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埋葬大清》第291章 打1棒子再給個甜棗
熱門推薦:這還真不是冤枉他大清——正所謂唐詩、宋詞、明小說,這些都是需要識字才能懂的,而蒙元搞出來的元曲還有大清比較流行的相聲和戲曲,恰恰是不需要認識就能聽的。

究其根本原因,主要還是在於識字率的問題。

識字率越高,書籍的普及程度就越高,各種知識的傳播速度就越快, 文化、科技、藝術、哲學等方方面面的發展也就越快。

反之也是一樣,識字率越低,書籍就越無法普及,各種知識被少數人壟斷,文化、科技、藝術、哲學等方面的發展也會陷入停滯。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在文字出現以前,世界上有什麽哲學、藝術之類的玩意存在嗎?

或許有, 但是並沒能記錄下來,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麽傳承。

而在文字出現之後, 各種文化、科技、藝術和哲學之類的東西就開始有了記錄和傳承,比如說春秋時期,篆書和竹簡已經得到了相當大的發展,所以才有了百家爭鳴。

雖然經歷了秦漢之後,其他百家學說大多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但是該傳承下來的東西,卻也大部分都傳承了下來。

等到了宋朝時期,隨著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書籍才真正開始了在民間的小規模普及,到了朱元章大力推廣社學之後,中原堂口識字的百姓就越來越多,小說這種東西也開始大行其道。

這裡面比較關鍵的一個節點就在於宋朝——在宋朝之前,李二算不算一代雄主?這哥們兒好歹也是帶人開片的狠茬子,要說他不算一代雄主那純屬就扯蛋。

(也別說李二的身上的鮮卑血統,因為中原堂口一直都是父系社會, 人家李二都不認承認自己是鮮卑血脈,只會認為自己是漢家天子,這種說法最早還是倭奴搞出來的,包括崖山之後無中國的說法也一樣是倭奴搞出來的。)

然而, 即便是李二這樣兒的雄主,也一樣要對世家門閥妥協,而妥協的原因,正是因為識字率過於低下所帶來的知識壟斷問題。

直到大送時期搞出了活字印刷術之後,知識壟斷的問題才算是得到了初步解決,大量的書籍開始擴散,大量的知識也從世家門閥的壟斷當中開始向著民間擴散。

這也是朱元章為什麽可以肆無忌憚的大興株連——除了朱元章本身就是個馬上皇帝,根本不怕有人造反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書籍和社學的普及,讓中原堂口的識字率提升了上去,就算老朱把整個朝堂上的大臣全給換上一茬,也不用擔心沒有人可用的問題。

頂多就是先亂上一陣子,等到頂替上來的新手們適應了,問題也就慢慢解決了。

包括明朝後期,哪怕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天災人禍導致國力不斷下降,歐羅巴已經有了科技反超的跡象,大明依舊可以按著荷蘭和英格蘭蠻子們摩擦,也正是因為識字率——以徐光啟為代表的那些讀書人,他們可沒放過學習歐羅巴技術的機會,此時的大明或許會落後一些, 但是照樣有反超的機會。

而這一點,也恰好是大清玩命搞文字獄的原因之所在。

只要識字率夠低,就不會有人通過閱讀書籍而思考,同樣也就不會有人去折騰那些有可能給大清帶來麻煩的技術。

所以,大清穩了一百五十多年,如果不是朱勁松這個掛逼穿越者忽然舉旗造反,只怕大清的江山還能再穩當幾十年,直到被英格蘭的蠻子們用火炮敲開了大門,直到拜耶總的洪秀全舉旗造反,直到大清徹底涼涼。

同樣的,這也是朱勁松為什麽玩了命的推廣掃盲和社學的原因之所在。

從剛剛佔據了孟良崮之時就開始的掃盲和社學,讓朱勁松的口袋裡有了足夠多的可用人才,也正是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大明的火炮、火槍、蒸汽機、電力等等方面的東西才能反超歐羅巴。

更關鍵的是,大明的識字率不斷提高,讓大明的百姓逐漸擁有了閱讀的能力,再加上此時的娛樂活動還比較單調,故事版的《洪武大誥》自然也就有了推廣的土壤。

當《洪武大誥》推廣出去之後……

一想到整個大明的百姓都知道大明律的規定,甚至有可能拿著大明律來把某些為非作歹的官老爺們捆到京城受審,曾誠就忍不住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沉默了半晌之後,曾誠等一眾大老們才微微躬身應了下來。

大勢已成。

隨著一屆又一屆的生員從府學乃至於大學當中畢業,朝堂上的這些大老們忽然發現自己所掌握的那些知識已經沒什麽壟斷性了。

跟那些系統學習過治政、歷史甚至於怎麽造反怎麽治國的生員們比起來,這些大老們僅有的優勢或許就是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

然而經驗也只是經驗,他們能積累的,那些生員們也照樣能慢慢積累起來。

所以,整個朝堂上,並沒有誰是不能替代的。

只是當曾誠等一眾大老們在有些迷茫甚至失落的時候,朱勁松卻又笑呵呵的說道:“對了,朕還有一個想法,眾卿不妨為朕參謀參謀?”

也不待曾誠等人發問,朱勁松就自顧自的說道:“朕現在最為頭疼的問題,一個是咱們大明的丁口太少,另一個則是咱們大明的宗室太少。”

“丁口太少,宗室太少,這兩個問題已經嚴重製約了咱們大明向外擴張的速度,如今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歐羅巴和西昆侖那邊大片的土地都被蠻子們掌握在手裡。”

被朱勁松這麽一說,曾誠等一眾大老們就忍不住有些懵。

大明的丁口太少,這在大明朝堂上也算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畢竟大明每年都要向外遷移一部分百姓去實邊,可是遷了這都快十年了,總共也不過是遷出去了幾百萬人,別說最新佔領的那些地盤了,就連最早就拿下的緬甸和交趾那邊都還沒能填滿,曾誠這些朝堂上的大老們也很頭疼這個問題。

但是宗室太少的這個話題,卻是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第一次提起來。

而相對於丁口太少的問題,大明宗室太少的這個問題就更難解決了——等到朱勁松和朱二旦、朱三順的孩子們成長起來,起碼也得有個十來年的時間。

在這個時間內,朱勁松要治國,朱二旦和朱三順要帶兵打仗,就算朱勁松和朱二旦、朱三順都玩了命的生孩子,又能生出來多少?

所以,大明的宗室問題,反倒是比丁口少太的問題更加無解。

朱勁松又接著說道:“朕想著,既然宗室不夠用,而咱們大明在海外又有那麽多的地盤,所以朕暫時也不指望宗室了。”

“朕的打算是,把西昆侖那裡拿出來一部分,諸卿若是有願意出海建國的,可以跟朕提出來。”

“當然,想要出海建國,也不是什麽人都能去的,這裡面必須得有個標準才行,而且這些土地也絕不可能白給,該給錢的還是要給錢,要不然懷文叔不得天天找朕要錢買貓?”

曾誠等一眾大老們繼續懵逼,甚至懷疑朱勁松是不是在釣魚——想要出海建國,說明野心太大,回頭……

眼看著曾誠等一眾大老們都沒人應聲,朱勁松便又曲指敲了敲桌子,說道:“朕最煩你們的就是這一點,什麽事兒都會往複雜了想。”

“朕明著告訴你們,就是朕想要整個小破球上面的所有土地,但是朕自己管理也管不過來,大明又沒有那麽多的宗室,分封他們也指望不上,所以,朕只能打你們的主意了,懂了嗎?”

“誰願意出海建國的,拿錢找戶部買地,回頭自己再花錢招募百姓跟著你們出海去開拓,地歸大明朝廷所有,你們頂多也就是封個什麽什麽國王之類的爵位,回頭再往下推恩分封,保證不會影響到大明本土,懂?”

聽到這裡,曾誠忍不住試探著問道:“陛下,這有點兒不妥吧?”

朱勁松呵的笑了一聲道:“不妥?有什麽不妥的?所有封國,必須實行大明律,該有的朝貢也絕對不能少,就算是國主也只不過是自己收取賦稅,自己養著百官,回過頭來還得奉大明為宗主國,這樣兒一來,自然也就沒什麽妥不妥的。”

曾誠心道你丫還真是說的容易。

一國之主啊,面南稱尊,哪怕是沒有軍權,哪怕是腦袋頂上還有一個大明皇帝,哪怕是封國之內完全實行大明律,看上去更像一樣擺設,可那也是一國之主,這份尊崇卻是花多少錢也換不來的!

更關鍵的是,你就能保證各個封國不會亂起來?就一定能保證不會有人起兵造反?

想了想,曾誠還是拱手拜道:“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妥,若是將來有人……”

朱勁松擺了擺手,說道:“有人幹什麽?有人造反?你當小破鍋是幹什麽用的?還有,朕現在也就是有這麽個想法,但是怎麽弄,才能保證封國那邊不會影響到大明朝廷,又對這些跑出去購買封地建國的國主們有利,這正是朕需要你們研究的地方。”

曾誠頓時氣結。

好嘛,說來說去,你丫是既想讓我們掏錢買封地,還得讓我們自己限制自己的權力,回過頭來還照樣也騎在我們頭上……

但是曾誠又拒絕不了面南稱孤的誘惑。

或者說,中原堂口這邊就沒有人能拒絕這樣兒的誘惑。

想了想,曾誠又再一次試探著問道:“那民間……”

朱勁松道:“民間不許。這一次,朕之所以打算讓諸卿有出海封國的機會,也是看中了諸卿有治國的本事,民間的那些豪商大賈們再有錢,他們又懂個屁的治國?”

“還有,這次的事情,可不僅僅只是針對文官,五軍都督府那邊也同樣要算進去。”

“回頭你們自己商量吧,看看什麽品級以上的可以有出海分封的機會,分封之後的規製又該如何,反正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你們都得研究明白了,回頭拿個章程出來給朕。”

這也算是朱勁松給他們的福利了。

老話說的好,打一巴掌就得給個甜棗——朱勁松在其他方面已經不斷逼迫著大明的官老爺們讓步了,所以,裂土封茅這種有名但是無實的福利,朱勁松給起來自然也就大方了許多。

比並是西昆侖那種破地方。

而且朱勁松有足夠的把握,曾誠等一眾大老們都會對分封建國有興趣, 但是這些人在討論來討論去之後,又只會想方設法的保證封國不會威脅到大明。

且不說冊封權肯定會保留在大明皇帝的手裡,曾誠他們可能會連國相和太尉這種已經消失了幾百年的官職都從故紙堆裡翻出來,然後再把國相和太尉的任命權交給大明皇帝。

甚至於,他們可能會連質子這種玩法也撿起來,比如下一代的國主必須到大明的京城居住多少多少年。

說白了吧,裂土封茅的機會誰都想要,曾誠這些大老們的心裡也明白,機會是個好機會,這個機會也必須得把握住才行,但是,只有在能夠讓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放心的前提下,自己才有可能拿到這個機會。

而想要讓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放心,最好的方桉就是限制住封國國主的權力,把軍權和法理權都交給大明皇帝來決定。

如若不然,就算是自己這些人討論好了章程,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也不會通過,只會一遍又一遍的要求修改,直到他老人家滿意為止。

當然,在討論所謂出海分封的章程之前,最重要的還是把朱皇帝他老人家交待的那些事情辦妥,比如說各部的拆分問題,都察院和禦史台的拆分問題,江南那些小報的問題。

沒有人是傻子,尤其是像曾誠等一眾朝堂上的大老們,如果給他們粘上毛,他們比猴兒都精!

等曾誠等一眾大老們都躬身應了下來之後,朱勁松才又曲指敲了敲桌子,把話題繞回到了天竺以及歐羅巴那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