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封神,老子要上封神榜》第459章 18路諸侯討沈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愛筆樓]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西岐營帳之內,薑子牙自從岐山回來後便一直昏迷不醒。

 口中吐出的鮮血更是染紅了衣袍。

 他此刻的心中銳氣已失,卻是再也沒有了意氣風發,宛如殘年的老人。

 他把自己的意識封印在神魂中,不想去面對眼前的一切。

 因為薑子牙實在是接受不了,面對沉信的那種無可奈何的壓力,他感覺身上背著的大山怕是永遠也去不掉了。

 從開始下山胸中盡顯韜略,習得定國安邦之法,有平定天下的理想,到為西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受托孤之重,欲要完成封神大業。

 再到最後受到打擊又壯志難酬的無奈。

 薑子牙總感覺自己的一生是活在某人的陰影裡,從來沒有贏過。

 而更倒霉的是無論如何他還要去面對,哪怕身死,師尊也有一萬種方法救其回來……

 薑子牙的神魂在飄蕩了不知多久之後,他望著沉信站立的方向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沉信與自己,看似是完全對立必須分出生死的敵人,但是這個敵人的身上卻有種不同尋常的魅力。

 他不顧生死,為國為民,每一戰更是奮勇登先,絲毫沒有在意過性命,更從未把自己當過萬乘千金之軀。

 而最重要的一點,那便是沉信對百姓,對士卒,以禮相待,關愛有加,以一己之力為世間百姓請命,如此英雄豪傑三界之中怕是千萬年不曾出現一位。

 自當值得滿城百姓夾道歡迎。

 他雖然每每身陷險地,可卻有能生死相托的士卒,身前是敵人,身後則是萬千百姓。

 所以他沒有弱點,更不應該去失敗。

 遙想西岐建立之初,實行的同樣是仁政,他們也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四方八百諸侯,

西岐可稱第一,所有人都心之向往。

 薑子牙現在還記得,當其率領大軍攻入北崇時的場面,無數的百姓夾道歡迎,簞壺食漿,以犒王師,那時是多麽的意氣風發。

 可自封神台建起之後,好像一切都變了,盡管西岐越來越強盛,有著闡教仙人相助,可薑子牙能看的出來,與百姓之間的關系卻越來越遠了。

 支持西岐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薑子牙不知為何跟著有些觸動,封神劫數已經開始,世間卻是凡人先跟著遭殃。

 他有些能夠理解沉信的堅持,因為連他自己都懷疑這究竟是神仙殺劫?

 還是百姓厄難?

 薑子牙隻感覺頭頂有一只看不見摸不到的枷鎖,為獨缺沉信這樣的人,挺身而出,在那滿是殺氣的劫中奮力斬下一劍。

 “殺賊!殺賊!”薑子牙忽然立身而起,仰頭高呼,更是忍不住手中執劍,目視前方。

 一時竟分不清這個賊是自己還是沉信!

 他笑了,笑了之後慢慢流出了眼淚。

 “我是闡教弟子,更是西岐丞相,手執封神榜,當使眾神歸位,我的任務還沒完成……”

 他揮下這一劍徹底斬斷了自己,如今薑子牙就是這天道封神的代言人,封神或許將由我而始,由我而終……

 沉信見到了自己的援兵,說實話他現在很難受。

 一個是威震朝堂,手執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的殷商太師聞仲。

 一個是提督四十六萬朝歌禁軍,永受國恩,世代忠良的天下兵馬元帥,鎮國武成王黃飛虎。

 聞仲與黃飛虎並稱為殷商文武雙璧,幾乎以一己之力拱衛著殷商的江山社稷,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兩人南征北戰,皆是不可多得的帥才。

 而相比於領兵作戰,聞仲是比黃飛虎更令人忌憚。

 因為其乃是截教金靈聖母的弟子,論其出身,算得上截教嫡傳,甚至別看聞仲實力甚低,但卻可與仙神互稱道友,連趙公明這等闡教大羅金仙都能請下山來。

 內中蘊含的能量絕不一般。

 聞仲那種霸道,威嚴的氣勢,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沉大夫,這個人要十分注意,容易翻車啊。

 也不知道這紂王是怎麽搞得,一上來就送了自己一份大禮,太特娘的過分了。

 沉信的心情很不好,所以他盡力的躲著眾人,免得被過多關注。

 但是,誰讓他過於耀眼呢,聞仲與黃飛虎在扎下大軍後,也不顧的什麽別的事情,放下一切急急忙忙的就來求見。

 “大夫,你真的是讓老夫萬分擔憂,如今沒事就好,實乃天大之幸,殷商之幸,日後絕不可再以身犯險!”聞仲用力的拍了拍沉信的肩膀,眼中的關心之色毫不掩飾。

 沉信:“……”他現在心中忽然有點慌。

 “太師,其實在下有錯,自從請命伐周以來,不僅沒有任何進展,反而一敗再敗,如今竟被這西岐打到汜水關外,看來我已經不再適合大軍統帥的角色。”

 沉信高呼一聲:“今願自貶為軍中士卒,以應天下悠悠之口!”

 說到最後,沉信心中根本不慌了,反而信心十足,好家夥我怎麽就沒想到這件事,先把自己貶個十級八級。

 作為大軍統帥,哪有當一個小兵危險的多?

 可惜,面前的兩位都不願意配合他。

 聞仲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可以接自己班的人,怎麽可能讓沉信犯險。

 至於黃飛虎更是要還沉大夫的救命恩情,所以果斷拒絕了沉信這個低劣的尋死辦法。

 “大夫休要如此,面對西岐大軍,與那天上的闡教仙人,無論是誰都未必有您做的好。”

 聞仲更是哈哈一笑,直接給了沉信一個暴擊:“大夫之才遠勝吾等,實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這統帥之位非大夫莫屬。”

 “而老夫只需助大夫一臂之力,請來三山五嶽道友便可勝得西岐!”

 沉信心說,好家夥你還要請人?光那十天君以及趙公明就讓已經我生不如死了。

 這要不拒絕,怕是再進一個大坑。

 “太師,這不合要求,沉信愧領,您才是官員中地位最高之人,我怎能喧賓奪主,更何況還有黃……”

 “此事,老夫定了便可,黃將軍不會有任何怨言!”聞仲直接揮手打斷了沉信的話。

 一旁的黃飛虎也跟著開口:“大夫不必顧及什麽,且聽老師安排便可。”

 他絲毫沒有任何怨言,因為沉大夫真的比自己不知強了多少倍,一身正氣,浩蕩凜然。

 有老師相助,與截教修士,殷商眾將,再加上自己,別說是一個小小西岐,就是八百路諸侯盡反也能擋的住。

 黃飛虎覺得問題不大,沉大夫接下來只要躺著就就好,根本不必他出手。

 完全不慌。

 聞仲大手一揮,決定之後也不跟沉信廢話,而是忽然笑意盈盈的走了出去,拉著方走進營帳的鄧九公,兩個老頭子在旁說起了悄悄話。

 至於內容嗎?還是與沉大夫有關,因為兩人笑的很是開心……

 沉信看了看聞仲,又看了看黃飛虎,忽然仰天長歎了一口氣。

 所以說,我現在不僅要跟西岐交鋒作戰,還要跟自己人鬥智鬥勇?

 

 西岐營帳之內,面對薑子牙的忽然清醒,姬發自然是高興至極。

 他正準備告之相父如今諸路諸侯已經具到,正等西岐派兵聯絡。

 但薑子牙此刻卻是忽然擺了擺手,開口道:“合盟之事暫且不急,且有一件卻要先行。”

 說罷薑子牙便呼喚士卒,召集眾將前往中軍議事。

 姬發被薑子牙搞的有些不知所措,如今各路諸侯已經到了岐山,不去會盟,怎的聚起將來。

 姬發不解,但也隻好在營內設下朝堂,面見西岐眾將。

 待所有人及至,薑子牙坐於書桉,奮筆疾書,半晌之後,面色凝重,捧著一張書表快速上前,跪伏在姬發面前口中高呼道:

 換源app】

 “臣西岐丞相薑尚,特進表言明,使吾主大軍北上,進五關討伐無道殷商!”

 姬發神色一愣,似乎若有所思,趕忙命人接上來。

 奉禦官將表文開於禦桉上。姬發從頭看完,只見上面洋洋灑灑的寫道:

 “臣聞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作民父母。”

 “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災下民,流毒邦國,剝喪元良,賊虐諫輔,狎侮五常,荒怠不敬,沉湎酒色,罪人以族,官人以世。”

 “惟宮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殘害於萬姓;遺厥先宗廟弗祀;播棄黎老,擬比罪人。”

 “惟婦言是用,焚炙忠良,寵信奸佞,屏棄典刑,囚奴正士;殺妻戮子,惟淫酗是圖,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

 “郊社不修,宗廟不享。商罪貫盈,天人共怒。”

 “今天下諸侯大會於汜水關外,興吊民伐罪之師,救生民於水火,乞武王體上天好生之心,思天下黎庶之苦,大奮鷹揚,擇日出師會盟,恭行天罰,則社稷幸甚,臣民幸甚!”

 姬發覽畢,坐在上方沉吟半晌,他不知為何眼前的相父在醒了之後竟忽然好似變了個人一般。

 如今這上表又是何意?我是接還是不接?姬發緩了緩心神開口問道:

 “相父此表,雖說紂王無道,為天下共棄,理當征伐;但昔日先王曾有遺言:‘切不可以臣伐君。’”

 “今日之事,天下後世以孤為口實。況孤有負先王之言,謂之不孝。”

 說罷姬發微微一歎:

 “總之紂王雖無道,但乃君也。孤若伐之,謂之不忠。孤與相父共守臣節,以俟紂王改過遷善,不亦善乎。”

 西岐雖然此刻已經闖過岐山,圍攻汜水關,但實際在名義上並沒有與殷商撕破臉面。

 可一旦這檄文發出,那就是真正的造反,再無後路可言,姬發此刻尚在猶豫。

 其實無論是不是猶豫,總歸要推辭一番,何況還古人尚有三讓三辭。

 但薑子牙似乎卻是早有準備,躬身而稟,口中繼續道:“老臣怎敢有負先王。但天下諸侯布告中外,訴紂王罪狀,如今諸侯大會於汜水關前,昭暢天威,興吊民伐罪之師。”

 “前有東伯侯薑文煥、南伯侯鄂順、鬼方統領具文書知會,老臣恐誤國家之事,因此上表,請王定奪,願武王裁之。”

 姬發聽罷,暗自點了點頭,他好像明白了薑子牙的想法,今大軍會盟,各路兵馬互不統屬,必有糾紛,西岐正好趁此機會高舉起反商大旗,成為諸侯盟主,如此方才出師有名:

 “相父所言雖是,但且容孤三思……”

 眼見時機此刻成熟,上大夫散宜生在旁趕忙上前奏道:

 “吾主在上,丞相之言乃為國謀,不可不聽。”

 “今天下諸侯大會汜水關前,武王若不以兵相應,則不足取信於眾人,則眾人不服,必罪我國以助紂為虐。倘移兵加之,那時反不自遺尹戚。”

 “況紂王信讒,屢征西土,黎庶遭驚慌之苦,今方安寧,又動天下之兵,是禍患已至。”

 “以臣愚見,不若依丞相之言,統兵大破五關,與天下諸侯陳兵商郊,討伐無道。”

 “可稱萬全策。乞大王思之。”

 姬發聽得散宜生一番言語,不覺欣悅,更是早有意動,於是也不在猶豫,開口讚道:“大夫之言是也。不知吾西岐出多少人馬?”

 散宜生繼續開口奏道:“武王兵進五關,須當拜丞相為大將軍,付以黃鉞、白旄,總理大權,得專聞外之政,方可便宜行事。”

 姬發也不怠慢直接揮手:“但憑大夫主張,即拜相父為大將軍,得專征伐。”

 散宜生又道:“與諸侯會盟亦不可簡單,須當築台,拜告皇天、後土、山川、河瀆之神,以示討商決心。”

 姬發點點頭:“凡一應事宜,俱是大夫為之。”

 散宜生聽令而為,薑子牙則是親至岐山之側與東伯侯薑文煥,南伯侯鄂順等人商討會盟事宜。

 又令南宮適、辛甲監造將台,二人至岐山,揀選木植磚石之物,克日興工。也非一日,將台已完。

 二將交領回報,散宜生入中軍營帳見得姬發:

 “臣奉旨監造將台已完,謹擇良辰,請武王至金台,與諸侯共會盟約於岐山。“

 姬發點頭自是欣然向往,次日諸路諸侯陸續皆至,各自於岐山安營下寨,共有十八路諸侯浩浩蕩蕩連接二百余裡。

 西岐宰牛殺馬,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

 只見南伯侯鄂順沉吟片刻,略有思索的率先開口道:“今即諸侯會盟,須奉大義,必立盟主;眾將聽令約束,然後進兵五關,方可成功。”

 此言一出,諸路諸侯皆驚,似有所言,尤其是鬼方統領,面色微冷,正待要說些什麽的時候。

 一旁久不言語的東伯侯薑文煥也同時站起身來,開口讚同道:

 “南伯侯所言甚是,西岐兵多將廣,薑丞相又有不世之才,武王更乃天命授之人,可為盟主。”

 一連兩大諸侯表態,其余人哪裡還有拒絕的可能,而那些小諸侯更是早已看清風向。

 姬發再三推辭,眾人皆道非西岐不可,姬發不得已之下這才應允。

 緊接著諸路諸侯走向祭壇,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姬發登壇。姬發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口中高喝道。

 “今商王受荼毒生民,如坐水火,罪惡貫盈,皇天震怒。”

 “吾等諸侯共計一十八路,發大軍八十萬,行吊民伐罪之師,代天彰討,救民於水火。”

 “今我同盟,當齊心戮力, 共抗無道殷商,皇天后土,實皆鑒之!”

 讀畢眾諸侯歃血為盟,心情激動,盡皆高呼。

 片刻歃血已罷,姬發下壇回轉中軍,由丞相薑子牙總覽軍事,眾人升帳而坐,兩方各路諸侯位於下首。

 薑子牙眼望四方,微微點頭,面色鄭重的開口:“今日既立西岐為盟主,各位須聽調遣,同抗殷商,勿以強弱計較。”

 “貧道雖然不才,但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見眾諸侯無有反駁點頭讚同,薑子牙繼續道:

 “今有殷商惡賊沉信,助紂為虐,拒於汜水關前屢抗天兵,今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前挑戰。”

 “不知何人願往?”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