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永樂》第四十八章:真特娘是個人才
  郭英只是有限的幾次獨立作戰,更多的時候是在他人麾下聽命。

  說起這個人,他的運氣非常不錯,早早投奔了朱元璋,因為寧妃的關系,受到朱元璋諸多的恩寵。

  可以說朱元璋對郭英的恩寵超過很多老兄弟,以至於受到許多詬病。

  在李景隆召開會議室,郭英對朱棣的稱呼依然是燕王,不代表郭英心在朱棣那邊又或是其它什麽,僅僅是郭英為人謹慎而已。

  這一次郭英受命前往救援耿炳文所部,講實話並不願意將大軍分散,分兵有違他謹慎的性格。

  然而,誰讓李景隆不但是全軍統帥,並且還是當今皇帝的表兄弟呢?

  “將軍,瓦濟河北岸一路被殲滅、一路潰散,新安三路兵馬一路潰散、兩路投降,蓉城一路兵馬遭到全殲。”

  郭英本部在漕河的西南岸,距離真定還有比較遠的路程。

  他們在得知有友軍遭到燕軍伏擊時,選擇了原地駐扎,後來其它幾路友軍一再遭到伏擊和襲擊,郭英還親自率領為數不多的馬軍前往救援,只是到之前不是友軍潰敗,便是燕軍早就走了。

  這才多久啊?從出兵到六路兵馬完蛋,時間才過去十三天而已。

  那麽,郭英的本部還有多少兵馬呢?滿打滿算不會超過四萬。

  “曹國公誤我!”郭英喊了一嗓子,嘴巴直接就噴出了一大口帶著唾沫的血。

  真真就是要親命了啊!

  郭英還以為李景隆有多麽厲害,又是分兵七路進發,再是判斷哪裡能遭遇敵軍,嚴令要怎麽打,結果是一件事情都沒有猜對,他們又不能更改行軍路線,一下子葬送了六路的六萬大軍。

  十三天沒有了六萬大軍,迅速到都能超過朱棣花半個月才將北平都司的兵馬收歸帳下了。

  所以,哪怕郭英本部得以逃脫,撤回去之後李景隆難道會承認是自己的錯嗎?不可能的啊!

  哪怕行軍路線以及接敵方案全是李景隆的主意,李景隆也不可能承擔起葬送六萬大軍的罪責,錯誤會落在郭英頭上,頂多就是讓李景隆向中樞朝廷承認識人不明的小錯而已。

  郭英處在一種想暈又暈不過去的狀態,一雙眼睛迷離地看著部將的臉懟到自己面前,部將張嘴不斷在說著一些什麽,聲音聽來卻像是從遙遠天際傳來那般不真切。

  這位部將在問,他們是趕緊回撤霸州,還是繼續向真定行軍。

  他們所處的位置距離霸州約一百四十裡,距離真定卻是兩百裡以上,只是從軍報上看的話,後路已經有燕軍在逼上來,前方倒是暫時沒有發現燕軍,該怎麽抉擇呢?

  緩過勁來的郭英用沙啞的聲線問道:“霸州大軍可有來援?”

  燕軍同樣進行了分兵,他們在好幾個地方展開伏擊與包圍,沒道理霸州的朝廷大軍完全不知道。

  然而,李景隆只知道新城方向的燕軍聲勢浩大地逼向霸州,看上去旌旗如林,尤其行軍時塵煙漫天,一時間不好判斷正在逼近的燕軍數量多少,只能得出一個相當多的結論。

  從霸州出發前往刺探的朝廷偵騎和斥候,出去一百個能回去十個就算僥幸,回去的人不是匯報遭到燕軍偵騎和斥候的剿殺,便是說遠遠看去燕軍人多勢眾。

  燕軍畢竟是大明邊牆幾個都司中比較精銳的一批,常年跟北元交戰下來,斥候戰肯定拿手,哪是常年在應天這種安全環境下駐扎的軍隊能比。

  還有另外一點,朝廷這一次集結來的大軍,

裡面超過六成是新兵,有老兵也是在南方長期駐扎,打那種大股人馬的陣戰還能依靠人多勢眾慢慢適應,打高烈度斥候戰一時間不適應是一種必然。  斥候戰打得多了,朝廷這邊沒有死的斥候會成長起來,開始之初的損失慘重算是一種適應過程,也是一種殘酷的大浪淘沙。這種事情邊牆一直都在發生,跟北上朝廷偵騎和斥候交戰的就是那麽一批人。

  一時間無法確定來了多少燕軍的李景隆,他當然不相信郭英的十萬兵馬會那麽快被吃掉,想的是搞清楚來了多少燕軍,趕快聯絡到郭英,玩一手兩面夾擊將這一股燕軍吃掉。

  “對面主將何人?”李景隆花了十三天的時間,依舊沒有搞清楚對面燕軍的確切數字,猜測約是十五萬左右,只是得出這個結論時,兩支大軍已經各自換了位置。

  目前朝廷差不多四十萬的大軍在一條叫璃河的南岸,燕軍則是在璃河的北岸。

  安陸侯吳傑皺眉說道:“乃是一名從未聽聞姓名之人,喚作呂陽。”

  當下統率璃河北岸燕軍的人確實是呂陽。這一段時間帶著虛張聲勢的燕軍主帥也是呂陽,朱高煦和張玉則是分別帶兵伏擊和消滅前往救援真定的幾路朝廷兵馬。

  為了讓李景隆相信燕軍數量眾多,呂陽不但命人趕製旌旗,還在行軍途中多搗煙塵,甚至還弄了稻草人穿上戰袍,再用杆子將稻草人掛起來,一個士兵扛著杆子走,遠遠看去就是一列士兵在趕路。

  當然,僅僅是虛張聲勢是嚇不倒李景隆的。

  呂陽十分冒險地搞出一副燕軍隨時隨時會發起總攻的架勢,派出以馬軍為襲擊主力的部隊一再主動襲擊朝廷軍隊。

  十來天而已,天曉得呂陽的心理壓力有多大,要不是一再給自己進行心理建設,例如“李景隆是草包”、“對上‘大明戰神’有什麽好怕的”、等等,著實沒那個膽子初次領兵就玩得這麽浪。

  張玉率軍再次與呂陽所部會合時,看到呂陽一副瘦了十幾斤外加有著大大黑眼袋的模樣,著實是被嚇了一跳。

  什麽幸不辱命之類的話就甭提了,呂陽也知道朱高煦和張玉這些日子裡取得了什麽戰績,張玉之所以會過來璃河北岸會合,還是呂陽派人去通知的。

  “二公子呢?”呂陽問道。

  張玉看上去其實也是非常憔悴。

  事實上,吃不好睡不好,再加上作為將領統率軍隊十來天不斷轉戰,誰的情況都不會好到哪去。

  小兵辛苦,其實將領會更辛苦,還同樣是腦袋掛載褲腰帶上,隨時都有喪命的可能。

  士兵也就是聽命作戰。

  將領卻要一再費腦子,承擔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體力方面的消耗也不會比誰少到哪去。

  張玉說道:“按先生提議,先行撤往涿州。”

  戰局發展到現在,他們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吃掉郭英的殘軍,更沒功夫去搭理真定的耿炳文所部,再不趁著李景隆還沒有反應過來趕緊跑,接下來就該是被黏住了!

  所以,呂陽的意見就是見好就收,得到了張玉的大力支持,兩人也就壓下了朱高煦要跟李景隆所率的朝廷大軍至少打一戰的強烈意願。

  為了不使朱高煦太莽,過來就帶著燕軍上去跟朝廷大軍乾起來,搞得呂陽拿出朱棣來壓朱高煦,才讓朱高煦先行撤往涿州。

  剛剛投降到燕軍不久的張保問道:“敵軍察覺遭到蒙騙必定渡河,何不趁機會行半渡而擊?”

  張玉當做沒有聽到。

  呂陽忍住才沒有翻個白眼。

  是,半渡而擊很有優勢,但也要看實際情況的啊!

  這一戰朝廷大軍吃了大虧沒錯,但是燕軍也已經疲憊不堪,繼續打下去真的要被黏住,正確的選擇是趕緊撤往北平方向,哪怕是不進城也能在周邊選個有利地形駐扎,進行必要休整的同時,接下來發揮重大作用。

  畢竟,他們一旦撤離,朝廷大軍是肯定會兵逼北平城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