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最強航海王》第312章 大敗金兵
完顏昌是東路先鋒,此刻他是極度鬱悶的。

 四萬的先鋒大軍,打到現在已經損失了一萬好幾了。

 還剩下了兩萬多人,沒想到拉了幾千人野戰還敢叫板,當真是氣憤至極。

 一萬步兵舉著盾牌,挺著長槍緩緩推進,只等進入弓箭射程就開開火。

 四百米,三百米。

 晁蓋令旗一揮,火銃隊正前方一字排開了二百根細長的鐵管子,長了能有兩米,厚壁,重一百多斤。

 原來這幾年晁蓋厚積薄發,用鑄鐵打造的二十五毫米口徑的小炮,名曰長蛇炮。

 炮口瞄準了敵人的大盾牌兵,火把點燃,轟轟轟。

 雞蛋黃大小的鐵蛋打了出去,三百米外一人多高的大盾牌瞬間四分五裂。

 盾牌後面的人直接被攔腰打斷,金兵陣型頓時就散了。

 城牆上卞祥嘴巴抽冷風,這麽多年來自己還擔心哥哥把權利放出去,四下發展的兵力非常強悍,擔心尾大不掉。

 但是看來自己是多想了,晁蓋哥哥核心力量才是最強大的,在這種火炮面前金兵的盾牌簡直就是渣渣。

 帶兵的萬夫長一看,衝鋒吧,當即下令猛衝。

 號角響起,金兵的大盾牌都扔了,嗷嗷叫著往前衝。

 呂方指揮,晁壯為輔佐。

 眼看著敵人衝到了一百五十米的地方,隊伍稍微有些緊張,畢竟沒有經歷過大的戰鬥。

 金兵的弓箭都落下來了,隊伍出現了傷亡,呂方令旗一揮:“第一排,開火。”

 “轟轟轟,轟轟。”

 一千多杆火銃一起開火,濃煙四起,彈丸胡亂的朝著前面飛去,沒什麽精準性,但是威力不小。

 成片成片的金兵倒下,衝鋒的勢頭為之一振。

 但是後面的金兵不知道啊,常言說的好,人過一萬,無邊無涯。

 第一排火銃手發射後立刻後退,這些火銃可不是落後的前膛槍,而是後膛式。

 第二排開火,轟轟轟,火銃發出怒吼,濃煙四起。

 第三排開火,轟轟轟。

 衝鋒的金兵萬人隊陣亡了三千多人,剩下的人如夢方醒,嗷嗷叫著向後退。

 呂方冷笑:“想跑,晚了,長蛇炮,開火。”

 “轟轟轟,轟轟。”二百門長蛇炮射程遠,追著金兵的尾巴打,又乾倒了幾百號。

 李逵武松二人請戰:“哥哥,下令追擊吧。”

 “追,看到敵人後隊上來的時候立刻退回來。”

 李逵、武松率隊猛追,嗷嗷叫著衝鋒上去,追著打。

 不到兩千人,打五六千人。

 恐懼是會傳染的,潰逃的金兵一個個狼狽不堪,瘋狂後退,幾乎沒有敢留下來接戰。

 剛才一戰,算是完全擊碎了他們的自信。

 晁蓋也有些出乎意料,因為當時有一種說法,金兵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今天面對的可是數萬金兵,沒想到竟然潰敗的如此之快。

 晁蓋一看,金兵竟然大潰敗了,當即令旗一揮,全軍出擊。

 火銃手上刺刀,往前就衝,別以為火銃手近戰不行,實際上火銃手拚刺那是訓練的相當刻苦。

 晁蓋一馬當先,揮舞著手中的方天畫戟,左右一群掛著短火銃拿著弓箭的護衛。

 一路衝鋒,直奔金兵中軍。

 金兵將領還是很有骨氣的,衝上來好幾個跟晁蓋乾架。

 沒想到晁蓋的畫戟又進步了,幾乎沒人能抵擋的住三合。

 那些金兵士卒就更不用說了,想靠近晁蓋都難,周邊親兵羽箭嗖嗖的,冷不丁還來幾下火銃。

 晁蓋一馬當先,衝到了金兵中軍。

 武松、李逵二人爭功,奮勇爭先的去砍大纛旗。

 卞祥在城頭一看,這機會可不能錯過。

 “兄弟們,衝出去,揍他們。”

 卞祥沒敢多帶人,帶領了一千五百名騎兵,衝出河間城,一行人嗷嗷叫著衝出南門,給金兵來了個致命一擊。

 一直在周邊尋找戰機的解珍抓住機會,率先衝進了金兵大營,燒掉他們的帳篷。

 這一仗金兵先鋒徹底大敗,甚至是把東路軍打殘了。

 收攏大軍入城,河間府百姓夾道歡迎:“歡迎晁大人,晁大人救命之恩,我等永生不忘。”

 晁蓋連連拱手:“鄉親們,鄉親們,快快起來吧。”

 總算是平安守護下來了,偌大的城池平安守護住了,許多人激動的落淚。

 晁蓋當即安排發放救濟糧草,救治傷員百姓。

 房舍毀於戰火的當即安排修建房舍,搭建臨時住所。

 中軍,卞祥、解珍正在匯報戰況。

 這次的戰鬥,還是非常慘烈的。

 河間城卞祥部,陣亡士卒三百多人,傷員一千二百人。壯丁死傷三千多人,損毀房屋二百多間。

 晁蓋帶來的武松、李逵部陣亡一百多人,傷三百多人。火銃手陣亡六十人,傷一百多人。

 將領們也不好受,戰爭是殘酷的,死傷總是無法避免的。

 卞祥皮粗肉厚,好幾處傷口,沒在乎,包扎好了,還來大中軍議事。

 卞祥提議:“哥哥,咱們乘機追擊,把金兵趕遠點。”

 晁蓋搖搖頭:“金兵是被打懵了,真正緩過神了,沒那麽好對付。更何況火器兵有個巨大缺陷,那就是不能追擊,陣型一亂就出大問題了。再則咱們的士卒全是沒有經歷過大戰的新兵,連番激戰非常不妥。 ”

 卞祥一想,也是,若是冒然追擊,必然吃大虧,金兵那可不是軟柿子。

 “那我還是趁機清理城外陷坑,修補城防,預防大軍來襲。”

 “是的,而且我這幾千大軍隨時會撤走,滄州不能丟。”

 晁蓋兵多,但是調動需要時間,青州大軍調動過來最少還得三兩天,不是所有的隊伍都是快速反應隊伍。

 普通隊伍行軍可是很慢的,準備兵甲輜重,大軍行動一天六十裡算是快的,因為這年月沒有快速交通工具。

 從青州到滄州距離還是很近的,所以青州援軍魯達、秦明、安士榮大概還有三四天就能到達。

 在這兩年的時間裡,秦明受不了慕容知府對百姓的壓榨,和黃信一起棄暗投明,上了二龍山了。

 魯達率領六千大軍直奔滄州,從滄州匯合晁蓋帶來的士卒,要堅守滄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