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101 蛇蠍(二)
“太子爺和誰喝的酒?”

 甄不仁上前幾步,笑聲開口道,“是賜宴臣子,太子爺身邊的李保兒說,下午時候太子爺和諸位臣工,商量著給皇太孫選老師的事,說的有些晚了,便在宮中賜宴!”

 “參宴的有當年太子爺的伴讀,右副督禦史茹瑺。禮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劉仲質,國子監的祭酒吳隅,還有幾位翰林學士!”

 原來是因為給皇太孫選老師的事,這話讓呂氏心中又好似吃了蒼蠅一般惡心。

 呂氏目光閃爍,“可聽說說了什麽?”

 “李保兒說,大概聽了國子監的吳祭酒跟太子爺說,皇太孫之所以不愛讀書,是因為身邊沒有人陪著。國子監中,到也有幾個人才品學非常出眾的年輕人,可以選為伴讀!”

 “呵!”呂氏冷笑,“不是那塊料,就算孔夫子來了,也教不了!”說著,頓了頓,“可曾說了,伴讀姓甚名誰?”

 “吳祭酒舉薦了好幾個,李保兒那邊記住倆!”說著,甄不仁笑笑,“之所以記住,還是因為這兩人的名字有些奇特!”說著,又看了呂氏一眼,繼續道,“一叫鐵鉉,河南人,祖上也算是前朝的貴胄。另一個叫暴昭,山西人。他二人,都是國子監之中的貢生!”

 國子監乃是大明最高的學府,很多讀書人在裡面學習幾年不用參加科舉,就有了做官的資格。而且因為是天子門生,往往能直達名字於天聽,授官甚高。

 這學府之中,貢生是最被看重的。國子監的學生稱做監生,其中有因為父輩功勳而獲得蔭監的學生,也有納捐給錢買名兒的例監。而這些貢監,則是天下各地,布政司巡查禦史學正等人嚴格篩選之後,送到京師的國家良才。

 “呵!”呂氏又是冷笑,“哪裡來的阿貓阿狗,伴讀?哼!”

 “不單是伴讀,李保兒那邊還說,禦史茹瑺,東閣大學士,都給太子爺舉薦了人才。說被舉薦之人,也是才學無雙,品德高潔之輩!”甄不仁又道,“被舉薦的,一個是湖南人,就劉三吾,據說是當地又名的儒學大家!”

 “還有個叫方孝孺!李保兒還和奴婢說,在宴席上一提這個人的名字,太子爺幾乎不能自己,說是國家的大才?”

 呂氏雖是女流,但出身文官之家,對於這些文官向來不曾小視。而且他也知道,朱標深知文治天下的道理,親近文官,便對朝中的官員暗中留心。

 只是如今所說的劉三吾,方孝孺她一點印象都沒有。

 甄不仁又道,“太子爺說,方孝孺還算是他的師弟,都是宋夫子的門生。方孝孺之父,原是山東知府,為官甚好,皇上都稱讚過幾次。後來不知怎麽麽,卷到先前的空印案裡被錯殺了!”

 “方家清貧,方孝孺獨自一人趕著驢車,拉了老夫的靈柩回鄉安葬,是士林中有名的孝子!”

 “那邊李保兒還說,當時太子爺在席上就說了,這兩人一定要到京城來做官。都放在東宮,將來皇太孫身邊,有這樣的人陪著,定然能收斂愛玩的性子........”

 “住嘴!”呂氏忽然怒道,“別說了!”

 頓時,甄不仁噤若寒蟬,低頭看著自己的腳尖。

 “李保兒那邊,多給些賞,別讓他白忙活!”許久之後,呂氏才淡淡的說道。

 “奴婢曉得!”

 隨後,呂氏感覺心中煩躁,揮揮手,“下去吧!”

 “奴婢告退!”

 殿中,又再次剩下她一人。

 影綽的燈火,照耀著銅鏡,露出她那張帶著寒意和憤怒的臉。

 “我這邊的兒子你看都不看,前邊那人生的你當成了寶。天下哪有這樣,厚此薄彼的爹?”

 “伴讀?老師?名士?才子?”

 “呵,現在就張羅著給他找班底了,以後還有我們娘倆的活路!”

 “我算是看清了,這宮裡誰最無情,就是你這個太子爺最無情!”

 “親生的兒子,那麽孝順你,你不看不愛也就罷了,還置若罔聞。”

 “你寵愛老大,將來要置我們娘倆於何地?”

 呂氏心中,一句一句的無聲質問。

 “好像,我兒子是後娘生的一般。好像,我這個太子妃是小妾一樣。既如此,當初為何還要扶我為正!”

 “這些年,我們娘倆活得就像是常家娘倆的添頭,活在人家的影子之下。”

 “皇太孫的名分定了,我兒子連王爵都沒有!”

 “還給找了有勢力能幫襯到的媳婦,現在連文臣都開始往他身邊劃拉了!”

 “勳貴在他那邊,再有文臣,我們娘倆永無出頭之日!”

 “不行,得像個法兒!”

 坐在鏡子前,呂氏的眼睛飛快的轉動。

 第一,要和太子吹吹耳邊風,自己的兒子那麽好,如今連個王爵的名號都沒有,不行!

 第二,告訴太子爺,自己的兒子在學堂被欺負。對,就說被欺負了,所以要自己的兒子,跟著皇太孫一起讀書。

 反正都是親兄弟,名分上分出天上地下了,讀書上也分開嗎?當年太子在文華殿讀書,身邊還不一樣都是自己的親兄弟。

 這樣一來,那些皇太孫的老師就是自己兒子的老師,那些皇太孫的伴讀就是自己兒子的伴讀。那些太子提前給皇太孫物色的文臣們,興許將來也會是自己兒子的助力。

 “小畜生,你若是死了多好?”

 想到此處,呂氏的臉上出現幾許潮紅。

 若朱雄英死了,朱允炆在朱標諸子之中最長,身份也因為他這個太子妃而有所不同。繼承東宮之位,當仁不讓。

 “你怎麽就不死?”

 呂氏心中又惡毒的罵了一句,“你也是命大呀,你要和你那死鬼娘一樣,直接咽氣了多好?”

 隨後,她從凳子上站起來,反覆的在地上走著。

 一邊走,手裡一邊反覆拽著絲綢的帕子。臉上也滿是糾結,似乎在猶豫著天大的事。

 “是現在就動手,還是再等幾年?”

 “不行,那小畜生現在就已經不得了,若是再等幾年,怕是鎮不住了!”

 “再說,再等幾年,那小畜生的親兄弟,常氏的另一個嫡子朱允熥也長大了。到時候就算老大死了,人家親兄弟身後站著開國的勳貴。自己的兒子,一樣不佔上風!”

 “可是,若現在動手,風險太多!”

 不知怎地,呂氏腦中忽然想起了馬皇后的臉。

 “老乞婆,你怎麽也不死!你要是死,誰還維護你孫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