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賺錢的方法——製白糖
除了修練武功,明心過得沒心沒肺,不知道去過多少次山下的村子了,也見過好幾次馬車隊送糧進寺院,現在他才知道,這些是山下村子的人。
一打聽才知道,周邊幾個村子的田地大多都寄籍在寺院名下,每年都有一定產出歸寺裡。
重建寺院時寺產,也就是田畝很少,之後購買的也少,當然接受附近村子的寄籍。一是獲得一份收入,二是對農民也是一種保護。
農民也不是傻子,寄籍寺廟就不用交稅,不用服徭役,更重要的是,不會被人侵佔田產!
寺院所有的田產少,主要靠寄籍田畝收入和捐贈的香火錢過日子,所以寺裡僧人數量不過百人左右。
當然,明心不知道,寺裡只有一百來個僧人的原因不只是錢財的問題,還有朝廷制度的原因。實際上,寺裡有僧籍的只有不到四十人,其余包括明心自己都是沒有僧籍的私度僧。
好在鎮國東禪寺重建之後經營百年名聲在外,多上五六十私度僧,其中還有三十來個是未成年的小沙彌,能夠遮掩得過去。
這天比武明心發現明思沒在,一問才知道明思回家了。
明思就是山下村子的人,他上山當和尚,是因為父親常年生病,家裡養不活他,所以六歲時被送上山當和尚。
寺裡大半和尚是撿來的,少部分跟明思一樣,由於是家貧沒辦法才被送到寺裡,所以明思對家人並沒有恨,還常回家幫忙。
知道明思家就在山下村子,明心的心思就活動了起來,他想賺些錢,能買些寺裡沒有的增加營養。為了自己健康成長,明心不得不破戒了。
方向早就有了,就是糖!
本來鹽也是一個選擇,市面上的鹽,只有很小一部分是白色的精鹽,這種鹽只有富裕之家才吃得起。絕大部分都是雜質很多的粗鹽,顏色發黃,味道發苦。寺裡用的就是發黃的粗鹽,明心第一次進齋堂後廚就發現了。用粗鹽提純精鹽,利潤很高,不過鹽是官賣之物,搞出來也不好賣出去。
糖就不同了,弄出來之後是可以賣的,而且價格非常高!
要製白糖需要本錢,本錢明心有。這幾年他偶爾陪香客的小孩玩耍,會得到一些好處,攢了有三貫多。
明心找上明思,明思自然同意,這兩年家裡收入多了些,明心要用的鐵鍋還是有的。
午齋之後,叫上師兄明海,跟明心一起去到他家。剛進院子,明思就叫他父親,他父親在屋裡回了一聲,三人往裡走,在屋門見到他父親。
明心問道:“伯父,紅糖買回來沒有?”
“買回來了!”明思的父親說道,“紗布、棉花、炭還有你要的那個漏鬥都備好了!”
“好!”明心高興地說道,“要是試成了,那以後就不怕沒錢了。”
說乾就乾,提純不過是溶解、過濾、結晶、乾燥,最花時間的是乾燥,明火燎鍋底容易焦糊。
四個人弄了一下午,終於收獲十多斤白花花的白糖。
明思的父親在見到融了糖的水經過過濾之後變清時情緒就激動起來,現在見到白花花的白糖,更是哆嗦得說不出話來。
明心用木鏟刁了一點放進嘴裡嘗了嘗說道:“可以,這樣的白糖,城裡的有錢人肯定趨之若鶩。至於價格,就定個底價,兩百文一斤,如果低於這個價格,那就不賣了!”嘴裡這麽說,但明心相信肯定不止兩百文。
“一次不但回本,而且還大賺,以後就都是淨賺!”明心想到這裡,心情大好。
不過,很快明心就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安全和保密。
一想到這裡,明心頓時說道:“這件事,得叫上師兄們一起,買糖和賣糖,都交給他們去做。”
明海和明思疑惑地看向明心,他們倒不是不願意師兄們加入進來,而是還沒轉過念頭。反是明思的父親明白,讓兒子的師兄們去,別人就會以為是寺院所出,不敢動歪念頭。
明思的父親一番解釋,明海和明思終於明白了過來。
將白糖帶回寮房,當晚明心就找師兄們商量,這樣的好事他們當然願意。
第二天完成寺裡分派的任務之後,明心和五個師兄帶著十五斤白糖進城。
在街上轉了一圈,找了一個賣糖的大店鋪走進去。
一個夥計熱情地迎上來:“幾位小師傅要購買何物?”
明心擺了擺手說道:“你們掌櫃在不在?我們有一樁買賣想跟他做。”
“我們掌櫃在後面,幾位小師傅稍候,仆這就去請。”夥計說道。雖然他不認為幾個小和尚能有什麽買賣,但對方畢竟是和尚,自然要稟報掌櫃。
夥計往裡面走,這時候帳房過來接過話,隱晦地打聽起是什麽買賣來。
不一會兒,掌櫃出來了,明識師兄一見,合十行禮道:“原來掌櫃的是陳施主,小僧明識有禮。”
陳掌櫃原本就帶著笑的臉上笑容更甚,眼睛都眯縫了起來,合十還禮:“原來是明識師傅。”
既然認識,明心就更放心了,也不打算再出面討價還價。
事實也是如此,陳掌櫃坑任何人也不會坑鎮國東禪寺的和尚。
明識師兄將裝著罐子的麻袋打開,揭開蓋子,陳掌櫃一見,說道:“這是精鹽?”
“不是精鹽,這是白糖。”明識師兄解釋道。
陳掌櫃用手拈了一點一嘗,是甜的,喜道:“真是糖!”
大明也有白色的糖,叫雪糖,但產量太少,所以才賣得貴。
“四百文一斤如何?”陳掌櫃問道。
明識看向明心,他不知道這個價格合不合適。
明心本不打算開口,但現在陳掌櫃給了這麽高的價,顯然以為只有這一罐。但明心他們做的卻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長期生意,再說,製白糖還需要紅糖,如果能出陳掌櫃這裡低價拿到,不是更好?
“三百文吧。”明心說道,“我們不是隻賣這一次,以後每隔三四天都會出一次貨,就看陳掌櫃你要不要了。”
“要要要!”陳掌櫃一聽以後還有,頓時說道,“你們有多少我要多少!”。他可不會嫌白糖多,只會嫌少!而明心主動給他降了一百文,更讓他驚喜不已!
……
事情敲定,有了穩定的進出貨路子,師兄弟六人開開心心地帶著三百斤紅糖離開。
將紅糖送到明思家裡,將剩余的錢拿給明思的父親,用來購買柴炭等物。
看著已經改造過的加了煙囪和封口的灶,明思還是覺得簡陋,而且效率並不高,也不能完全保證乾燥時不焦糊,明心說道:“看來這灶還得改造!”
明識說道:“既不會冒煙,也不再有碳灰,已經夠好了!”
“這個鍋還是不行。”明心說道,“用這種鍋,燒碳烤乾水分,還是可能會糊,糊了可就廢了。另外,郭還是小了一點。”
“那你想改成什麽樣的?”明觀問道。
明心指著煙囪說道:“做成更大的,就像這煙囪放平的樣子,只是更寬。上面用四五個三四尺長寬的平底的鍋,下面是煙道,跟北方的火坑一樣。這樣既能提高產出,還不會焦糊。”
“這能有多少熱氣,能不能行啊?”明識不確定地問道。
“能不能行,試過不就知道了。”明心說道,“反正也不是現在,怎麽也得等賣幾次白糖手裡有錢了才能試。”
“行。”明識同意道。這個買賣是明心想出來的,也是明心拉他們加入的, 明心想試,他不會不同意。再說,明心雖然小,但聰明卻是師兄弟們公認的,他想出來的辦法,未必就不行。
紅糖有了,回齋堂吃過午齋再回來,就開始製糖。
糖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很大,水燒開之後三十斤水能溶一百多斤糖,水沒燒過三十斤只能溶十幾斤。
當然,做起來不能真溶一百多斤,明心隻溶了八十來斤,然後過濾。過濾的時候要保持溫度,所以鍋裡紅糖水還得繼續加熱。
過濾流進木盆裡的清亮糖水,溫度下降之後很快就有糖粒析出來,降到常溫之後,木盆裡析出了厚厚一層糖粒。
將糖粒撈出來濾十幾分鍾,然後放進鍋裡用小炭火烘烤,要不了多久就乾燥了。
昨天明心沒注意這一點,是一起倒進鍋裡烘烤的,所以用了很長時間。
剩下的糖水沒再乾燥,留了幾斤給明思家,剩余的帶回寺裡,分給師兄弟們嘗嘗。自己能製白糖了,好歹讓師兄弟們嘗嘗白糖水的味道。
第三天午齋過後一個時辰左右,三百斤紅糖就全用完了,明誨師兄和另外五個師兄帶著白糖進城,賣白糖買紅糖。
明心幾師兄弟也不回寺裡,就在明思家裡等著。太陽離山頂還有一丈多高的時候,明誨師兄他們回來了,帶回四百斤紅糖。
將紅糖放進廚房,然後才將一直抓在手裡的小袋子放到桌上,一邊打開取出錢,一邊說道:“一共有七十兩紋銀,六貫銅錢。”
明識師兄聽了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說道:“真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