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王弘走了。
皇宮中的那位必將掀起一場巨大的風暴,誰能在這場風暴中幸存下來,誰會被摧毀,或者有誰能乘著巨浪一衝雲霄。
這些,誰都不知道。
第二天,劉義真罕見的召見了劉宋宗室。
除了自己的那些弟弟,還有劉道規、劉道憐兩脈。
如今劉義真除了遠在河北的劉義隆, 還有四個弟弟。
分別是十四歲的劉義康,十歲的劉義恭、八歲的劉義宣,還有同為八歲的劉義季。
嗯,歷史上四個弟弟裡有三個謀劃過造反,不愧是“兄友弟恭”的劉宋朝……
劉道規無嗣,繼承他王位的是劉道憐次子劉義慶, 就是後來寫出《世說新語》的那位大文豪。
劉道憐本人如今鎮守荊州, 而且還身患重病,劉義真自然沒有勞煩這位叔父動身,反而遣使慰問。只是召見了身為世子的劉義欣。
六名宗室,也是未來的六名諸侯王。
宗室這玩意雖然極為不靠譜,但卻很有用。
遣宗王,守四方。
劉義真正是打算先將宗王給派出去,以防備地方上的各種不測。
其中有王位的目前有三位。
分別是劉裕在世時封為彭城王的劉義康,繼承劉道規臨川王封號的劉義慶,還有長沙王士子劉義欣。
徐州、江州、荊州。
這三個地方都是重地,不需要將他們移開。
還有剩下的三人劉義真也想好了他們的去處——
蜀地、中原、江東。
尤其是江東,一旦劉義真遷都,這裡將成為霍亂的起點。
對於召集宗室的目的,劉義真並沒有隱瞞,直接告訴了這些宗室。
天子準備遷都!
這個驚悚的消息讓這些諸侯王都有些害怕,年紀最小的劉義季更是急的用他那奶聲奶氣的聲音發問:“二哥,唔……陛下,為什麽要從建康搬走, 這是我們的家啊。”
劉義真還沒說話, 就被最為懂事的彭城王劉義康呵斥:“陛下此舉自有深意!你現在年歲還小,等以後便知道此乃為國為民之舉!”
自從劉義真北伐回來後, 當初和劉義隆一起倉皇跑回建康的劉義康就將自家二哥奉為神明。
現在的劉義真再劉義康心中的地位已經頂替了過世的父親,成為新的支柱,所以對於劉義真的決定自然毫無異議。
這其中年齡最長的臨川王劉義慶卻是皺起眉頭。
自家弟弟都還小,不懂其中風險,但熟讀史書的劉義慶卻是知道的。
遷都要面臨的困哪遠比大家想象的要多,現在這個時候遷都……真的是好的選擇嗎?
不過劉義慶也很聰明,他沒有將自己的憂慮說出來,而是選擇明哲保身。
身為皇族,他們只要聽天子的就夠了。
其他的輪不到他們操心,也不允許他們操心。
“朕今日召集宗室,就是想與諸位商議就藩一事。”
主要還是自己那三位年幼的弟弟……
“朕打算封五弟為廬江王,六弟為潁川王,七弟為成都王。”
建康是重中之重,劉義真打算讓年紀最大的劉義恭鎮守。
五弟劉義恭的能力還是沒問題的,而且膽子也溫順,歷史上之所以行“謀逆”之事是因為劉子業那糟心玩意實在太過分……
六弟劉義宣,這位能力也是強的出奇,不強也不可能造兩次反……
出於他的“黑歷史”, 劉義真打算將其放在中原, 自己還是盯著點好。
至於年紀最小的七弟劉義季。
是幾個弟弟中唯一沒有造反過的好孩子,劉義真當然放心將他派往蜀地,不害怕他玩東漢末年劉焉的那套。
剩下的臨江王劉義慶,當然是幫天子鎮守江州。
既然是鎮守,那肯定是要給兵給人的。
建康是劉義真自己要牢牢把守的,不可能分權出去。這普天之下除了他這個天子,沒人有資格在建康這片土地上指手畫腳。
蜀地則是因為有蕭氏外戚在,也就是蕭承之。雖然這位的兒子是劉宋王朝的終結者,但至少現在他的忠誠還是沒問題的。
彭城同理,有趙倫之這個外戚,放心的很。
荊州則有檀道濟。
如今只剩下中原和江州。
尤其是江州。
這裡處於荊州和揚州的中間,乃是軍事重地,必須要有一個軍事能力足夠強的將領帶重兵把守。
用誰呢?
一系列將領的名字在劉義真腦海中閃過,讓劉義真體驗了一把幸福的煩惱。
名將太多了!真的不好選……
最後劉義真在糾結很久後才選中一人——
到彥之。
這位跟著王鎮惡打完林邑後就一直待在建康,也是時候讓他出去活動活動。
他出身寒門,起點為劉宋名將中最低,被劉裕發掘後才能崛起,忠心同樣沒問題。
即便他的進攻水準有待商榷,但僅僅是鎮守一地,還是沒問題的。
中原將領那就容易多了,裴方明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敲定人選後就是召集百官後頒布詔書。
百官對於天子將宗室外派就藩也是高舉雙手同意。
宗室在中央始終會對皇權產生威脅,外放才是能將宗室利用最大化。
【臨江王劉義慶,遷鎮南將軍。】
【長沙王劉道憐,遷驃騎將軍。遷世子劉義欣為鎮西將軍】
【彭城王劉義康,遷徐州刺史、鎮東將軍。使持節、都督青州、徐州諸軍事】
【劉義恭為廬江王,遷揚州刺史、安南將軍。使持節、都督亳州、蘇州、杭州諸軍事】
【劉義宣為潁川王, 遷許州刺史、安東將軍。使持節、都督許州、鄭州、豫州諸軍事】
【劉義季為成都王,遷益州刺史、安西將軍。使持節、都督益州、寧州諸軍事】
這六條還好,只是給藩王封號,但後面三條詔令卻讓百官嗅到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到彥之為昭武將軍,遷安南將軍司馬】
【裴方明為牙門將軍,遷安東將軍司馬】
【蕭承之為建威將軍,遷安西將軍司馬】
突然提拔三名大將,怎麽看都不對勁。
像王弘等一些得知風聲的臣子則清楚,這便是天子的未雨綢繆。
遷都大計,已經是緩緩拉開它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