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9 嫡庶之分
  縱觀史書,歷朝歷代,天子之家難有天倫之樂。

  開國雄主,多晚景淒涼。要麽兒子們自相殘殺,要麽是父子相殘,翻開史書處處可見。

  此刻,朱允熥看著面前的老頭老太太鬥嘴,心中忽然冒出一個詞,幸福!

  幸福是什麽?幸福就是家有家樣。

  管你是皇帝還是太子,在老太太的心中,就是我的丈夫和兒子。一個可以用來損,一個要用來疼。

  朱允熥不知道的是,其實他這隻小蝴蝶已經改變了歷史。

  原本時空中,他這個大明的嫡長孫夭折之後,馬皇后因為悲痛一病不起,短短數月之內也撒手人寰。

  馬皇后故去之後,遠在雲南領軍作戰的朱家養子沐英,因為驟聞噩耗,吐血三升,英年早逝。

  而朱元璋,則是在痛失愛妻之後,性格更加暴躁。到了晚年時,沒人能勸解他,開導他,以至於他釋放出心中的魔鬼,對功臣大加殺戮,留下千古罵名!

  “英哥兒,奶奶烙的盒子香不?”一餐飯,轉眼就要吃完。馬皇后看著朱雄英,慈愛的說道。

  朱雄英手裡掐著咬了半個的盒子,“皇祖母,孫兒吃不下了!”

  盒子的味道不錯,他已經連續吃了好幾個,肚子都有些漲了。

  “吃不下可別吃,別撐著!”馬皇后笑道,“把盒子放下,讓賈貴帶你玩一會,消消食!”

  “哎!”朱英雄答應一聲,把手裡的半個盒子放在裝骨頭菜渣的瓷碟裡。

  “等會!”朱標卻板著臉開口,“把剩下的這半個吃了!不許糟蹋糧食!”頓了頓,繼續說道,“這都是百姓的民脂民膏,怎能容你如此糟踐?”

  他朱家爺倆,是天下最尊貴,最有權力,最富有的人。

  但每餐飯,他們爺倆都吃得乾乾淨淨,碗裡半個米粒都不剩。

  “他吃不下了你還讓他吃,萬一撐著怎弄?”見兒子訓孫子,馬皇后不樂意了。

  朱元璋也開口道,“就是,不過剩了半個盒子,你看你還訓上了!”

  朱標看看二老,苦笑道,“父皇,母后,不要太寵溺英哥兒了!”

  “這啥話?”馬皇后不悅道,“俺自己的孫子,還不能寵?”

  朱元璋也道,“咱大孫可是咱和你娘的嫡長孫,寵點怎了?”

  朱標又是苦笑,“那當年,也不見你們如此寵兒臣!”

  “不一樣!”朱元璋抿下最後一口酒,“棍棒之下出孝子!”

  “明兒他不聽話,兒臣也學學您老,棍棒之下出孝子!”朱標笑道。

  “你敢!”老頭老太太異口同聲,橫眉立眼。

  其實,老兩口對於朱雄英已經是溺愛了。

  在他們眼中,這個大孫子做什麽事都是好的,都是有道理的。

  若是其他皇子皇孫,敢在朱元璋面前浪費糧食,老頭直接一個大耳刮子抽上來。而且,朱家的龍子龍孫雖然也多。可不是誰,都有資格和他們老兩口在一個桌上吃飯的。

  “父親說的對!”朱雄英忽然開口道,“有詩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吃飯之前,皇爺爺也說過農人艱辛。即便是一粒米一顆麥子,都要經過百日的生長,細心的照料,才能成為桌上的佳肴。”

  “天賜萬物於人,當思來之不易,珍之愛之。孫兒實在不該,隨意浪費糧食!”

  “呀,看咱家英哥兒,會念詩啦!”馬皇后笑道。

  朱元璋也大笑,“何止會念,這就是出口成章!”

  朱標看看兒子,

臉色也很是欣慰。  “你確是吃不下了?”朱標溫和的說道,“既然吃不下了,為何不賞給奴婢吃!”

  朱雄英看看左右,低聲道,“皇祖母親手做給兒臣的,怎麽能給別人吃!”

  “理是這麽個理,可你扔了不是更辜負了你祖母的呵護之心嗎?”朱標笑道,“再說,他們若是能吃到你皇祖母做的美味,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所謂恩出於上,會對你更加的感激涕零!”

  怪不得是古往今來地位第一穩固的太子,吃個飯都能吃出帝王心術來,了不得!

  朱雄英想想,招手對遠處的賈貴說,“你來!”

  “奴婢在呢!”賈貴踩著小碎步,快步上前,跪下道,“殿下有何吩咐?”

  朱雄英拿著半個盒子,“賞你了,吃吧!”

  賈貴驟然一愣,滿臉的驚喜之後,甚是動容,接過來兩三口吃了,淚流滿面。

  “奴婢豬狗一樣的人,能吃到殿下的賞賜,能吃到皇后娘娘親手做的飯食,就算是現在死了,也值得!”

  大明中後期,太監已然是朝廷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但開國之初,太監真是卑賤如狗。有感於歷代多有宦官乾政,朱元璋親自下令並且篆刻在石碑上,太監不得讀書識字,凡君主與臣子議軍國大事,太監必須在十步之外。

  一餐飯吃完,天色已漸晚。

  朱雄英留在坤寧宮,他從小就住在這。朱元璋還要回去武英殿處理政務,而太子朱標則是返回東宮。

  大明之宮,名紫禁城。因為它對著的,正是城外的紫金山。後世北京那處,不過是此時大明皇城的仿造品。

  皇城坐北朝南,鬥拱飛簷與後世的故宮還有很大的不同。後世故宮之中,外廷內廷多是用紅牆分隔,宮中滿是悠長深邃的夾道。

  而此時的大明紫禁城,內外連接處柱子連接成的遊廊,夏日鳥語花香,冬日雪景安詳。細細品味,美不勝收。

  整個皇城的建設,也是完全符合傳統漢家思想,長幼有序,先父母后子女。外廷是三大殿,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隨後東西兩側,分別文華殿,武英殿。再往後則是乾清宮, 坤寧宮,春和宮。

  朱標帶著隨從,出坤寧宮,回到太子東宮居所,春和宮。

  剛進殿,就見一個素衣婦人,牽著一個幼童過來,行禮道,“臣妾參見殿下!”

  那幼童也小大人一般規規矩矩的行禮道,“兒臣,見過父親!”

  這女子就是如今的東宮太子妃,呂氏。而那孩子,則是朱標的次子朱允炆。

  朱標的原配正妻是大明開國武忠郡王常遇春之嫡女,從小和他一起長大,青梅竹馬。馬皇后更是因為她從小就在朱家,當成自己的女兒一樣疼愛。

  但後來在生下朱標第三子朱允熥之後,血崩而死。

  所以,呂氏這個東宮側妃,才得以扶正。

  和常氏相比,呂氏的出身更得到那些文臣士大夫的青睞。因為她家三代,宋元清都是高官。祖上是嗬嗬有名的南宋大臣,呂文煥。降元之後高官厚祿,到了呂氏父親這一輩,也做到了大理寺少卿這樣的重要官職。

  不過,若要細細的說,呂氏和朱允炆娘倆的身份卻有些尷尬。

  首先,呂氏是側妃扶正,乃是繼室。和從中華門抬進來的,穿著大紅裙子,婚前太子祭祖,婚後天子冊封的常氏,根本不能比。

  再者說,她的母族雖然是高官,但卻是文官。而常氏,則是出身淮西武人勳貴集團,在開國功臣中人望甚大。

  別看常遇春已經過去,但常家在軍中的號召力,依舊十足。

  而朱允炆則更是尷尬,因為他算不得真正的嫡次子,嚴格來說只能是庶長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