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從荒野到殿堂》第153章 究竟圖什麽?
發生在村裡的事,已然進山的劉耀祖並未太關心。早前招募孫立軍兩人時,李興誠便跟他講過。有什麽不便處理的事,都可以交給孫立軍這位助理去解決。

 對眼下的劉耀祖而言,他不拒絕來自網絡上的一些名氣。可在線下,他還是覺得應該保持低調。類似這種突如其來的采訪,他確實沒什麽興趣。

 再者說,他只是做了一個手藝人應該做的事,確實不值得大肆宣傳。相比宣傳他個人,他更願意市裡派來的記者,多采訪一下屯子,還有正在建設的靠山屯。

 值得慶幸的是,在采訪組返回市裡後,市裡也有領導專門致電詢問有關靠山屯開辦‘雪村旅遊景區’的事。做為鎮長的趙知程,這次算是小小出了一把風頭。

 最後還是市裡領導,給予很大程度的肯定,並下撥一定款項,助力這個旅遊村項目的籌備。別的不說,就屯子到鎮裡這條路,市裡撥款無疑能省心不少。

 外面的紛紛擾擾,絲毫沒影響已經抵達二號營地的劉耀祖。這趟進山,他打算把二號營地再重新修整一下,將其做為一個中轉站營地,再搭建幾幢便於住人的庇護所。

 看著一進山,便拎起斧頭鋸子開乾的劉耀祖,做為攝影師跟保鏢一同進山的周山河,也覺得這位小老板確實很與眾不同。明明身家億萬,卻甘願待在山裡吃苦。

 趁著休息機會,周山河也好奇詢問道:“阿祖,做這種事,真的有意義嗎?”

 面對周山河的詢問,劉耀祖笑著道:“你應該是想說,我明明這麽有錢,為何日子還過的這般辛苦,是吧?對我而言,這種生活很愜意,而非錢多錢少。

 窮有窮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可誰敢說,窮人生活一定悲苦,富人生活一定幸福快樂呢?網上不也常說窮開心,你何曾聽過富開心的話呢?這說明,錢並不代表幸福。”

 “那你覺得,你現在做的這些事,你覺得很幸福?”

 如此直爽的詢問,令劉耀祖愣了愣道:“幸福概念很廣,你要問我現在是否幸福,我還真不知道如何回答你。但我能告訴你的,就是做這些事我很放松。

 砍伐樹木的時候很開心,看到親手搭建的庇護所,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做什麽不重要,對現在的我而言,更多隻想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不想受太多的打擾。”

 “那你為何又要拍視頻宣傳呢?”

 對劉耀祖說出的話,周山河覺得有些矛盾。事實上,有時候劉耀祖也會這樣覺得。問題是,生活小達人系統的存在,肯定不能讓任何人知曉,也無法跟別人實話實說。

 沉思一會的劉耀祖最終道:“雖然我還談不上少小離家老大回,可自從讀初中後,我就很少回村子。爺爺奶奶過世後,我更是幾乎將這個地方遺忘。

 後來我決定回老家,一來也是調整心情。結果還不錯,回到老家後,這方山水讓我沉浸的心慢慢平靜下來。也正因如此,我覺得應該為這方水土做點什麽。

 生而為人,有誰敢說能真正完全自由呢?除非我選擇出家隱居,否則我一樣會需要朋友,一樣需要以鄰為善。看到村裡人臉上笑容多一點,我就會覺得自己努力沒白費。”

 給出這樣一個理由,雖然說無法盡善盡美,但周山河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再者說,他問的這些問題,換做態度不好的老板,怕是會直接把他開掉吧!

 在跟他們相處的時候,劉耀祖從來不擺老板架子,而是把他們當朋友在處。但周山河也必須提醒自己,有些事不能太過。如若不然,他試用期未必能通過。

 抵達二號營地的劉耀祖,又在之前搭建的木屋附近,找了幾顆大樹,直接以這些大樹為基柱,搭建起幾幢不能生火做飯,卻能休息的木屋。

 看著這些搭建好的木屋,劉耀祖略顯滿意道:“有了這幾幢木屋,往後再有遊客過來,他們也不用再搭建帳篷。只不過,冬天睡在這些木屋裡,怕是還有點冷。”

 “確實!相比你之前搭的庇護所,裡面有個取暖爐,晚上燒著火的話,屋子溫度還比較適宜休息。這幾幢木屋光禿禿,冬天睡裡面除了擋風遮雨,想保溫怕是有點難。”

 “也是!那下次過來,再帶幾個取暖爐。事實上,要是有足夠的磚頭,在木屋搭個火炕,那樣晚上睡覺應該更舒服。可那樣一來,安全隱患或許比取暖爐更大。”

 “在野外,能有這樣一個休息的地方,已經很不錯了。”

 做為攝影師,周山河更多只是幫忙搬運木頭什麽的。剩下搭建的事,全部由劉耀祖個人負責。看到從選址到建造,劉耀祖手腳跟速度都極快。

 新搭建起來的木屋,雖說保暖效果不是很好。可就周山河的眼光而言,這些木屋其實也能起到一定保暖的作用。只是冬天下雪的山裡,溫度比山外更低。

 這樣一來,來山裡住木屋的遊客,才會覺得睡在這種木屋裡,沒有睡村裡火炕那樣保暖舒服。可被褥蓋厚一點,再配台取暖爐的話,也許情況就會改善不少。

 最後檢查一圈,周山河又笑著道:“要是冬天有遊客進山,估計還要多準備幾個夜壺。住這種木屋,裡面沒獨立衛生間,冬天山裡上廁所,估計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聞聽此話的劉耀祖也笑著道:“也是哦!好在這只是一處中轉營地,對很多喜歡進山的遊客而言,也許他們更願意去八號營地。那邊衛生間,會比這裡更保暖些。”

 相比直接在雪地荒野上廁所,二號營地好歹修建了公共廁所。除了味道難聞一點外,至少看上去蠻乾淨,還不用擔心風雪灌進來。

 在山裡,能提供這樣的居住條件,劉耀祖自問已經很用心了。這次除了蓋木屋外,他還特意把之前帳篷營地給修繕一番,等山裡下雪當成公共食堂使用。

 只是跟木屋封閉保暖效果比,這個充當公共食堂的場所,則要相對寬敞且透風一些。可相比坐在外面露天用餐,待在蓋了頂立了高柵欄的公共食堂比,還是要強一些。

 確認采訪組已經離開,甚至記者采訪的消息已經登報,劉耀祖才啟程準備返回村子。回屯子的路上,周山河也詢問道:“阿祖,冬天真有遊客過來玩?”

 “你也擔心沒遊客?”

 “有一點!相比其它旅遊景點,咱們確實沒什麽優勢啊!”

 “這話倒也不假!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有些人,喜歡看人工打造出來的旅遊景區,卻也有人喜歡看真正原始的自然風景。咱們看膩的風景,別人卻覺得新鮮。

 會不會有人進山體驗一把夜宿雪山叢林,我確實不敢說。但來靠山屯體驗一把住雪村的滋味,相信還是會有愛雪的年青人過來。這些人,便是我們接待的對象。

 事實上,我提議籌辦這個旅遊公司,更多也是希望改善一下村子的現狀。那些荒廢的老宅,如果不加於修繕,過不了幾年都會倒塌,甚至徹底淪為廢墟。

 現在將其變成屯子一景,總好過讓其自生自滅的好。至少對從小在屯子長大的年青人而言,這些老宅也是他們記憶中影響深刻的建築。如果沒了,回來也會有種陌生感。”

 如今國家變化日新月異,即便很多偏遠農村也是如此。可對很多從小在村裡長大的年青人而言,他們有時回到村裡,總會覺得村裡跟記憶中有所不同。

 這種不同,潛移默化之下,或許會讓他們對村子失去認同感。在劉耀祖看來,他希望屯子能跟兒時記憶中那樣,每到過年時便熱熱鬧鬧,屯子到處都是雪地撒歡的小孩。

 大人們則揣著手,挨家挨戶串門嘮嗑啥的。唯有讓年青一代回屯子,覺得屯子有人情味,他們才會覺得,屯子始終是屯子,跟他們記憶中一般無二。

 那怕有了一些改變, 但這種改變更多只是外觀而非人心。雖然劉耀祖知道,要做到這一點也許很困難。但至少,他已經開始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而他相信,不光他希望看到屯子熱熱鬧鬧紅紅火火,做為村長的劉忠是這樣想,那些村裡年長舍不得離開的老人們,想必心裡想的也跟他一樣。

 別的不敢說,至少今年屯子那些外出的年青人回來,一定會感受到屯子正在發生的變化。當他們得知,不用遠走它鄉,待在家也能找到養家糊口的工作,那又何必外出呢?

 人才外出、年青人外流,也是目前北方很多屯子跟城裡都在面臨的一種困境。大形勢之下,劉耀祖無法做太多改變,但改變一下自己所在的屯子,他還是有能力的。

 真要能把設想中的‘雪村’概念炒火,相信整個遠山鎮都會因此受益。那樣的話,也算劉耀祖真正做了件好事,帶動一方經濟發展。

 先是組建食品廠,而後籌建雪村旅遊景區,他現在做的這些事,不都是為了造福家鄉而努力嗎?跟其它人喜歡說,他更願意腳踏實地的去努力做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