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美麗草原月牙河》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善不該被人欺
十幾裡的公路,對於袁野來說不算個距離,騎上自行車一口氣兒就蹬到家了。按老舅“指示”的流程辦好後剛要走,卻被老舅媽拉住了。

 “袁野,你和老舅媽說,你老舅這幾天都按時按點兒回收購部嗎?”

 袁野:沒有。我老舅天天走得可早了,自己熱口飯吃完就出去。中午回來還行,晚上可就沒準兒了,有時候我做完飯就乾等著,有兩次都是天大黑了才回來,快把我餓抽抽了。

 “你辛苦啦。我再問你,你老舅有沒有往回領啥人兒?”

 “領人回來?那個——那個‘大金牙’算嗎?他來過。”

 “‘大金牙’是他師傅,沒啥稀奇的。別人呢?比如說——女——你不認識的?”

 袁野想了半天,說:沒有,反正我是沒見著。老舅媽,我得回家了,我媽讓我去換我爸呢,他去放奶牛了。

 “你媽讓你的?你先到家了?”

 袁野這才意識到說漏嘴了,馬上回答說:不是,我一進村口兒我媽去地裡看著我了,她喊的。

 “噢——去吧,去吧。等等——”李春草會心一笑,取出兩個大蘋果塞給袁野。

 阿木古郎在一旁央求:媽,我想跟我小哥去?

 “你去幹啥?你小哥去放牛,你去淨給添亂!”

 “媽——媽——”

 袁野:老舅媽,讓阿弟跟我去吧,正好有個伴兒,要不然我自己還沒意思。

 李春草:阿木古郎,你去可去啊,別虎淘虎淘的。千萬別下河啊,讓我發現,燒火棍子伺候!

 …………

 夏日的月牙河最可愛,最受歡迎。撈魚、游泳、趟水,或者就是河岸走一走、坐一坐,心情都會格外舒暢。

 坐在袁野自行車的後座上,阿木古郎一路嘴不閑著,問這問那,中心思想就一個:希望小哥能和媽媽說說,帶自己到紅樓市區爸爸的收購部住幾天。

 袁野能掂量出自己半斤八兩,“哼、哈”應付著,始終沒敢明確承諾。

 遠遠看到一排茁壯的大榆樹,阿木古郎感覺到後背有些發涼,便不再說話了。

 袁振富背靠大榆樹坐著,拿著一本書在,不遠處是幾頭悠閑吃草的奶牛。黑白大花,乾乾淨淨的,渾身上下沒有一根草棍兒和泥點子。

 其其格是非常講衛生的一個人。寧可自己累得直不起腰,也要讓全家人都穿得整潔,哪怕衣服有補丁,但必須是乾淨的。

 在月牙河村且包括很多鄉村,都有一個光榮傳統,那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理念已根植於心。於是,便有了老話兒“笑髒不笑舊,笑破不笑補”。衣服髒了不去洗、埋埋汰汰的,衣服破了不知道補、大窟窿小眼子的,說明了什麽?一個字——懶!老人常說,貧窮不可怕,懶惰遭人嫌!

 人勤快,就挨累。其其格就是這樣,不僅讓家人穿得整潔體面,家禽家畜同樣是如此,絕對不允許出現滿身“泥嘎巴兒”的情況。尤其是夏天到了,袁振富仁受其其格的影響,時常會牽著奶牛到月牙河裡,拿笤帚或刷子給它們洗澡。

 乾乾淨淨是生活的一種狀態,更是一面鏡子,體現出向上、進取的意志和精神。

 “爸——我媽讓你回家,我和阿木古郎換你回去吧。”

 袁振富抬頭,袁野和阿木古郎已經停下車了。

 “你剛回來?”

 “嗯。我老舅給我姥爺、姥姥買了好吃的,讓我捎回來。給,大蘋果。”

 “姑父——您還學習啊?”阿木古郎好奇地問。

 “你倆吃吧,我不吃。”袁振富又對阿木古郎說,“活到老,學到老嘛,每個人都要終身學習的。特別是你們,正是學習的好時候,可不能光想著玩兒而荒廢了啊。這就叫進取心。”

 阿木古郎低下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袁野:爸,你說的進取心我記著呢,還有“公同寬真進,感孝責自仁”,我都背下來了。

 袁振富合上書放在腿上,說:背下來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行出來。

 阿木古郎眼珠滴溜兒亂轉,問:姑父,我小哥你倆說啥呢?

 “你懂幾個問題?別瞎打聽。去那邊兒看看奶牛,千萬別進人家莊稼地啊。”

 “在這兒就能看著了,離地老遠呢,吃不著莊稼。”

 “你就懶吧,支使不動你。總有對付的,我說一句話,你有八句等著。你啊,缺‘仁’啊。”袁野裝模作樣地訓阿木古郎。

 “缺‘人’?缺啥人?”

 袁振富笑了,說:阿木古郎,袁野是在你面前顯擺呢。意思是你缺少“仁愛心”。剛才說的“公同寬真進,感孝責自仁”,是我給總結的“十心家訓”,意思是說,做人要有“十心”……

 “老師說做人做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姑父,你怎說要‘十心’呢?”阿木古郎說出了自己看法。

 袁振富拉他坐了下來,說:行,阿木古郎能思考問題了,不錯。聽我給你講啊,“公同寬真進,感孝責自仁”每一個字代表一個“心”,說的是一個做人的道理。

 “爸,有一點我不太明白,您告訴我做人要有‘同情心’, 就是要求我們得善良。可是,有人還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呢,善良到底對還是不對啊?”袁野說出了自己的困惑。

 “行啊,問題提得很尖銳啊。看來你是真琢磨了。”袁振富很高興,望著歡歌流淌的月牙河說,“《論語》裡有一篇文章,講的是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孔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爸,我沒聽太明白。”

 阿木古郎更是雲裡霧裡,如同聽天書一般。

 袁振富笑了笑,說:你馬上就讀初三了,還聽不太明白可不行啊。你倆都看出學習的重要性了吧?我這麽給解釋吧,有個人,去孔子面前顯擺,覺得自己是個仁義的人、善良的人,就問“用善行回報惡行,怎麽樣呢?”他以為孔子會表揚他呢,結果呢?孔子反問道,“你用善行回報惡行,那你用什麽回報善行?我們得用公正無私回報惡行,得用善行回報善行。”這段對話教育我們什麽呢?做人不能善惡不分、一味遷就。要我個人理解,萬事最難的就是度的把握。比如說吧,自信是好的品質,要是過度自信呢?那就成了自負和驕傲了;謙虛是美德,過度謙虛就和自卑差不了多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