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從荒野到殿堂》第21章 釣魚的樂趣
  說起流經村前的這條河,劉耀祖對它了解並不多。唯一知道的,便是這條河水源都來自大山。跟其它大江大河相比,這條村河自然沒什麽名氣。

  值得慶幸的是,即便大風大雨的情況下,他也沒聽說村前這條河,給村裡帶來過什麽災難。反倒是雨水不足的年份,村民沒少用河裡的水澆灌田地。

  明溪河,便是村裡人對它的稱呼,至於是誰給它取的這個名字,那劉耀祖自然也是不得而知。可這並不妨礙,村裡人跟他在明溪河裡垂釣。

  相比早年來河裡釣魚的人,近些年留在村裡的人,反倒很少來河邊釣魚。一來覺得河裡魚不多的同時,不少村民覺得釣魚浪費時間,還不如進山搞點山貨。

  用賣山貨的錢,再去集市買魚吃,無疑更省心省事。畢竟,釣魚是件需要有耐心的事。碰到魚情不好的時候,時間搭進去不說,還要掛個空軍回家。

  抵達河邊,沿著河岸找尋一番,最後劉耀祖選中一處水流稍緩,而且深度比其它地方更深的河段。要說河裡藏魚的地方,深水區應該比淺水區更能藏魚。

  將帶來的漁具準備妥當,仔細看了看選擇的釣位,劉耀祖隨即道:“聽說釣魚之前要先打窩,那先試試也無妨。說起釣魚,我好像也是個新手,沒啥實戰經驗啊!”

  自說自話的劉耀祖,在選定釣位之後,也沒忘記將攝影器材安放好。為確保拍攝角度更清晰直觀,他都使用多鏡頭,後期在進行精剪,確保視頻看起來更舒服。

  從城裡買來的窩料,劉耀祖掏出一把灑進身前不遠處的河裡。看到窩料已經入水,他開始取出餌料進行調配。相比掛蚯蚓,這種餌料似乎更清潔乾淨。

  用蚯蚓釣過魚的人都知道,穿蚯蚓很容易沾到蚯蚓身上的粘液。每穿一次,捏蚯蚓的手指就要被粘一次。要是不立刻洗乾淨,過段時間手就變得粘乎乎。

  相比之下,這種香腥類的餌料,則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買之前,劉耀祖也跟店主詳細詢問過餌料配製的方法。加上突擊學習的視頻,也算理論經驗豐富。

  想起白天看過那些戶外釣魚的視頻,劉耀祖也很感慨道:“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現如今釣個魚,也有這麽多名堂。魚杆千奇百怪不說,餌料也是五花八門啊!”

  將購買的餌料倒入塑料盆,按比例加水攪拌。知道餌料吸水後,也要放置幾分鍾再繼續攪拌。趁著這個功夫,劉耀祖也開始綁魚線,而後調式魚漂。

  雖說用小杆釣這種溪魚,最好使用七星漂。可劉耀祖想了想,還是選擇立漂。究其原因,也是他自我感覺,立漂看著更直觀一點,釣起來會更有感覺。

  將魚線扔進河裡試了一下,劉耀祖發現眼前的釣位,河水深度在一米左右。跟其它淺水區相比,這裡確實稱的上深水區。如果河裡有魚,應該能釣到一些才對。

  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劉耀祖也開始掛餌準備開釣。從網上看,他很驚訝的發現,有釣魚人買了一種可水下觀察魚情的設備。在他看來,這完全沒必要嘛!

  就在劉耀祖擔心,河裡會不會沒魚時,剛到底的魚漂便瞬間來了個探底。望著消失在水面的魚漂,劉耀祖也隨即提杆,很快感受到魚線底部傳來的拉扯力。

  “我KAO,這河裡的魚,吃食都這麽猛的嗎?”

  剛下漂就中魚,劉耀祖自然覺得高興。對釣魚人而言,魚大魚小沒關系,只要有魚上鉤就行。

隨著魚線被從水裡拎起,一條小魚便在魚鉤上盡情搖擺。  看到被提上岸的小魚,劉耀祖也很高興道:“小石斑,這魚肉質鮮美,燉湯紅燒都不錯。這麽大的小石斑,也算的是小石斑裡大個頭,難怪吃食這麽猛。”

  小時候經常跟爺爺來河邊釣魚改善夥食,河裡比較常見的幾種魚,劉耀祖自然也清楚。眼前這種小石斑,相比其它的溪水魚,刺少且肉質鮮美。

  換做早年的話,村民也比較喜歡捕捉這種小石斑,鮮魚吃不完的情況下,則會將其煎乾儲存起來。往後想吃的時候,便切點辣椒或大蔥炒一盤,那味道別提多棒。

  從家裡拎來的塑料桶裝上水,解下這隻小石斑的劉耀祖,在確認河裡有魚的情況下,立刻加快了垂釣速度。讓他高興的是,這次選的釣位著實不錯。

  每次杆甩出去不久,便能看到魚咬鉤。隨著中魚數量的增多,帶來的塑料桶裡,也開始擠滿各式溪魚。有些太小的溪魚,都被他當場扔回河裡。

  “抓大放小,往後才不愁沒魚釣。看這架式,今晚炒一盤小石斑,都一點問題沒有。不過,這些大馬口魚,吃起來味道也不錯。看來往後兩天,不愁沒葷菜了。”

  對農村人而言,魚自然也是一道葷菜。相比集市買的魚,這種自釣而來的河魚,村民也都比較喜愛。確切的說,溪魚雖小但吃起來味道不比大魚差。

  配上農村常見的佐料,這種家常小菜也是很受歡迎的!

  別的不說,就劉耀祖也了解的情況,眼下每周趕集的時候,那些零星有賣的溪魚,價格比市場的大魚都貴不少。一些小餐館,更是願意高價收這種純野生的溪魚呢!

  除了常見的小石斑跟馬口魚, 劉耀祖還釣到幾條三指大小的鯽魚。通過這次試釣,他確認村口這條河裡的魚類資源,已然不比早年差了。

  “看來政府實施的保護措施,還是開始見到效果。不藥不電,河水不斷流的情況下,漁群生態恢復起來還是比較迅速。只不過,這種溪河也見不到什麽大魚。”

  想起上午看過的那些釣魚視頻,不時有人釣到幾十甚至上百斤的大魚。雖然看著很過癮,可劉耀祖相信釣魚的那個人,也一定很辛苦。

  相比之下,他今天釣的這些溪魚雖然個頭比較小,但數量還是不少。最重要的是,中魚的速度很快,始終讓人保持愉悅心情。而這,恰恰就是劉耀祖所希望體驗的釣魚感受。

  隨著餌料被用完,看著釣到小半桶的溪魚,劉耀祖也覺得很滿足。雖然這些魚很難養活,但拎回去處理一下放冰箱,過兩天再煎也能嘗到鮮。

  實在不行,將其處理好提前煎成魚乾,往後想吃再炒也不賴。只是相比煎魚乾,小石斑跟馬口吃鮮魚,味道會更鮮美一些。煎乾的魚,魚鮮味也會流失大半。

  收杆離開時,劉耀祖又往河裡灑了一把窩料。雖然他知道,繼續釣下去,依然還會有收獲。可他覺得,沒必要一次趕盡殺絕。真釣狠了,下次怕是就沒這麽好的魚情了。

  “不著急,只要有魚,往後想吃魚,就來釣上幾杆!”

  相比吃魚乾,劉耀祖覺得這種溪魚,吃鮮魚味道會更好一些。將其養在河裡,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即便往後村民也會來釣,可河裡有水的情況下,魚應該也是釣不完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