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最強航海王》第129章 再招流民
武松一瞪眼:“你們在這裡作甚?”

 潑皮們嚇了一跳,這個新來的武都頭拳腳太厲害,哪個敢惹。

 “我等是來還炊餅帳的。”

 武松喝道:“這是我嫡親的哥哥,哪個再敢欺負他,小心狗頭。”

 “是,是,是。怎麽會,我們都是大郎的好鄰居。”

 武松走了,潑皮們一個個排隊交錢給武大郎。

 大郎得意,以後這些潑皮再也不敢欺負他了。

 金蓮倚門有些失落,歎息一聲回到屋裡。

 金蓮的一生可謂是命運多舛,被迫無奈嫁給了這三寸釘的武大郎,三寸釘可不僅僅指身高矮。

 “大郎,叔叔在衙門居住無行李被褥,咱結婚的新被褥多,你給叔叔送一套過去。”

 大郎心頭一熱:“還是大姐考慮周到,我這去送。”

 武大郎拿了一床大紅喜被子、褥子。追著武松的腳步前去衙門送被褥了。

 你用了我用過的被,是不是也算一種相逢?

 金蓮的臉上閃過一朵紅雲,造化弄人,如果自己的相公是這武二該多好啊。

 這段時間可以說是武松人生的一個小巔峰,事業順利,合家團聚,小子過得挺好。

 且不提武松在陽谷縣如何做都頭,單說晁蓋在晁家莊糧食加工生意是越做越大了。

 從最初的隻舂米、發展到現在的一系列的加工,水稻、谷子、高粱、蕎麥。

 水力磨坊從一百多台發展到三百多台,晁家莊的河流、小溪能裝的地方都裝了。

 水力磨坊節省人力,日夜不停。但是也有很多的局限,那就是需要水流動。

 陸續的又從李家莊買來了上千台的石頭碾子,按照公孫勝道長的提議,新訂購的都是中型的石頭碾子,還有不用轉圈的往複式石頭碾子,推拉式石頭碾子。

 主要能碾谷子、高粱和蕎麥米。中型碾子分量輕,更利於婦女操作。

 今年春天青州附近又鬧蝗災,許多人舉家逃難。

 李忠、周通安排人暗中散布消息,說濟州鄆城縣的晁家莊有活乾,來了就能找到活,吃上飯。

 晁蓋本來想著距離那麽遠,不會來太多人,結果想錯了,短短一個月來了兩千多人。

 時文彬對晁蓋大為不滿,流民雖然能增加人口,但是會引發瘟疫,擾亂社會的安定。

 晁蓋隻好給時文彬打包票,快速解決問題,絕對不留下後患,時文彬任期將滿,不想惹麻煩了。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快速組建了晁家莊四村,但是四村的百姓已經沒荒地可以開墾了,臨時搭建帳篷村。

 男丁燒磚建房開墾荒地從事重體力勞動,同時大量的婦女和十六七歲的少年也需要安置。

 晁蓋是有錢,有糧,但是坐吃山空很可怕的,每天一張嘴那就是要吃東西。

 所以就擴大了碾米坊、造紙坊,現在已經多達上千人的規模了。

 碾米坊沒有任何的機器,全部人力。

 以谷子為例,從谷子到小米,需要很麻煩的一個過程,不停的碾壓脫皮,過篩,這才能加工成小米。

 晁蓋、公孫勝來到碾米坊,碾子上面是只有屋頂的亭子,能遮擋陽光和雨水。

 女工在亭子下面忙碌,采用的是計斤工資,所以也用不到監工。

 女工的待遇護衛的待遇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原來是一日兩餐,後來晁蓋提議改成了三餐。

 不過夥食很一般,能吃飽。

 早飯,米粥、鹹菜。

 午飯,煎餅窩頭,時令蔬菜,什麽便宜做什麽。

 晚飯,高粱米粥,蔬菜。大家收工乾完活,吃了晚飯再回家,除非有緊急的事情,一般情況下不許加班。

 眼前這個碾子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壯年婦女和她十多歲的女兒一起負責的,從早上推拉到中午已經出了八十斤上好的小米。

 米裝袋、糠裝袋整理的挺好。

 公孫勝拉著晁蓋去旁邊,嘀咕:“哥哥,這婦人有孕在身,乾這個不太合適啊,萬一要是大出血,那可是兩條人命啊。”

 “你是道士還精通婦科?我怎麽沒看出來她懷孕了。”

 公孫勝笑道:“貧道這是望氣之術,她身上有兩個人氣息,自然是懷孕了。”

 晁蓋那是愛惜名聲的人,這女工真要是在作坊裡累流產了,傳揚出去不好聽啊,這得好好問問。

 “大嫂你且停一下,我有事情問你。”

 婦女見問,連忙停住。

 “大官人,何事?”

 “你是不是有身孕了?推碾子每天轉圈,容易頭暈眼花,一旦發生狀況,那就是兩條人命。”

 婦人一聽這話嚇了一跳:“民婦只有身孕三月,還能乾活。民婦的丈夫腿上有傷,在帳篷裡養傷呢,需要民夫賺錢去買藥。”

 公孫勝一聽歎息:“這婦人如此糊塗,貧道安頓流民的時候早就說了,村裡郎中免費診病,藥費只收成本,還能掛帳。”

 婦人低著頭:“民婦擔心有詐,沒敢去拿。”

 流民在外,警惕性高這是常態,畢竟逃荒路上遇的好人不多,壞人多。

 晁蓋把碾米坊的主管叫來,指著婦人說:“有孕在身不適合做這麽累的工作了,調到廚房吧,安排做做煎餅,做點零活。”

 “好的莊主。”

 調崗了,但是廚房雜活也只是相對輕松了一些。

 相比於輕松,這些女工更希望有一個穩定的收入。

 晁蓋又安排公孫勝:“道長再辛苦些,組織人手,在新建的四村架幾口大鍋,一天兩頓適當供應米粥、鹹菜、讓村裡休息不能乾活的人有足夠的食物,吃飽了才能身體健康。另外四村的慈幼園也加快建設,三到七歲的孩子免費入園。”

 “搭建幾個帳篷就開始吧,別等房子了。現在天氣炎熱了,過些時候就是雨季,到處都是深水,為了孩子們的安全盡快開始吧。”

 “行,我看頂多也就是百十個孩子,搭建好帳篷就開始吧。”

 晁蓋組建的這個慈幼園有幼兒園的雛形,但是又不全是,簡單說就是幾個婦女帶著孩子玩的,每天做做遊戲,做做手工,給孩子燒點粥、做些窩頭,能管飯。

 “多謝哥哥。”

 公孫勝大為感動,說大話,吹大牛的大善人很多,真正拿錢拿糧出來的大善人很少。

 晁蓋這是真金白銀的往外拿,舉辦的工坊為流民提供了工作。

 一般婦女每個月二百到四百文的工錢,壯丁,三百到五百文的工錢。

 而且晁家莊發錢發糧,生活成本很低,很容易就能溫飽。

 只是想要更好的生活也不容易,頂端就是護衛,敢賣命玩命,其次是有技術的工匠,一個月一兩貫錢也不稀奇。

 最差的就是婦女做的這種活了,技術含量低,工錢也不高,但是能養家糊口,避免了餓死街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