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荒野到殿堂》第64章 山裡安個家
  站在湖邊,不斷拉扯魚竿的劉耀祖,憑借魚竿跟魚線的堅韌,最終還是把上鉤的魚給拉扯上岸。當這條魚浮出水面,他並未覺得有太多意外。

  跟在村裡釣小溪魚不同,來到紅葉湖他準備垂釣的自然都是大魚。而紅葉湖位於深山,生長在湖裡的魚類,恐怕還是以鯰魚、嘎牙子(黃辣丁)等魚為主。

  而首竿釣起的魚,但是一條重達四五斤的鯰魚。在村頭小溪魚,也時常能發現這種魚的身影。事實上,跟其它淡水魚類相比,鯰魚在各地都比較常見。

  解魚鉤時,看著在草地上不斷扭動身軀的鯰魚,劉耀祖也笑著道:“不錯!這麽大的野生鯰魚,恐怕也非常難得。這次剛好帶了茄子,中午下鍋燉著吃。”

  鯰魚燉茄子,也是北方一道常見的名菜。對很多身處農村的鄉下人而言,鯰魚大多都吃過。用這種魚燉出來的茄子,味道也會格外不一樣。

  唯一令劉耀祖有些嫌棄的,便是鯰魚身上的粘液非常多。解下魚鉤,將其扔進旁邊裝好湖水的塑料桶,重新掛上餌料的劉耀祖,再次將魚鉤甩了出去。

  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魚線剛剛到底不久,魚漂輕輕下拉兩下,而後便迅速消失在水面。快速上提魚竿的劉耀祖,也很感慨的道:“這湖裡的魚,這麽好釣嗎?”

  感受著魚竿跟魚線的力量,他知道這次又中魚了。問題是,這湖裡的魚吃鉤竟然如此猛。即便釣藝不粗的人,來這種地方釣魚,恐怕也不用擔心漁獲吧!

  只是想到紅葉湖,恐怕很少有人來這裡釣魚。對生長在湖裡的魚類而言,它們平時吃的東西,也唯有下雨衝刷到湖裡的有機生物,或者湖裡自然生長的一些動植物。

  類似劉耀祖今天拌的腥香餌料,恐怕它們還真是第一次碰到。加之開釣之前,劉耀祖還特意打了一個窩,誘來正在附近覓食的一些湖魚,這吃鉤才會如此猛。

  “不會又是鯰魚吧?”

  話音未落,終於將魚拉扯出水面的劉耀祖,多少有些意外道:“呃,不是鯰魚,竟然是條大黑棒子。這魚怕是也有四五斤,用來做水煮魚再巴適不過了。”

  看到這次中鉤的魚是條黑魚,劉耀祖也沒覺得有啥好嫌棄。相比鯰魚,在他眼中黑魚味道無疑更好一些。唯一覺得可惜的,便是這趟進山沒準備酸菜。

  要是帶了酸菜,用這條黑魚做盤酸菜魚,想必滋味也非常不錯。可即便如此,這種野生的大黑魚,用來紅燒燉煮的話,相信味道也會非常巴適。

  “在這搭建庇護所,往後想吃魚怕是不用愁了。再釣幾竿,看看還能釣上什麽魚。鯰魚跟黑魚,多養幾天也沒事。看來今早釣魚,可以提前收工了。”

  想到十幾分鍾,自己便釣了兩條夠吃一頓的大魚,劉耀祖也覺得非常高興。若是在村裡釣魚,這樣的漁情或許會多釣一會,但此刻在深山,釣太多他也吃不完。

  至於說把釣來的魚帶回家裡吃,在劉耀祖看來無疑太過麻煩。這麽遠的山路,背著幾條魚回家,多少有些辛苦。再者說,魚養在湖裡想吃,到時再來釣就是了!

  開釣之前,劉耀祖以為湖裡會有一些小魚鬧鉤。沒成想,從一開始釣到鯰魚到收竿,釣起來的都是鯰魚跟黑魚。看到桶裡裝了六條大小不等的魚,他覺得差不多了。

  “數雖不多,量卻不輕,今天的肉食想來不愁了。等明天再來釣吧!”

  剩下開好的餌料,也被劉耀祖直接扔進湖裡。

他琢磨著,多往釣位這裡投食幾次,相信湖裡的魚也會習慣性遊來這邊覓食,下次開釣也許就容易了。  拎著不到一小時釣到的魚,重新回到庇護所的劉耀祖,也開始準備搭建庇護所。昨晚臨睡前,他也花時間設計一下八號庇護所,打算把這處庇護所好好規劃一下。

  站在清理乾淨雜草的開闊地,放眼望去的劉耀祖略顯感慨道:“要是搭建雙層木屋,想必坐在樓上看風景的視野,會比待在一樓更安逸吧!”

  盡管站在開闊地,也能看清不遠處的紅葉湖。可劉耀祖覺得,老是搭建一層高的庇護所,多少有些意猶未盡。既然這裡景致如此美麗,那搭建的庇護所也必須更漂亮些。

  只是搭建雙層木結構的屋子,那工程量肯定比早前建造的庇護所更複雜,所需用到的木料也會更多。鑒於這種情況,劉耀祖覺得多花幾天時間,把庇護所好好搭建一下。

  “都說時間寶貴,但對現在的我而言,多花幾天功夫,想必也不怎麽礙事!”

  搭建雙層木屋的另一個用意,則是能夠擁有更多的房間。將來真有朋友或網友,打算過來一睹紅葉林跟紅葉湖的美景,多出的房間也能用來借宿。

  甚至劉耀祖有考慮過,等這幢木屋搭建完成,他還會在木屋前搭建一個院子跟涼亭。那樣往後進山來這裡,住著也會覺得更舒服,就跟回到家一樣。

  “在山裡安個家,想想也蠻有挑戰性啊!”

  感慨一番,劉耀祖開始拎著斧頭跟鋸子去幹活。考慮到修建雙層木屋,少不了又到一些大料。好在這趟進山,他特意把購買的油鋸也給帶了過來。

  相比用手鋸鋸大料,油鋸的效率無疑更快。用來砍伐一些大顆的雜木,油鋸比斧頭還有手鋸都更省事。最重要的是,有了油鋸的話,鋸一些板材也會更方便。

  拎著鋸子在楓林裡尋找可供砍伐的雜木,那些數量眾多的楓樹,劉耀祖同樣沒選擇充當木料。而是專門找那些長且直的雜木,將其用油鋸給鋸倒。

  用斧頭削乾淨雜木的枝杈,試了試重量的劉耀祖,有些頭疼道:“看來有些大意了!這麽濕的木料,比我想象的要重。這木料用來做梁柱,怕是不太行。”

  正常情況下,用來做梁柱的木料,都是晾曬乾水份的木料。而這種剛砍伐下來的大樹,恐怕還做不了梁柱。想到這一點,劉耀祖直接將木料放在開闊處晾曬。

  只是考慮到後期所需木料跟板材會比較多,這些砍伐下來的雜木樹,他也沒有浪費,直接放置在叢林裡讓其曬乾水分。後期過來要用,恐怕也更方便。

  好在楓林中,也能找到一些枯樹或倒伏的大樹。將這些木料鋸出來,劉耀祖仔細查看後,也很滿意道:“多在林子裡轉轉,找些做屋子框架的乾木料,應該問題不大吧!”

  考慮到所需木料跟板材數量眾多,一次想把這裡的庇護所搭建完成,恐怕沒什麽可能。只是先把框架搭建起來,後續過來再慢慢完善,也是一個明智選擇。

  加上要把木屋各項生活設施完善起來,免不了也要背負一些生活物資進山才行。這次搭建不成,那就下次進山繼續。這樣也能撿遺補漏,把庇護所搭建的更盡善盡美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