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埋葬大清》第185章 棒子想重新認爹
按照德川家齊和松平定信的分析,只要朱勁松還自認是大明正統,而鄭江輔又願意替倭國多說幾句好話,那麽朱勁松就不得不給鄭江輔幾分面子。

因為鄭江輔是鄭成功胞弟田川七左衛門的七世孫,跟大明國姓爺鄭成功是血親,而且七左衛門曾經“親詣江戶,請赴明戮力成功,滅建虜以報仇”,怎麽著也得有三分香火情。

可惜的是,七左衛門這一系跟德川幕府的關系並不怎麽樣。

眾所周知,倭國的矮矬子們多多少少都有點兒腦子不正常。

鄭芝龍當初跟倭國以及德川幕府的關系還算不錯,不但長期和倭國大做貿易,連妻子也是日本人,甚至受到平戶藩主松浦氏厚遇,在平戶擁有家業。

但是當鄭芝龍想要把妻兒都接回中原的時候,卻又遭到倭國的數次阻撓,南明隆武元年十月時,鄭芝龍再一次想要接回滯留倭國的妻子和次子,結果倭國又把鄭芝龍的次子七左衛門扣下當質子,雙方關系一度鬧的很臭。

按照黃宗羲所著的《日本乞師紀》以及《行朝錄》的記載,當初大明要唱涼涼的時候,國姓爺也曾數次找德川幕府借兵,雖然矮矬子們多少也讚助了一些物資,但是最重要的兵卻是沒能借到一個。

“……不予發兵,助銅熕(銅製大炮)、鹿銃、倭刀為備。”

包括七左衛門想要去中原堂口跟著國姓爺一起報仇,也因為德川幕府的阻撓而未能成行,只能不斷輸送人力、物資供應國姓爺,幫著國姓爺維持組織海上貿易命脈,直到德川幕府鎖國。

有著這麽多破事兒在裡面,要說德川家齊有把握能夠說動鄭江輔,那純粹就是扯淡。

然而出乎德川家齊預料的是,鄭江輔毫不猶豫的就答應出使大明。

……

當鄭江輔登船前往大明之時,倭國跟八旗毛熊的戰爭也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八旗毛熊跟毛熊八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人都容易弄混——如果毛熊俘虜的數量夠多,能夠完整的編制成八個旗,那麽他們的編制就是毛熊八旗,而像現在這樣兒人數極少,甚至連一個旗的編制都不到,就只能稱之為八旗毛熊。

就像努爾哈赤當初起家之時,投靠建虜的草原部眾被編為八旗蒙古,而等到大清徹底支棱起來,草原上的部落都投靠了建虜之後,建虜就把草原編制為蒙古八旗。

問題就出在八旗毛熊的兵力太少這上面。

論不怕死的程度,倭國矮矬子們跟八旗毛熊大概也就是個不相上下的水平,但是論到體型、體力以及後勤補給等方面,八旗毛熊就遠超倭國矮矬子們了。

矮矬子們唯一的優勢就在於倭國武士並不值錢,相比於死一個就少一個的八旗毛熊,倭國矮矬子武士卻能源源不斷的補充兵員,再加上矮矬子們又講究武士道精神,常常倒騰著小短腿跟八旗毛熊打對攻,以致於八旗毛熊的數量是越打越少。

八旗毛熊越打越少,蟎州八旗和朝鮮的士卒又指望不上,以致於大清方面的士卒越發低落,而矮矬子們卻是越打越精神。

這就讓人很蛋疼。

尤其是八旗毛熊兵力劇減,朝鮮方面不斷失地的消息傳回直隸之後,和珅和中堂差點兒就被氣瘋。

和中堂的心裡也很清楚,想要解決眼前的困境,要麽就把廓爾喀八旗調到朝鮮,要麽就弄來大量的毛熊俘虜以補充八旗毛熊的消耗,或者我大清的蟎州八旗能夠忽然崛起,除此之外,基本上就沒什麽好辦法了。

駐扎在廓爾喀那邊的廓爾喀八旗自然不用考慮,

而被十五阿哥顒琰送到直隸的廓爾喀八旗又和朝鮮八旗一起,都跟著八阿哥永璿去懟毛熊了。至於說大清的蟎州八旗……

說多了都是淚!

在這種情況下,和珅和中堂能怎麽辦?

指望錢聾老狗?

號稱十全武功的錢聾,實際上沒帶過一次兵,更沒有打過一次仗,一輩子最大的能耐就是六下江南,視察了無數小娘子們身上的河道工程。

面對這種局面,錢聾老狗也只能是無能狂怒一番,然後再把問題扔給和珅和中堂去處理。

和中堂甚至私下抱怨:“本中堂,眼看著就快成裱糊匠了!”

當然,抱怨歸抱怨,和珅和中堂能夠混到軍機大臣的位置,那可是有真本事在身的,即便是這種令人蛋疼的局面,和中堂依舊想到了破局的辦法——

【推薦下,咪咪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在仔細分析了朝鮮的戰局之後,和珅和中堂認為,大清的蟎州八旗之所以畏戰怕死,是因為不差錢兒,而朝鮮的士卒之所以畏戰怕死,則是因為錢沒有到位。

就跟大清之前派去剿滅朱逆的那些綠營士卒一樣。

那些綠營士卒都是什麽模樣?

平日裡欺壓百姓,踹寡婦門,刨絕戶墳,什麽事兒缺德他們就幹什麽,戰場上則是能退則退,面對朱逆更是主動整理好裝備然後跪地投降!

而某些投靠了朱逆,然後跟著朱逆回過頭來打攻打大清的綠營士卒又是個什麽模樣?

悍不畏死!頂著炮火衝鋒!能把大清八旗給打出屎來!

同樣的一批人,前後如此巨大的反差,為啥?

不還是因為大清不把綠營兵當人,上面的兵頭們吃空餉,喝兵血,甚至役兵為奴,簡直就是一人當兵,拖累全家的典范,這種情況下,誰還願意賣命?

反觀朱逆那邊,從不拖欠軍餉不說,甚至還對當兵的各種優待,對其家屬也是各種照顧,簡直就是一人當兵,全家都跟著受益,人家那士卒打起仗來,自然就悍不畏死。

所以,和珅和中堂很容易就得出一個結論——不是朝鮮士卒不中用,而是缺少動力!

既然如此,那就再招募一批朝鮮綠營,直接許以重利:只要打仗勇猛,就有機會憑借戰功抬進蟎州八旗,從此在後就能成為人上人!

然而讓和珅和中堂想不明白是,即便都已經給出了抬旗的許諾,就連軍餉也如數發放了一批,那些朝鮮士卒的表現卻依舊如前,該偷懶的照樣偷懶,該畏戰怕死的照樣還是畏戰怕死。

就好像他們根本就不在乎是否能夠抬旗,更不在乎軍餉能不能按時按量的發放。

相比之下,反倒是殘存的那些八旗毛熊變得更加悍不畏死。

問題是,八旗毛熊再怎麽悍不畏死,也改變不了其兵力太少的事實,朝鮮那邊該失地的還是接著失地,朝鮮國王李祘甚至學著他祖宗李昖的樣子,跑到了鴨綠江邊,聲稱“與其死於賊手,無寧死於父母之國”。

問題是被棒子們死命吹捧的“顯文毅武聖睿達孝大王”,朝鮮宣祖李昖之所以要“死於父母之國”,是因為人家李昖有一個好爹,大明爸爸那是真的出兵幫著李昖。

而李祘剛認的這個爹……

錢聾老狗在得知李祘打算內附的消息之後,第一反應就是先樂呵的應下,第二反應就是把自己剛剛升格為十一全老人的名號又改成了十二全,第三反應則是朝鮮國庫能拿出多少錢來,第四反應才是怎麽幫著李祘乾掉倭國。

錢聾老狗這一波操作,別說李祘這個朝鮮國主看不下去,就連那些棒子們都看不下去了。

眼看著大明爸爸不管朝鮮的死活,而大清和錢聾老狗又只是把朝鮮當成可以隨意取款的票號,再加上倭國那些矮矬子們不斷攻城掠地,所以朝鮮那邊就再一次興起了三別抄義軍。

新興起的這些三別抄義軍,以及支持三別抄的朝鮮士紳一致認為,就是因為李祘向大清投降就等於完全背棄了反清複明的祖宗遺志,已經沒有資格再繼續擔任朝鮮國主,決定改立“翼文宣武熙敬顯孝大王”之孫,莊獻世子李愃之子李?為新的朝鮮大王。

而李?在即位之後,第一時間就打出了“認祖歸宗”以及“抗倭拒清”的旗號,同時又派出使節前往大明,不僅是為了尋求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的冊封,同時也是為了內附之事。

跟此前直接跑到濟南府請求內附的鄭華和孟雲不同,恩彥君李?沒有親自跑來大明,而是依足了之前朝鮮歷代國主對待大明的禮節,給朱勁松寫了一封表章。

李?先是在表章裡問候了朱勁松是否安康,朱勁松的老婆孩子是否安康,包括朱勁松養的狗是否安康,然後才說起了正事兒:

“未得大明皇帝爺爺陛下旨意,臣未敢登基稱王,僅以恩彥君之身份暫領朝鮮國事,朝鮮者,大明之孝子也,朝鮮臣民之盼大明,猶嬰兒之盼父母也,萬望大明皇帝爺爺陛下感念朝鮮素來恭謹,不計李祘之惡,再收朝鮮於膝下雲雲。”

是的,李?用的是表章而不是國書,不僅像朝鮮歷代先王對歷代大明皇帝一樣稱呼為“大明皇帝爺爺陛下”,而且還再一次強調朝鮮乃是大明的孝子,希望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能夠“不念李祘之舊惡,再次收下朝鮮當兒子”。

反正不管是從禮儀還是行文用詞方面,朱勁松都挑不出一點兒毛病來。

如果非要雞蛋裡挑骨頭,那就是這封表章裡面噓寒問暖的屁話太多,真正有用的就只有後面那一百來個字。

這封表章直接把朱勁松給看懵圈了。

憑心而論,朱勁松對於棒子們的感觀也就一般般,大概跟倭奴、西夷之類的沒什麽區別。

要說讓朱勁松直接派兵打下朝鮮,那肯定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但是要說讓朱勁松再冊封什麽外藩,那肯定就是扯淡。

但是朱勁松也沒有想到,朝鮮居然還真有一批大明孝子,新鮮出爐的恩彥君李?更是直接要求內附。

這就比較麻煩。

要是直接認下李?這個乾兒子,朱勁松的心裡多少還有點兒膩歪,可要是直接拒絕了吧,也難免有點兒說不過去。

而更讓朱勁松感到麻煩的,還是鄭江輔的到來。

憑心而論,朱勁松原本並不想接見鄭江輔,畢竟都過去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時間,誰知道七左衛門這一系是否還承認他們是鄭氏之後?

如果他們願意承認倒還好一些,如果他們不願意承認,那朱勁松又該怎麽辦?殺?還是不殺?

所以,與其接見,倒還不如不見,等以後拿下倭島之時,看在國姓爺的份上,留下七左衛門一系也就是了。

問題是鄭江輔直接來了濟南,還拿出了國姓爺當年留給七左衛門的信物,這就使得朱勁松不得不接見他,哪怕是看在國姓爺的面子上。

然而等朱勁松召見了鄭江輔,又賜宴招待了以鄭江輔為首的倭國使團, 私下召見鄭江輔的時候,鄭江輔卻又再一次拿出了國姓爺留給七左衛門的信物,然後行了四拜之禮:“臣,已故大明延平郡王、忠孝伯,朱成功七世侄孫,鄭江輔,參見大明皇帝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拜完之後,鄭江輔又表示:“此行乃是受德川家齊之托,替倭國爭取外藩以及不征之國的待遇,然則此行絕非是江輔本意,只是考慮到不答應德川家齊的要求,只怕終生無望踏入中原,所以這才厚著臉皮來了。”

鄭江輔的本意是想請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幫著報仇雪恨,讓七左衛門一系能夠有機會乾掉錢聾老狗和錢聾老狗的子子孫孫,以報當年鄭氏之仇。

鄭江輔表示,如果大明能夠順便乾掉德川幕府,那就更好不過,因為七左衛門當年想要跟著國姓爺一起反清,但是德川幕府一個勁兒的從中阻撓,七左衛門也因此鬱鬱而終。

反正一句話,既然你朱勁松自認是大明皇帝,那就看你認不認隆武帝冊封的延平郡王,認不認七左衛門這一系是大明之臣。

只要你朱皇帝認下七左衛門這一系,那麽七左衛門這一系就老老實實的潛伏在倭國,等到大明進攻倭國的時候給大明的軍隊帶路。

你朱皇帝要是不認,那你把我賣給德川家齊也行,當我沒來過也行,以後你走你的陽關道,我們七左衛門這一系走自己的獨木橋。

朱勁松合計著朕有什麽不敢認的?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小說,免費暢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