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年,十月二十八日。
長安——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費禕日夜兼程趕到長安,將成都街頭的流言蜚語,還有皇帝劉禪識破謠言之事,向諸葛亮闡述之後,諸葛亮是大喜不已,連忙向成都方向遙拜。
“天子英明,”諸葛亮長歎道:“大漢複興,有望矣,有望矣。”
“丞相!”等到諸葛亮感歎過後,費禕又說道:“陛下讓下官告知丞相,陛下絕不會聽信讒言,請丞相安心穩定關中局勢,同時也請丞相提防魏軍進犯。”
“多謝文偉!”諸葛亮向費禕行了一禮,然後說道:“還請文偉回京時替老臣轉告陛下,老臣定不辜負陛下之信任,盡早穩定關中局勢,以迎陛下還於舊都。”
“下官記下了!”
費禕沒有在長安久留,僅在長安停留兩日,便又返回成都去了。
諸葛亮就顯得更加忙碌起來。
成都的謠言,其實他在費禕來到長安之前,他就有所耳聞,那時候他還是有些憂心的,他擔心天子年少,誤聽讒言。
現在他安心了。
天子不但沒有相信這些讒言,反而還及時遣人趕到長安,讓他安心穩定關中局勢,及時提防曹魏。
天子的信任,讓他沒有了後顧之憂。
不過——
他自然也知道,眼下大漢將要面臨的考驗。
很快他便對關中的幾處關隘,進行了布防。
尤其是面對中原方向的潼關、武關、蒲阪津三關,原本鎮守三關的守將是廖化、王平、還有高翔,每處關隘的兵力,都是五千人。
為了防范曹魏進犯關中,諸葛亮將三關的兵力,全部提升到一萬人,同時又派魏延去鎮守潼關、趙雲鎮守武關、關興鎮守蒲阪津。
......
十一月三日。
潼關。
“這是何物?”
時隔幾個月後,魏延又一次來到潼關,卻被禁溝上面的一派關城,給驚到了。
“此乃十二連城!”
廖化笑呵呵的說道:“數月之前,陛下遣丞相公子伯松到此,讓末將在此修築這座十二連城。“
魏延聞言,驚喜說道:“有此十二連城,縱使曹魏百萬大軍,也休想踏入關中一步。”
“將軍所言極是!”廖化恭維說道:“今日之潼關,早已非往日之潼關可以比擬,曹魏想要打到潼關關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哦?”廖化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讓魏延來了興致,於是疑惑的問道:“莫非潼關還有...”
“沒錯!”廖化說道:“陛下隻讓末將修築十二連城,但是末將為了讓潼關固若金湯;”說道這裡,廖化抬手向東一指說道:“末將除了修築了這座十二連城,在那黃巷阪也立了一座關城。”
黃巷阪——
位於潼關以東黃河邊上,這裡道路狹窄,即使不修城關,只需派出千余人,魏軍想要通過,也十分不易。
魏延隨後跟著廖化來到黃巷阪,一座七八米高的關城,就矗立在黃巷阪西口,關城的東門前方,便是一條僅容一車一馬通行的狹窄通道,若是魏軍想要攻打潼關,首先就得攻破這道關城。
狹窄的通道,面對一座關城,魏軍想要打通這裡,然後在經過五裡暗門到達潼關,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可能,也就更別說攻破潼關,再去面臨十二連城。
“這是何物?”魏延看完狹窄的通道後,被城關上堆砌的像石頭又不像石頭的東西吸引。
“此乃陛下新發明的水泥磚,伯松教給末將的;”廖化隨手取來一塊,遞給魏延道:“將軍試試看,可比石頭堅硬乎?”
魏延接過水泥磚,掂量了一下,個頭雖然不大,重量可一點也不輕,差不多得有十幾斤的樣子。
再回頭看看城頭,這座關城便是由這種水泥磚堆砌而成。
魏延將手中的水泥磚放於城頭,隨手拔出腰間長劍,猛的一劍劈下去,只聽得嘭的一聲脆響。
“怎生如此堅硬?”魏延大驚道。
“哈哈哈~”廖化大喜道:“將軍以為,若是將此磚頭,砸在人的身上,會是如何?”
嘶——
魏延沒有回答,不過他已經知道,廖化為何會在此堆放如此多的水泥磚了,若是魏軍來犯,守軍都不需要再去尋找滾木礌石,直接用這些水泥磚朝那魏軍的腦袋招呼就是。
一個月前,廖化建好十二連城、黃巷阪關城之後,他並未停止生產水泥磚,而是專門調派千名軍士,繼續製作這種水泥磚。
其實此時可不只是黃巷阪關樓上,堆滿了這些水泥磚,在潼關、在十二連城的每一座關樓之上,也都準備了不少的水泥磚,那一千名士兵依然還在製作。
潼關,已然是一座固若金湯的關隘。
潼關固若金湯,蒲阪津、武關其實也差不了多少,武關的王平、蒲阪津的高翔,這幾個月可也沒有閑著, 至從諸葛喬向他們傳授了水泥磚的製作方法,他們也都生產了不少的水泥磚。
蒲阪津——除了原有的關城,在黃河邊上的河壩也已經建城,魏軍想要從蒲阪津進入關中,也要經過兩道關隘,城頭上也堆滿了新製的水泥磚。
武關——王平雖然沒有新修築關隘,不過卻也用水泥磚將武關城牆進行了加固,城頭上自然也堆滿了水泥轉頭。
三道關隘,都要比原來更加堅固,如今又都增加了兵力,無論是魏延、趙雲、還是關興,他們對於守住關隘,自然是信心十足。
可他們並不知道,遠在千裡之外的成都,大漢天子劉禪,卻依然再為他們操心。
......
成都。
匠作司——
一直忙著製作桌椅板凳的木匠們,他們已經有好幾日,不在製作什麽桌椅板凳,他們現在有了新的任務。
幾個木匠在院子裡忙得是熱火朝天,在那院子的正中間還擺著一個大家夥,這是他們這幾日的傑作。
只是他們還有些擔心,也不知道他們做出來的這個東西,是否能讓皇帝陛下滿意。
在不遠處的皇宮裡,劉禪起了個大早。
“陛下!”張鴛笑道:“幹嘛這麽著急,一會兒就能看到。”
“朕現在不急不行啊,”劉禪碗筷一丟,就對皇后張鴛說道:“要是晚了,曹叡那小子可就要打過來了。”
與張鴛說完話,劉禪便急匆匆離開后宮,往匠作司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