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56 華宴(完)
  一曲終了卻未曾消散,大殿之中眾依稀還沉醉在,剛才的金戈鐵馬,氣勢恢弘的祝辭之中。

  尤其對朱元璋和那些開國勳貴武將來說,竟然有些意猶未盡,依依不舍。因為這幾首詞,正是他們畢生功勳的寫照。

  轟,眾勳貴子弟再度站好,身體如標槍一般。

  朱雄英站在最前方,叩拜道,“孫兒祝皇爺爺萬壽無疆,我大明,日月永昌!”

  李景隆等勳貴子弟跟著呐喊,“臣等祝陛下萬壽無疆,大明永昌!”

  朱元璋笑著把朱雄英拉起來,“怎麽想到給咱,弄這麽一份賀禮?這是什麽辭兒?”

  朱雄英笑道,“沒有皇爺爺就沒有大明,您是英雄,孫兒唱的是飛龍引,定江山,賀聖朝,三部合一英雄頌!”

  “英雄?”老爺子淡淡一笑,“咱頂多個好男兒,算不得英雄。即便是雄英,咱也不是天生的英雄!”說著,捏捏朱雄英的鼻頭,“倒是你小子,小小年紀,就滿是英雄氣!”

  “陛下說的是!”宋國公馮勝開口笑道,“方才皇太孫殿下帶著這群小子出來,那陣勢把臣都給嚇住了!”說著,目光落在眾勳貴子弟之中,自己的幼子馮忠身上,繼續笑道,“陛下,別看這些小子們稚嫩,可那模樣卻能唬人啊。若是當年戰爭上,碰到這樣齊整的隊伍,臣都未必敢打!”

  魏國公徐達也開口笑到,“前些日子見皇太孫在宮中用太監練兵,雖是遊戲之作,但也頗有成法。今日見了這些老兄弟的子侄們,才知當日臣,還是小看了殿下!”說著,歎口氣道,“皇太孫,少年英雄!”

  “不要誇壞他!”朱元璋大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隨後拉著朱雄英說道,“你這賀禮咱很喜歡,回頭把這詞兒抄下來給咱看!”說著,又看看那些勳貴子弟們,開口道,“你們也不錯,幫皇太孫給咱長臉了!”

  “臣等不敢!”傅讓,李景隆等人說道。

  朱元璋再看看這些稚嫩的少年們,知道這些人都是家中的幼子,與爵位無緣,便沉吟片刻,“爾等忠心任事,其心可嘉。俱賞武人勳位,輕車都尉!”

  話音落下,周圍頓時滿是詫異之聲。

  國朝開國之後,武人因軍功封爵,無論公侯或可世襲,但只能傳襲一子而已。而且,這些年皇帝對於軍功世家的管控,越來越嚴格,輕易不肯封賞。

  可今天,卻直接賞了這麽多勳貴子弟,堪比三品官的勳位。這簡直就是,天大的恩典!

  “還不謝恩?”見這些勳貴子弟都歡喜傻了,朱雄英開口道。

  “臣等,謝陛下隆恩!”

  “不用謝咱,這是看在太孫面上給你們的恩典。”朱元璋說道,笑看其他臣子們,“咱老了,往後你們的富貴呀,都在咱大孫的身上!”

  言罷,又拉著朱雄英的手,緩緩走向龍椅寶座。

  通往龍椅的三條禦階中,正中央的那條只有皇帝才有資格走。即便皇后太子,踩上去都是僭越的大罪。

  可此刻,朱家爺倆一大一小,直接踩著只有皇帝能走的禦階,緩緩上去。

  朱元璋還開口笑道,“慢點,小心台階,爺爺拉著你!”

  台下群臣看到這一幕,都面露微笑。

  歷朝歷代開國君主都未必能父慈子孝,皇帝和皇儲之間的爭鬥更是屢見不鮮。可唯獨大明朝,卻沒有這些。

  不遠處,嬪妃那邊,呂氏心底眼底都閃爍著濃濃的嫉妒之色。

  就在剛才,

皇帝明明馬上就要冊封她的兒子。卻被朱雄英,不經意的打斷。而且,她處心積慮讓兒子所出的風頭,和朱雄英比起來,不值一提。  另一邊,曹國公李文忠小聲的和朱標這邊說著話。

  “皇太孫天資聰穎,實屬罕見!”李文忠笑道。

  朱標含蓄的一笑,“不過是小聰明罷了!”

  李文忠看看殿外肅立的嫡長子李景隆,又低聲道,“跟皇太孫殿下一比,臣家那小畜生,簡直是扔的貨!”

  “你太嚴苛了,九江那孩子不錯!”朱標笑笑,聲音壓低幾分,“父皇有意讓你掌管五軍都督府,你得信兒了吧?”

  “臣隱約知道一些!”李文忠說道,“往後該如何當差,還請太子殿下示下!”

  “過了壽宴再說!”朱標笑笑。

  這時,朱元璋已經帶著朱雄英,在龍椅上坐好。殿中群臣笑著說話,他們三人小聲細語。

  “妹子!”朱元璋對馬皇后笑道,“你是咱朱家的功臣!”

  馬皇后一愣,不明所以。

  “你給咱生了個好兒子,還養了個好孫子!”朱元璋大笑,用不大不小的聲音說道,“將來這天下,咱們這一子一孫,誰都坐得住!”

  馬皇后一笑,“是你有福!”說著,站起身,捧著一杯酒,少見的行大禮,緩緩下拜。

  “夫君的壽辰,俺敬你一輩。你也知道俺沒讀啥書,不會說啥好話。就願你,身子硬朗,平安康健!”

  朱元璋也舉杯道,“好,咱們都硬朗,都康健!”說著,拍拍朱雄英的腦袋,“爭取呀,咱們再多活他二十年,看著這小子娶妻生子,成家立業!”

  夫妻二人相視而笑,一飲而盡。

  “妹子,起來!”飲酒之後,朱元璋親手把馬皇后扶起,按在身邊,笑道,“咱這些年,也多虧身邊有你!”

  馬皇后微微一笑,“俺一個婦道人家,也沒做啥!”

  “一晃,咱都老了!”朱元璋說著,忍不住用手捋了下馬皇后,半白的頭髮,“都開始過壽了!呵呵!”

  “人哪有不老的!”馬皇后眼中有柔情閃動,“不過咱們一輩子生兒育女,兒子都孝順出息,也算沒白活一場!”說著,也捏了捏朱雄英的臉蛋。

  “大孫呀,今兒弄的好!”馬皇后笑道,“別說你皇爺爺,就是祖母看了你唱的辭兒,心中都歡喜!”

  說著,似乎想到了什麽,對朱元璋笑道,“咱大孫也不小了,是不是該給他張羅定親了?”

  “我才八歲,就定親?”

  朱雄英心中一愣,然後趕緊豎起耳朵。

  這年月可不講什麽自由,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長輩一句話,就能把晚輩的終身大事定下來。

  朱元璋想想,“怎麽忽然想起這茬來了?”

  “咱們都老了,現在不張羅,過幾年有這個心也沒這個力啦!”馬皇后笑著,看看跟太子朱標低聲說著什麽的李文忠說道,“文忠家不是有個才六歲的小丫頭嗎,俺看著挺好。要不的,咱們親上加親,定了那閨女?”

  朱元璋又沉思片刻,開口道,“先不急,再說吧!”

  李文忠在朱元璋和馬皇后心中的的地位,早就超過了外甥這個稱呼,隱隱當成了兒子。

  別看大明開國之後文臣以李善長為為首,武將以徐達為首,可他們誰都不如李家顯赫。

  李文忠的父親是朱元璋的姐夫, 早些年朱元璋家境貧寒的是時候,這個姐夫沒少幫襯。那年月糧食就是命,李貞這個姐夫對朱元璋來說,比親哥還親。

  等大明建國之後,被冊封的第一人,不是那些功勳宿將們,正是李貞。先是恩親侯,後來又封為曹國公,右柱國,恩仇可謂國朝第一人。

  不但如此,為了方便日日能看著李貞,朱元璋還特旨把緊挨著紫禁城的宅子賜給他,並許他進宮坐轎,穿五爪金龍袍服。

  李貞病逝之前,朱元璋親自探望,見李貞已病得不認識人了,堂堂帝王居然嚎啕大哭。

  後來,追封李貞為隴西王。不但封了他,連李家祖上三代,李貞的父親,祖父,曾祖父都追封王爵。

  由此可見,朱元璋對李家的偏愛。

  李文忠是太子朱標的姑表兄,那朱雄英和李文忠的小閨女,是再隔了一代的表親。按理說已經,勉勉強強算近親結婚了,可這年月不講究這些,長輩們都巴不得親上加親最好。

  按理說,馬皇后的提議,朱元璋很少拒絕。可這一次他話裡話外的意思卻是,不想再和李家結親。

  對此,朱雄英倒是能猜到一二。

  當初給太子朱標從小就定了常遇春的女兒,是希望將來兒子身後有武人集團的全力支持。還有安撫,淮西武人勳貴集團的意味在其中。

  但如今大明江山穩固,往後十數年,正是要不斷削弱這些開國勳貴影響力的時候。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讓這樣的勢力,保持長時間的鼎盛。否則,就是對皇權的威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