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52 華宴(1)
  “大孫,你記著,對周邊這些小邦,就不能給他們好臉!”

  坤寧宮的飯桌上,朱元璋捏著酒盅,對朱雄英淳淳教誨。

  “別看那什麽安南,高麗學的都是咱天朝禮法,可他們從根子上就沒學咱們的根本,仁義!”朱元璋喝了一口酒,“天朝強,他們就巴結。咱天朝弱,他們就跳出來踩乎!小人之國呀!”

  “所以呀,千萬別跟他們來啥天子當恩澤四方的事,咱大明的天子當四海威福!”朱元璋繼續道,“得讓他們知道怕字怎麽寫!”

  就這時,馬皇后端著一盆清燉羊排過來,放在朱元璋面前,笑道,“趁熱,常常燉得爛乎不?”隨後,又親手拿著一隻小碗,細心的兌著醬油陳醋蒜泥南乳等蘸料。

  兌好之後放在朱元璋面前,又笑道,“當家的,快吃吧,一會涼了!”

  朱元璋有些愣神,難得老伴對他這般溫情,嘴上笑道,“今兒怎了?主動伺候起咱來了?”

  “這話虧心不!”若是往天,聽了這話馬皇后定然要搶白幾句。可現在,馬皇后卻笑道,“俺伺候了你一輩子,還叫沒伺候?”

  “咱的意思是,多少年沒這麽和氣的伺候過咱了!”朱元璋大笑。

  “馬上就是你壽辰了,你最大!”馬皇后給朱雄英盛了一碗熱熱的羊湯,笑道。

  朱元璋美美的喝了一口酒,抓起一根羊排一吸溜,隨意的把乾乾淨淨的骨頭扔在一邊,“嗯,爛乎,香!”說著,油膩的手指隨意在衣服上蹭蹭,又喝了口酒,對朱雄英道,“大孫,你祖母壽辰的時候,你送的禮可是好東西,咱壽辰了,你送啥?”

  馬皇后壽辰時,朱雄英送的幾幅畫,被馬皇后愛惜的收著,寶貝一樣掛在寢宮裡,怎麽都看不夠。

  朱雄英笑道,“皇爺爺,不能說,到時候孫兒定然給您老一個驚喜!”

  這時,朱標在旁邊說道,“父皇,您的萬壽普天同慶.......”

  “不張揚!”朱元璋開口道,“不奢靡!就是在宮裡擺幾桌,千萬別弄啥普天同慶與民同樂的事。為了面子,流水一樣的花錢,犯不上!”

  “與民同樂不一定要花錢呀!”朱標繼續笑道,“今年秋天,河南那邊有幾個縣,遭了洪水,百姓的日子艱難。不若趁著您萬壽,免了他們的糧稅,這也不也是與民同樂嗎?”

  “這是好事,應當免!”朱元璋點點頭,“再有倆月就來到年了,不但要免了他們的秋糧,還要賑濟他們,讓他們能過年時候吃頓熱乎的!”

  說著,眉頭皺了皺,“傳旨戶部跟河南布政司,從寬賑濟,別怕花錢。”說著,又語氣加重,“再傳旨給河南的監察禦史,巡查禦史,給咱盯好了。哪個混帳官,敢克扣賑災糧,敢伸手,絕不姑息!”

  他自己過生日怕花錢,可賑濟災民的時候卻說,別怕花錢!

  這就是歷史上,被人詬病的暴君皇帝,朱元璋的另一面。

  揭開歷史的面紗,其實他算得上是一位對百姓很有人情味的皇帝。

  先不說鬧災地區的災民,在對待普通百姓上,洪武皇帝也遠超歷代所謂的賢君。

  大明律規定:“凡孤寡孤獨及篤疾之人,貧窮無親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應收養而不收養者,杖六十;若應給衣糧而官吏克減者,以監守自盜論。”

  不只是孤寡老人,年紀到了一定歲數,官府要給以贍養,按照年齡大小,每月賜予米糧酒肉等物。民間傷殘的退役老軍,

除卻米糧酒肉,每年還有棉布食鹽,柴炭等必需品。  還有惠民藥局,天下各州府道縣,除了官學之外,最看中的就是收養老人的濟養院還有惠民藥局。洪武三年開始創辦,天下軍民,只要是生病看不起病,吃不起藥的,都可以免費去抓藥看病。

  另外還漏澤圓,就是免費的公墓。大概是做了皇帝之後,感懷自己的父母兄長去世時,連塊墓地都沒有,便推行這等德政。

  這些政策可不是面子工程,朱元璋親自盯著,各地官員不敢怠慢。

  洪武初年,河南大災。元末明初,北方本就十室九空,生靈塗炭,剛穩定下來又趕上天災,百姓民不聊生。官府的賑濟不及時,以至於百姓要賣兒賣女。

  朱元璋聞聽之後,一口氣殺了幾十個賑濟不力的官員。還嚴厲下令,官府要出錢,把災民賣的孩子買回來,交還到親生父母的手中,讓他們一家團聚。

  這樣的皇帝,怎麽會是暴君呢!

  如果他是暴君,那那些被禦用文人無恥吹捧,卻耗費民脂民膏,奢侈享受的各種賢君,又是什麽呢?

  ~~~

  幾日後,朱元璋的壽辰,悄然來到。

  即便是老爺子不願意奢靡張揚,但天子的萬壽,一樣要隆重莊嚴。

  一大早,六部九卿的臣子,還有各開國淮西勳貴,都穿著吉服或者禦賜的蟒袍進宮朝見,並獻上禮物。

  文官們多清廉,應該說洪武朝能活著當官的文官們都清廉,送的禮也比較寒酸。都是自己的手書字畫,寫些吉祥如意的話,做幾首賀壽詩。

  而開國勳貴們則是大手筆得多,金銀珠寶一車車的送進宮中。反正都是當年打仗時候搶的,家中有的是。

  除了朝中臣子們的禮物,各地藩王的壽禮,也踩著點兒,正好在壽辰這天送入宮中。

  諸藩王們似乎都比較了解老爺子的心思,沒送什麽珍貴的禮物,都是各地的土特產。

  等朝賀結束,宮中設宴,文武百官全部列席。

  奉天殿中,金吾衛二十四人護衛於內,教坊司設九奏於內,大樂於殿外。

  光祿寺設酒亭於禦座西,設膳亭於禦座東。

  禦筵擺在禦座的東西一方,皇太子座位於禦座東,西向,諸王以次由南而東西相向設座。群臣四品以上在殿內,五品以下在殿外招待,另安排司壺、尚酒、尚食等一班人等伺候。

  宮中尚簡樸,老爺子難得過一次壽辰,內宮十二監使出了渾身解數。

  “陛下駕到!”

  宴會布置完畢之後,禮部唱官大聲唱道。

  “臣等,叩見吾皇萬歲!”

  山呼海嘯的叩拜聲中,朱元璋和馬皇后從側殿中出來,並肩緩緩向前,走向禦階,走向寶座。

  朱標牽著朱雄英,緩緩跟在身後。

  “大孫,來!”朱元璋即將登上禦階時,忽然和馬皇后停步,回頭笑看朱雄英,伸出大手。

  “去吧!”朱標在朱雄英耳邊輕聲說道。

  朱雄英邁步上前,左手拉著朱元璋,右手拉住馬皇后。

  兩個老人,一個孩子,緩緩登台。

  “眾愛卿平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