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固安,頗有馬謖之才。
此刻的他,自信滿滿。
心中認為,只需棋盤獲勝,城外大戰,亦可獲勝。
如此,自己今日之戰,必將成為一樁千古佳話。
青瓦盆地,極利於騎兵衝鋒。
雙方聲勢浩大。
春秋亂戰後,春秋遺民遷往北莽。
時至今日,春秋遺民大多已有下一代子嗣。
老人感慨,北莽國力強盛,軍力雄壯。
卻漸漸忘了那些年,北涼鐵騎所帶來的馬蹄聲。
這些年,這些新人,更是不曾聽說過那傳說中的北涼馬蹄之聲。
北涼鐵騎,曾一路踐踏踩塌了春秋各國。
但,春秋後人覺得,那些,不過盡是些陳年舊事罷了。
瓦築城內,百姓初聽戰事時,還有略微恐慌。
不過,卻未驚懼多久。
反而開始笑話北涼無知,隻一萬人,便敢來瓦築重鎮。
簡直以卵擊石!
一場血戰,瞬間開啟。
兩軍,如兩股洪流,對撞而衝。
瓦築騎軍,呼嘯震天。
氣勢看似遠遠壓過了衝鋒時,仍選擇沉默的北涼騎兵。
不過,待雙方距離五百步時,北涼軍同時喊出一個字。
“殺!”
“殺!”
“殺!”
城頭。
洪固安眼皮一跳。
眼前棋盤,輕微顫抖。
而且,幅度越來越大。
後來,已是棋子跳動。
一名黑衣赤足少年,與一頭黑虎,衝鋒在最前端。
將身後奔如疾雷的北涼精銳騎兵,遠遠甩下。
枯黃少年,系發成辮,抓起巨大黑虎,猛地砸向敵軍。
然後,雙膝彎曲,整個人飛入空中,墜入敵陣。
駭人至極!
黃蠻兒,做了萬人敵!
黑虎墜落後,刹那間,便已撕裂三十余騎兵。
不帶兵器,不穿甲胃的黑衣少年,直線而奔。
與之相碰撞者,無一例外,全部分屍。
瓦築軍之中,培養一支專有擊殺敵將,及勇夫的武騎。
人數為三百人。
為特戰隊。
這些人,雖衣甲普通,但身材魁梧,壯健捷疾。
一聲武功,極為剛猛,皆出身於江湖名門。
極為善戰。
三百人,分作十隊,散於大軍之中。
此刻,三百人緊急調往一處。
阻攔,或追殺這名黑衣少年。
卻毫無作用。
黃蠻兒天生神力,如今修為有成,更上一層樓,可謂戰神。
入大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地。
眨眼功夫,一人一虎,穿透大半支瓦築軍。
兩軍混雜後,黃蠻兒壓力驟減,更是如魚得水。
與黑虎聯手,直直衝向城門。
黃蠻兒一腳踩在黑虎背上,躍上城頭。
此刻,洪固安瞠目結舌。
一句話未曾說完,頭顱已從身軀之上掉下來。
青瓦盆之役,來得快,去得也管
快。
轉眼落幕。
人屠次子徐龍象,首次面室,便將離陽王朝視為,猛虎盤踞的雄鎮瓦築,屠成一座空城。
屠城!
北涼鐵騎,蹄聲如雷。
一萬龍象軍,便是一萬雷。
號稱“北莽鐵軍”的瓦築軍,一萬八千人,一半戰死,一半被黃蠻兒坑殺。
全軍覆沒。
這一日,北莽境內,皆聞雷聲。
.
.
北莽朝廷,多年來,常有吵架的習慣。
但,近十幾年來,卻未像今天這樣,吵得臉紅鼻子粗。
已到了到將要擼起袖子,狠狠乾架的地步。
這一切,緣於南線邊境新起的硝煙。
一萬龍象軍,先屠掉了邊防重鎮瓦築。
初戰告捷,繼續深入北莽腹地。
隨後,繞行突襲下一座重鎮,君子館。
六千龍象軍,再次吃掉一萬二千北莽軍馬。
北莽南朝,接連經歷兩場大敗仗。
如今,已值燃眉。
更有刮骨之痛。
北莽王庭,分為北莽王帳,及春秋南朝。
今日南朝會議,除種神通無法趕回來之外,其余幾位大將,手握軍權的大將軍,齊聚一堂。
此刻,卻選擇閉嘴不言。
殿堂之上,偶有眼神交匯,也是微微擺頭歎息。
那些甲字大姓的文官們,已吵翻了天。
其中,數一位身穿勳貴紫衣的死胖子,罵得最凶。
幾乎把那個,為國殉難的洪固安,祖宗十八代都給揪出來罵了一遍。
對那些指手畫腳,胡亂點兵的文官,及幾位老將軍,也給含沙射影一起教訓了。
董卓董胖子,唾沫四濺:
“這個姓洪的王八蛋,沽名釣譽。
若活下來,老子定要捅死他!
瓦築城居高臨下,騎兵衝鋒,佔有先天優勢。
竟敢輕視龍象軍!
洪固安自稱熟讀兵書千萬卷嗎?
讀進肚子,又都拉屎拉掉了?
洪固安是哪位老將軍的得意門生來著,我記不太清楚,誰敢提醒提醒?”
一番爭吵,最終多方決意,由董卓帶八千大軍前往滅敵。
如今,一萬龍象軍只剩四千。
八千,對陣四千。
人數上,依舊佔有極大優勢。
北涼一支孤軍,深入北莽腹地,攪得天翻地覆。
北莽南朝,卻不敢派大軍圍剿。
此時,若從邊防調軍,防線必然削弱。
屆時,若已壓在那北莽邊境的三十五萬鐵騎發動攻擊,必無法阻擋。
且,東線的顧劍棠極有可能也會同步推進。
故而,北莽不敢冒這個險。
董卓率領八千大軍,浩浩蕩蕩出發,誓滅四千龍象軍。
為免於戰場之中,被那猶如戰神一一般的黃蠻兒,萬軍之中取了首級。
董卓還從媳婦兒家,提兵山,借了高手護衛左右。
被人斬了一臂,董卓心中,殺意決然。
.
.
道德宗,建於黃河起始之處。
傳聞,天門之後有一浮山。
那位已超凡入聖的國師,便在那裡修長生。
不問世事,已半甲子。
麒麟真人,有高徒六人。
兩位真人,分別坐鎮天門和山腳。
其余四人,分散於北莽各地。
但,當那個老和尚,龍樹聖僧坐在道德宗天門霧靄之外後,在外布道濟世的四位真人,除王庭那位,皆趕回道德宗。
面慈目善的老和尚,不言不語,只是於天門之外坐下,如落地生根。
天門,一座天然孔洞,內裡雲霧繚繞。
門外,有九百九十九級玉石台階。
拾級而上,於門外近觀,無法看清內裡玄機。
天門之外,有道觀十八座,左右各九。
香客絡繹不絕。
此地,終年有綿延不絕的香火煙霧,融入霧靄。
道德宗,愈發如人間仙境。
一條主道,通往天門。
老和尚,便在第一級台階前,平地而坐。
安詳禪定。
這日,佩劍紫袍真人,自天門而出。
飛劍下山。
無數飛劍,旋飛龍鳴。
劍鳴之聲,三日不止。
卻始終無法靠近龍樹聖僧,三丈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