沒。這些朝中一二品的大員,又豈是會隨便接受別人的進奉。

  “遼東的戰事,想來僉事大人也是知道的。”唐旭抬起眼來,迎上莫國用的目光。

  莫國用微微點頭,即便是和唐旭,也是第二次說到此事了。

  “那依大人看,朝廷接下來,該如何做?”唐旭又問倒。

  “自然是補充兵馬軍械,修繕城池。”莫國用幾乎不用多想,便一口回道。

  “可是如今戶部的太倉年年虧空,莫大人可是知曉?”唐旭繼續追問一句。

  “曾有耳聞。”莫國用仍是點頭。這幾年裡,起碼在明帳上,太倉年年虧空,已是朝廷百官皆知的事情。

  興武衛裡,管著錢糧雜事的,就是莫國用,前些日子兵部下了堪文,要求重新點校兵員,其實便就是想要節流的意思。即便興武衛身為天子親衛,今年撥付的錢糧,隻怕也要至少縮減三成以上。

  好在興武衛雖是親衛,卻也仍是囤衛,京郊外的軍田,為數還算不少。即便是沒有朝廷的撥付,日子也能勉強支撐得下去。

  “如此一來,戶部裡隻怕是也拿不出許多銀錢送去遼東。”唐旭所說的,仍隻是如今朝廷裡的實情。

  “朝廷自然有朝廷的法子。”莫國用隻是一個衛所裡的指揮同知,雖然多少有些消息渠道,可朝廷裡的錢糧大事也不是他所能完全了解。

  “這幾天裡,黃尚書便就會疏,請朝廷調各項銀兩援遼東。”唐旭不再隱瞞,把自己所知道的和盤托出,“其中的一項,便是請內外百官捐俸銀以助遼餉。”

  “哦。”莫國用驚詫的瞅了唐旭一眼,“既然黃大人尚且來得及上疏,你如何會知道。”

  “也是耳聞罷了。”唐旭微微一笑,並不多說。

  “賢侄的意思可是說,讓我也捐俸助邊?”莫國用不用多想,便一下子明白了唐旭話裡的意思。

  唐旭的法子其實很簡單,

如果按照後世裡的說法來說,那麽其實也就是爭樹典型。  無論歷朝歷代,朝廷或者地方上若是遇見什麽大事,號召文武百官捐獻俸銀之類,都是免不了的內容。

  既可然是集體活動,那麽其中自然免不了會要樹典型。而這一類活動的典型,也很簡單,說白了,往往就是前面幾個高調出頭的人。

  所謂燒香爭頭香,出名要乘早,隻要是先出頭的人,或多或少,總會得到些回報,約莫也就相當於“千金買馬骨”的意思。

  法子雖然簡單,可是上千年來的經驗表明,這個法子始終都是屢試不爽。正如行軍打戰一樣,頭功往往會給第一個登上敵城的人,雖然後面跟上的人,即便是殺敵更多,出力更大,可卻也絲毫佔不著便宜。

  賴著當年走馬觀花般讀過的史書,唐旭能回憶得起來,兵部轄下原本第一個響應納捐的,是兵部裡的中書汪膘,此人也因此而得授職方武選司主事一職。如今雖然還沒有聽到此人的風聲,但是有這麽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留在腦海裡,也是唐旭想出這麽條路子的最大原因所在,其中隻不過是把汪膘換成莫國用罷了。

  “僉事大人既然是兵部的轄下,那麽自然只需捐給兵部即可。”唐旭提醒莫國用不要想著去搶黃嘉善的風頭,“況且僉事大人出身遼東,資助昔日袍澤正是名正言順。”

  “這樣倒也未嘗不可。”莫國用低頭沉思片刻,默默的點了點頭。

  “那依賢侄看,這捐獻的數額,以多少為宜?”莫國用在心裡權衡了幾回,這個法子多少還是有點希望。

  “至少一年。”唐旭在腦海略一思索,開口回道。

  “那便是三百兩。”莫國用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指揮僉事是從三品的官,如今的年俸總共是三百石出頭,以京師的米價算,也就是三百兩銀子左右。

  雖然說,除了俸祿之外,每年的其他孝敬和名堂還有不少,但是平日家裡的各種開支,以及衙門的迎來送往也少不了。這十年來,莫國用積下的家產,總共也隻有三四千兩的樣子,一下子捐出三百兩,便就等於莫家十分之一的家產。

  若是果真捐出這許多銀子,真的能有見效,莫國用自然是毫不猶豫。問題即便是唐旭自己,隻怕都並沒有十足的把握,若是事情不成,這偌大一份銀錢豈不是白花了,最多隻能在黃嘉善面前混個眼熟。

  “僉事大人若是心疼,隻怕別人倒未必肯落在後面。”唐旭小聲的提醒莫國用。

  “哼。”莫國用把唐旭的話聽在耳裡,臉色頓時一下鐵青,騰得一下站起身來。

  “來人。”莫國用站起身來後,對著門外輕喝一聲。

  小廝王建,原本就守在門外,聽見自家老爺召喚,連忙推門進來。

  “立刻去櫃上支取白銀三百兩,明日天亮便隨我去兵部衙門一行。”莫國用不再猶豫,立刻吩咐了下去。

  東安門,黃府。

  雖然已經是二更天的時辰,後廂的書房裡,仍是若隱若現的透出幾點燭光,在周圍的一片漆黑中,顯得有幾分突兀,更顯得格外的孤寂。

  放下手裡的卷宗,黃嘉善慢慢踱到窗邊,推開窗扇,頓時一陣冷風襲入,讓他不禁打了個哆嗦。

  “篤……篤篤。”一陣適時響起的敲門聲,將黃嘉善從思緒裡拉回。

  “進來。”黃嘉善隻是輕喝了一聲,並未回過頭。

  外面的人,聽到裡面的應聲,輕輕推開門走了進來,走到黃嘉善身後,站了片刻,才開了口。

  “老爺,乏了?”

  “七十多嘍,歲月不饒人啊。”黃嘉善訕笑一聲,緩緩回過頭來,看了一眼身後的人,“老范,過了今年,你也該是六十了,跟了我這麽多年,等到了時候,給你做個壽吧。”

  “小的跟了老爺這般的主子,這輩子也算是值了。”老仆范缺的喉嚨裡,發出幾聲“咕嚕”的響動。

  “你又吩咐廚下熬了參湯?”黃嘉善看了眼范缺的手上,幾步走回到案桌邊,坐下身來。

  “是二少爺親手熬的,吩咐小的送來。”范缺將手上的瓷盞小心的放到桌上,垂手立在身前,“少爺孝順,老爺有福。”

  “哦。”黃嘉善點頭微笑,眉角的皺紋略微展開幾分,伸手取過面前的瓷盞,略泯了一口,隨即又突然放下。

  “回去告訴宗庠,下回還是不要再弄這些東西了。”

  “老爺不愛喝?”范缺頓了一下,開口問道。

  “這倒不是。”黃嘉善訕笑一聲,又把瓷盞重新端起,幾口喝完,才重新抬起頭來。

  “如今家裡還有多少余錢?”

  “約莫還有四五百兩。”范缺略想了一下,立刻回道。

  “留一百兩下來,其余的全包起來吧。”黃嘉善輕歎一口氣,又把瓷盞湊到嘴邊,才發現已經是空了。

  “老爺要去買什麽東西?”范缺聽見自家老爺突然要動用這許多銀錢,未免好奇的問了一句。

  “哪裡是要買什麽東西。”黃嘉善苦笑一聲,搖頭說道:“如今的遼東新敗,守備的兵馬軍械都要增補,陣亡的將士也要撫恤,前幾日我去過戶部,太倉裡卻拿不出銀錢來。”

  “如今聖上雖是從內帑銀裡撥出四十九萬兩交予我,卻是遠遠不足。”

  “這幾日裡,我打算奏請聖上,借調南京各部余銀至遼東備用,再請旨勸諸地封王和內外百官捐出些俸錢來,興許還可以勉強應付過去。”

  雖然沒有明說,可是范缺卻也明白自家老爺話裡的意思,既然是勸捐,那麽自然隻能是先以身作則了。

  “老爺如此為朝廷盡心盡力,如今外頭卻有傳言,說老爺和方閣老師收了楊風筠的賄賂,才有了這次遼東的大敗。”范缺剛及聽完,便憤忿的接過了話來。

  “你且是說了,隻不過是街巷間的傳言罷了,理他做什麽。”黃嘉善卻是不以為意,淡淡的笑出聲來。

  “老爺這回想要勸捐,隻怕是不容易。”范缺略想了一下,開口繼續說道:“老奴依稀還記得,萬歷四十五年,我大明兩京一十三省裡,倒有九個遭了災,當時朝廷也曾經下旨勸過捐,可京城內外大小官員,再加上各地的藩王郡主不下萬人,最後所得也不過兩三萬兩。便就是洛陽城裡的福王,也隻捐出了二百兩。”

  “盡人事,聽天命罷了。”黃嘉善慢慢的抬起額頭看著屋頂,過了許久才吐出一口氣來,“能多一分總是好一分。”

  “老奴這就去銀櫃上整理。”范缺眼眶一陣泛紅,看自家老爺不想再說話,也不再打擾,作了一揖,退出去了。

  看著范缺退出去之後又掩了房門,黃嘉善才是從門邊慢慢的收回了目光,重新看著面前堆積如山的卷宗。

  先移過一邊的油燈,拿出銅簽挑了幾下,方才從卷宗中抽出幾份,放到眼前。

  當先一份,只看了一眼,便忍不住“咦”了一聲。

  “興武衛指揮僉事莫國用,自願捐俸祿一年充軍餉以助王事,使家資現銀相抵,入銀三百兩……”黃嘉善低下頭去,小聲的念了出來。

  “興武衛……莫國用……”黃嘉善側過腦袋,仔細的想了片刻,緊接著突然會心一笑。

  “好一個莫國用。”黃嘉善嘴角微揚,口中也跟著念念有詞,“你既然聰明,黃某也不妨效仿那千金買馬骨,多少可以解幾分燃眉之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