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最強航海王》第189章 遭遇海盜
來自青州的劉老五,正和壯丁們在乾活呢。

劉老五年級比較大了,又是經驗豐富的老農,是個中隊長,掌管著一百人,平常對大家和善,偶爾嚴厲,是個很好的中隊長。

“都過來,歇會了。”劉老五一招手,把自己管轄的下一百人叫了過來。

“中隊長,什麽事情?這是有啥好事嗎?”大家紛紛問。

劉老五咳嗽了一下:“大家都坐下吧,昨天晚上晁大人、楊營長給我們商議事情了,我來給大家傳達一下。第一件事情那就是墾荒還得繼續,一個冬天都不會停。為了讓大家勞逸結合,每個月有四天的休息的時間。但是我建議大家不要用,平常身體好的時候多乾點,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多休息幾天。現在待遇這麽好,一天三頓飯管飽,大家要知足,不能老是想著休息。”

眾人點點頭:“這是肯定的,每天吃飽吃好,歇著也怪難受。再說了咱們乾活也沒監工,不算多累。”

“還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咱們這群人,三年後分地五畝,可不是自己五畝哦,如果能找到一個老婆,那就是分十畝地。好日子在後頭呢,都好好乾。”

“隊長,這地開春種什麽啊?”

“這個還沒說,應該是種紅薯或者土豆。咱們負責的五百畝距離河流比較遠,附近又沒有大河,水量不足,沒辦法種稻田。”

大家不明白紅薯、土豆是什麽。

劉老五解釋說:“我吃過一次土豆,很好吃,能做菜,能做飯。一開春就種土豆,兩個半月就豐收,畝產量能有四千斤。收獲了土豆之後的地塊,不耽誤種高粱大豆。”

眾人倒吸了一口冷氣,都是多少年的老農民了,還沒見過畝產四五千斤的莊稼,這可太稀奇了。

“至於紅薯我也就沒見過了,不過晁大人說了。紅薯產量更高,在七千斤左右,非常的豐產,能提供大量的飼料喂豬,人吃也可以。”

眾人乾勁十足,卯足了勁開始工作,墾荒翻地,勁頭十足。

人就是精神支持的,精神狀態好,工作效率就高。

晁蓋檢查了一圈,發現這問題還真不少。

島嶼上土地開墾進度很快,但是肥料是大問題。

“肥料怎麽辦,再有兩個月就要開春了種土豆了,沒肥料怎麽進行生產。”

楊林提議:“哥哥,你看那裡,不是有三千畝碎石的荒地沒有開墾啊。分割劃片一下,能散養幾千頭黑豬不成問題。”

“那你盡快安排修建圈舍吧,這次咱們的船隊回去就會帶來幾百頭豬。”

“好的哥哥,我這帶人去規劃。”

豬舍、羊場都需要規劃。

豬、羊的味道比較衝,楊林安排在了離大營幾裡地的地方,這樣能保持衛生,而且安全又有保證。

一直不愛說話的焦挺抱拳施禮:“哥哥,你看那東面草地太深了,何不放牧馬群,這樣一來就能取得更多的馬糞。”

“現在運輸是問題,只有三艘船,一點點的運輸,只能說遠水不解近渴。”

一行人往東繼續行走勘察,海邊有許多個小島,正值下午海鳥歸巢,海鳥鋪天蓋地,數以萬計。

焦挺眼前一亮:“哥哥,有辦法了。你看那幾個島嶼上海鳥鋪天蓋地,

定然有許多鳥糞,鳥糞是很好的肥料。”
晁蓋恍然大悟:“焦挺說的好主意,這個方法好,明天我就安排水手上島嶼查看,如果鳥糞多就都運回來堆積。另外等荒地開墾的差不多了,就都去割草,在土豆裡焚燒,留下草木灰作為肥料。”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也有的提議去樹林裡收集枯葉堆積,堆肥的效果比焚燒的草木灰還好。

堆肥這個提議相當的好,現在正值初冬季節。

密州島上以闊葉林為主,一行人來到樹林一看,這就是原始荒蕪的樹林。

枯葉枯草堆積的肥料有一尺厚,用肩膀挑,用馬車拉,在地頭設立堆肥點,表面上以浮土封死,裡面在發酵。

短短幾天的時間搞到的肥料就足夠數千畝土豆的肥料了。

去搜索鳥糞的水手也回來了,船長激動的給晁蓋匯報。

“大人,這下不用擔心肥料了,有三座小島全部是鳥糞,地上能有一尺厚。雖然島嶼只有幾百畝大,但是鳥啊多,鋪天蓋地的,挖一兩年沒問題。”

晁蓋大喜:“哈哈哈,這可太
好了,總算是暫時解決了肥料問題。好,安排幾艘固定的船隻,開始采挖吧,種地不施肥,那就白忙活一場,必須有肥料才能得到豐產。”

又過十多天, 阮小二的船隊回來了。

不過有些狼狽,船帆都被燒沒了。

不過結構完好無損,一到港口晁蓋立刻過來。

“小二,什麽情況?遇到海盜了?”

阮小二還有些意猶未盡呢:“遇到了八艘海盜船,東瀛人。以為咱們三艘大船是肥羊呢,讓兄弟們一頓好打,打沉了他們三艘,最少殲滅了二三百的海盜。”

原來這是昨天打的,東瀛海盜船整日在海上漂泊流浪,都是些亡命徒,專一靠劫奪商船為生。

他們的海盜船都是些小船,但是船體輕快,水手又多。

昨天遇到阮小二率領的三艘大福船,還以為是商船呢,開始追擊。

阮小二見海盜來了,故意命令蒸汽機降低速度,等候著海盜前來。

海盜靠近了,被船上的弓箭手一陣猛打,幾個火油瓶居高臨下丟下去燒了他們三艘船。

阮小二那可是狠人,打仗不要命的主。

“噢,原來如此。咱們傷亡如何?”

“咱們水手陣亡六人,由於慌亂,壯丁們傷了有幾十個,不過都是皮外傷。可惜咱們的巨弩太少了,如果多幾架巨弩,保證他們有來無回。”

“造,必須多造。每船三十架巨弩。不過不能在密州港造,太過犯忌諱了。把工匠拉來密州島造,下次回去哪怕壯丁不運輸,也得把製作巨弩的工匠運輸過來,多多打造一些,這樣才能安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