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從荒野到殿堂》第119章 獵場搭地窩子
進入深秋的紅葉林,原本枝繁葉茂的楓樹,也開始不斷掉落楓葉。五彩斑斕的楓葉,瞬間給紅葉林披上紅妝。此刻的楓林景致,無疑到了即將落幕的時刻。

對搭建木屋的劉耀祖而言,這段時間終於把湖邊木屋裝修的差不多。裡面生活設備一應俱全,甚至靠著騾馬幫忙運輸東西,他還添置了一些家用電器。

隨著山裡氣溫開始變涼,楓樹上的葉子也即將掉光,劉耀祖隨即結束接待遊客的行程。即便在劉耀成看來,每次接待這些遊客,其實都有一筆不錯的收入。

可他那裡知道,對遊客收取的那點食宿費,劉耀祖根本不在意啊!

難得閑下來,再次獨自進山的劉耀祖,也開始享受自己的獨居生活。靠著越發精湛的箭術,搶在落雪之前,他還是晾曬薰製了不少野味。

看著已經薰製完成的數十掛山豬臘肉,劉耀祖也很滿足道:“這麽多山豬臘肉,估計夠我吃上很長一段時間。等這次回去,順便寄點給那幫家夥嘗嘗吧!”

從帝都回來之後,他跟那些朋友的聯系並未斷。在山裡搞到什麽好東西,劉耀祖也會想著這些朋友,隔三差五給朋友寄去一些所謂的‘土特產’。

東西看上去雖然不怎麽值錢,可有些東西卻是朋友有錢都未必能買到的。靠著這份沒斷的關系,劉耀祖跟公司那些高層,依然保持密切且友好的關系。

好不容易終於清靜下來,劉耀祖也開始考慮,繼續在山裡搭建新的庇護所。想到之前劉守義提及的地窩子,他覺得這次或許可以嘗試搭一個。

“眼下已入深秋,距離山裡下第一場雪,應該剩下沒多少時間。往後進山的話,怕是也要提前觀察好天氣才行。往深山建個地窩子,以後有機會也能臨時住兩晚。”

因為接待遊客的關系,劉耀祖戶外搭庇護所的視頻更新,自然沒以前那麽多。近期發布的一些視頻,更多都是裝修木屋的。而這座木屋,也被網友稱之為湖景別墅。

光從視頻看的話,很多人都難以相信,這樣一幢裝修精致的木屋,竟然建在距離人煙區幾十裡外的大山腹地。換句話說,除了劉耀祖之外,別人怕是也沒機會住。

決定此行進山搭個地窩子的劉耀祖,很快背起行囊繼續往深山挺進。根據之前劉守義的指引,他這次搭建地窩子的地方,也是早年劉守義等獵戶狩獵的獵場。

雖說這段時間,他在山裡沒少獵殺不受保護的動物。可在劉耀祖看來,真正大型的獵物,他還真沒獵殺幾隻。類似山豬這樣的野獸,他總共才獵殺到三隻。

在湖邊獵場,雖然看到過體型重達三四百斤的山豬。可這些山豬,都是成群結隊方式出現。即便劉耀祖現在箭術很純熟,依然不敢輕易招惹這樣的山豬群。

真正令劉耀祖有些意外的,或許就是隨著一批批遊客的到來,之前看到的那群野狼,後來再也沒看到。想必狼群知道湖邊開始人多聚集,也有意選擇避開這個位置。

抵達距離紅葉湖近十裡的大山,看著腳下那片平原山谷,劉耀祖也仔細尋找適宜搭建地窩子的地方。跟搭建木屋不同,搭地窩子也要挑選適宜的地形才行。

沿著山坡開始尋找,沒多久劉耀祖便發現一個廢棄的地窩子。因為多年沒人修繕,外加地窩子的支架已然腐朽,這種廢棄的地窩子,連重新修繕的價值都沒有。

“可惜了!這地窩子其實跟老宅一樣,也經常要沾點人氣才行。如果沒人打理的話,時間一長裡面的木頭,腐朽速度也會加快,最終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稍稍感慨了一下,劉耀祖最終在距離這個廢棄地窩子不遠的地方,找到一個適宜搭建地窩子的斜坡處。旁邊正好有兩顆大樹,無疑是最好的遮擋物跟參照物。

“就這裡吧!時間也不早,先把內部結構掏出來,而後再修建框架,最後回土填埋。爭取今天把框架挖出來,明天搭窩棚架的話,也許就會輕松些。”

選中這裡搭建地窩子時,劉耀祖腦海中也勾勒出地窩子的具體面積跟形狀。用攜帶的工兵鏟還有大鐵鍬,劉耀祖直接挖掘起來,將斜坡泥土不斷挖掘出來。

等挖掘出一個凸字形土坑後,掏出尺子量了一下面積,劉耀祖略顯滿意道:“想住的舒服一點,面積還是挖大點。雖說這面積不如一間房,可做為地窩子也算足夠大了。”

確認內部面積足夠使用跟生活,劉耀祖開始加快挖掘速度。除了入口處,將其暫時放在一邊不管外,後面口字形的位置,也開始沿著邊緣一直往下挖掘。

變身挖掘工的劉耀祖,雖然覺得這挖坑的工作同樣不輕松,卻還是乾的非常賣力。對他而言,搭了不少木製庇護所,這種同樣用木頭支撐的地窩子,還是首次嘗試。

新鮮事物,總會給人帶來新鮮感。至少劉耀祖相信,這期視頻更新上傳後,相信那些喜愛看他搭建庇護所視頻的網友,也會覺得欣喜,覺得他終於重操舊業了!

順著修出的輪廓,劉耀祖開始豎直往下挖。掘出的泥土,直接堆放在窩坑邊緣附近。跟早年獵戶搭建的地窩子不同,他打算搭的這個地窩子,明顯要大上不少。

先前挖掘時,劉耀祖還擔心挖到下面,會碰到硬石或其它堅硬的土層,現在看來土層還比較好挖。沒多久,沿著邊緣位置往下挖的他,已然挖下去一米多深。

見下方土層變得很堅硬,站在坑裡的劉耀祖看了看道:“這高度應該差不多,真要挖太深的話,冬天保暖效果怕是會大打折扣。加上棚子的高度,應該有兩米高了。”

簡單比劃了一下,覺得地窩子高度應該夠了,劉耀祖也停止挖掘工作,開始修繕地窩邊緣位置。並且在邊緣各角落,用工兵鏟挖了幾個用於打樁的洞。

完成這些工作,將鏟子放下的劉耀祖,又來到附近叢林,開始尋找適合做支撐柱的材料。好在山裡這種雜木很多,砍了幾顆便直接拖回搭地窩的位置。

清楚時間很緊,劉耀祖在營地附近,簡單搭了一個灶台,給自己煮了碗面條,而後又重新開始工作。眼下夜間天氣很涼,睡帳篷還是能感覺到幾分涼意。

將砍伐好的支撐柱,全部埋入提前挖掘好的地坑中,劉耀祖又用砍來大小均勻的直木,沿著修整出來的坑道邊緣,整齊碼放一排木牆,讓其看上去更舒服一些。

雖說不碼木牆也沒關系,可劉耀祖覺得泥土牆面,天氣潮濕或乾燥的情況下,都有可能弄髒衣服。貼著坑壁碼層木牆,待在裡面也更舒坦一些。

只是在距離出口不遠的右手邊,劉耀祖特意留出一個缺口,那個地方他打算挖掘一個地灶通風口。雖然現在灶還沒挖,但提前空出來也省的等下再返工。

看著被條木整齊碼好的地窩子,劉耀祖也很滿意道:“現在可以搭建屋頂了!”

考慮到地窩子,大多都具備很好的隱蔽性,劉耀祖也直接搭建‘人’字形屋頂。碼放在屋頂兩側的條木,還特意延伸了一些,便於把水排到地窩邊緣位置。

為避免將來下雨,雨水有可能滲透到地窩子裡,等下用土封實屋頂後,還需在地窩邊緣挖掘排水溝。唯有如此,將來下雨的時候,雨水才會順著溝渠往山下流去。

搭好屋頂框架,剩下要做的就是將砍來的直條木,鋸成相同的長度。 而後將這些鋸好的直木,整齊碼放在屋頂框架兩側。這樣搭建起來的屋頂,無疑會很結實。

等屋頂碼放整齊,劉耀祖又從背包取出提前準備的油布,將其折疊成雙層後,鋪墊在‘人’字形的木製屋頂上。將四角全部釘緊,確認防水油布將屋頂完全包裹住。

“嗯!可以回土填埋,而後把雨水渠跟地灶挖好,再搭張木床,今晚便能在此休息了。”

先前挖掘出來的泥圭,挑去那些碎石,而後把土堆積在屋頂上方。過了這個冬天,現在被泥土覆蓋的屋頂,來年也會長滿青草或灌木,將地窩徹底隱藏起來。

看到被泥土徹底覆蓋嚴實的地窩子,劉耀祖想了想道:“我建的地窩子,不知道跟八叔他們以前搭的地窩子,是不是一樣。但這種地窩,應該更結實牢固吧!”

簡單看了一下自己搭建完成的地窩子,劉耀祖又開始鑽進地窩裡,順著之前預留的位置挖掘地灶。在留出的坑壁上,往裡挖掘出一個灶洞,而後在外面往地下打洞。

借用工兵鏟,掏出一個地洞的劉耀祖,也不斷往下挖掘修整。挖掘過程中,劉耀祖也笑著道:“要是讓別人在空中,看到我此刻在做的事,搞不好真會產生誤會呢!”

想到‘鬼吹燈’開始火爆後,很多關注這部小說的人,都好奇他這個作者,是不是盜墓世家出身。對這樣的誤解,劉耀祖也是哭笑不得。

可劉耀祖突然覺得,他此刻挖掘地灶的方式,跟盜墓者用洛陽鏟打盜洞,似乎也很相似。只不過,盜墓者開的盜洞更小,他挖的這個排煙洞更大罷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