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109 告誡
皇子皇孫讀書,最重要的就是講史。而因為老爺子對漢高祖的推崇,宮中的皇子皇孫們對於大漢的歷史,略知一二。

 之所以推崇漢高祖,一方面是因此他和老爺子的出身同樣微寒,都是來自民間。二來,漢高祖和老爺子其實算得上是同鄉,老爺子祖籍江淮沛地,後來遷移到鳳陽。

 夫子朱善所說的漢高祖之太子,就是後來的惠帝劉盈,戚夫人所生的是漢高祖劉邦第三子,趙隱王劉如意。

 “漢高祖一代雄主,剛愎雄猜,常言太子不像他,因為寵愛戚夫人也格外偏袒趙王劉如意!”

 朱善的目光看著朱雄英還有朱允炆,笑著說道,“對漢高祖而言,開國之主,換太子,東宮易儲易如反掌,為何最後還是沒換呢?”

 “殿下,您說!”

 朱雄英想想,忽然笑了,看著若有所思的朱允炆,“二弟,你說!”

 朱允炆想了許久,抬頭目光中帶著疑惑,“是因為太子劉盈,是呂後所處,佔了一個嫡字?”

 “以儒家倫理綱常來說,確實不錯。可漢高祖,是墨守成規之人嗎?”朱善又笑道。

 漢高祖劉邦不但不墨守成規,他這一輩子就沒守過規矩。往文官的帽子裡撒尿,當著官員貴族的面開多人運動大會。什麽嫡長子繼承製,在他心裡根本就靠不住。

 “那是為何?”朱允炆疑惑道。

 “當時漢高祖有易儲之心,最急的就是太子劉盈的母族!”朱善笑笑,繼續開口,“呂氏一族,在高祖起兵乃至一統天下之時,功勳赫赫!”

 “這是自然了,我聽先前的夫子講過,太子劉盈的舅舅,都是大漢的軍功列侯!”朱允炆繼續道。

 “皇孫殿下以為只有如此嗎?”朱善再次笑道,“太子劉盈身後是呂氏一族不假,可他身後的,並不只是此一族而已!”

 “昔年漢高祖打天下時,身後跟著的,正如我朝淮西勳貴一般。皆是鄉黨手足,異性兄弟!”

 “這等人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說到這,朱雄英心中默默思量。

 大漢的太子劉盈其實和朱標在某種意義上很是相似,他們的身後都是軍功集團的支持。好比太子朱標,就是那些老將們看著長大的,視若自己的子侄。

 “漢高祖兵敗逃跑的故事,兩位殿下聽說過吧?”朱善又笑道,“高祖兵敗,駕車逃亡........”

 朱雄英笑道,“這個孤知道,逃跑的時候漢高祖嫌車上人多,把自己的兒子踢下去了!”

 說起來,劉邦確實比老爺子更光棍。帶著手下兄跑路,把自己親兒子提下車。這種事,老爺子是做不出來的。

 “當時漢高祖兵敗彭城,逃跑之時,兩次把嫡子劉盈和後來的魯元公主提下車!”朱善又道,“是大將夏侯嬰,兩次下車,把兩個孩子抱上車。”

 “因為車上擁擠,夏侯嬰親持短矛,跑步跟隨車架斷後!”

 “夏侯嬰,忠臣也!”朱允炆讚歎道。

 “他固然是忠臣!可也由此可以看出,漢高祖麾下一眾江淮軍功列侯,對於太子劉盈之看重!”朱善繼續道。

 “還有大將樊噲,他和漢高祖不但是卑微時的舊友,更是連襟,就是太子劉盈的姨丈!漢高祖晚年,有人對高祖皇帝說,等你一死。樊噲就會衝進宮來,殺掉戚夫人還有趙王。”

 說著,他頓了頓,“說了軍功列侯,臣在和殿下說說漢高祖的謀士,滴哦殿下可知張良?”

 “自然知道!”朱允炆回道,“漢高祖親口說過,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之外,吾遠不如子房!”

 “殿下好才學!”朱善笑笑,“大漢開國三傑之中,韓信的下場且不說。張良不貪戀權位,功成身退,從不惹得君王忌諱,朝中大事,更是從不開口。”

 “可唯獨,在漢高祖易儲之事上,不但反對,還暗中幫著劉盈出謀劃策,穩固地位!”

 “蕭何更是在漢高祖之後,盡力輔佐劉盈,鞠躬盡瘁!”

 “由此可見,除卻江淮軍功列侯。大漢太子劉盈的身後,還站著漢高祖的謀臣。若太子反,這些人不會跟隨。但若漢高祖有廢立之心,這些人也斷不能容!”

 朱允炆似乎想到了什麽,低頭不語。

 朱雄英則是一笑,也沒有說話。

 從朱標到他都是如此,拋開老爺子百分百的寵愛之外。東宮之所以地位穩固,就是因為身後的龐大支持力量。

 文官之中,李善長雖半退休狀態,但朝中無論是清流還是實乾派官員,都對太子朱標俯首聽令。

 開國的勳貴武將,更把朱標和他朱雄英看作理所應當的繼承人。他們父子二人,就代表著這些開國勳貴的根本利益。

 當然,還有馬皇后這位皇后的暗中支持。

 換句話說,只要他們活著,任何人在他們父子面前,沒有任何機會。

 “漢高祖之所以沒有易儲,乃是大智慧!”朱善又道,“戚夫人常在漢高祖耳邊進言,廢立儲君。漢高祖說,太子羽翼豐滿,不可輕動!試想一下,若漢高祖執意易儲,大漢必然國本震蕩,天下不安!”

 “兩位殿下,可知史上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的下場?”

 說著,朱善語氣微頓,繼續笑道,“漢高祖寵愛戚夫人無以複加,戚夫人仗著皇帝的寵愛,頂撞皇后,暗謀東宮之位。她真是應了那句老話,頭髮常見識短!”

 “呂後於江淮軍功列侯等人,本就是一體,她戚夫人身邊又有誰?她的兒子身邊,又有誰?”

 “高祖皇帝在時,她風光無限,她的兒子也不可一世,可這種風光,不過是無根之萍罷了,經不起風吹雨打!”

 “高祖皇帝駕崩之後,呂氏先是讓人毒死了趙王劉如意,又命人砍斷了戚夫人的手腳,剜掉眼珠,熏聾耳朵,喝下啞藥,把她扔在窟室裹,稱為“人彘”!”

 忽然,朱雄英打了個寒顫。他沒來由的想起,電影一代妖後的畫面。

 鹹豐死後,慈禧叫人把鹹豐的寵妃,也是如此炮製,裝在了鹹菜壇子裡。

 雖說那是港台導演的杜撰,但出處就在大漢呂氏這裡。

 歷史總會記載這些王侯將相的豐功偉績,種種功勳,卻不會銘記,他們令人發指的殘忍和殘暴。

 “試想一下!”朱善再說道,“若戚夫人不仗著皇帝的寵愛,頂撞呂氏處處爭鬥,反而謙恭自省。也不妄圖給他的兒子謀取大位,趙王劉如意若也知曉君臣之道,他們的下場,會是如此淒慘嗎?”

 朱雄英心中早已明白,看似朱善是在給他們兄弟二人講古,其實是在給朱允炆一個人講。

 看似是講漢朝的故事,其實實在告誡朱允炆。

 只不過,年幼的朱允炆,能懂嗎?

 即便他能懂,他的母親能懂嗎?

 而且,朱善的言外之意,他能心領神會嗎?

 朱善就差指著鼻子告訴朱允炆,別看皇太孫帶你一同來讀書,兄友弟恭。那是因為皇太孫的仁德,而不是因為你在皇帝心中的份量多重。

 你最好不要有非份之想,因為和皇太孫比起來,你沒實力!

 活著準確的說,是你們母子二人,根本沒實力。

 想到此處,朱雄英心中也有些納悶。

 朱善一個外臣學士,眼光竟然如此毒辣,心思如此通透!

 單從,呂氏進言給太子朱標要朱允炆跟著朱雄英一塊讀書的份上,就能看出這些來。

 ~~~

 今天是小年,祝大家過節好。

 本來是雙更的,今天家裡來了客人,實在抽不出身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